01 消费的尽头——懒人经济

消费的尽头是懒人经济,比如扫地机、洗碗机、预制菜都是新时代变更的产物。

而人口老龄化加速、单身人口的增加,导致做饭习惯的改变,从而延伸出这一片万亿蓝海市场——预制菜。预制菜用中央厨房集中生产,用急速冷冻技术或真空技术保存,来保障菜品的新鲜度和口味。

不可否认,很多人不喜欢做饭,尤其是不想买菜、洗菜、切菜以及吃完饭后一系列繁琐的步骤,966回家后只想躺平,叫个外卖。

预制菜的客户画像是比外卖干净、比自己烧菜方便,正中“可乐泡枸杞”的80-90后下怀。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加班是常态,去大城市打工是追求,而点外卖是被迫,预制菜的预期是让年轻人有了更多健康的选择。

02 产业链条——矮子里拔高个

春节临近前预制菜一路突飞猛涨,得利斯7连板,国联水产短期上涨超80%,最主要的原因是春节的来临,零星散点的疫情让外出“搬砖"的年轻人“就地过年”,预制菜搭配上年夜饭是不是很有想象力;

如果说父母辈的年夜饭尝鲜是从酒楼里打包回家,那年轻人年夜饭的尝鲜可以从预制菜开始。然而之后的走势令人大跌眼镜,直接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一夜回到解放前,不论是投资者还是资金的博弈方都无法确定预制菜的价值。

预制菜根据加工程度不同可以分为4类 :

预制菜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1.上游:

上游是以农牧渔业为主,预制菜企业利润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猪肉、鸡肉具有很强的周期性,而水产的产量也具有周期属性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因素波动,短期内原材料成本变动影响行业利润水平。

2.中游的生产商竞争激烈:

有专业预制菜生产商(味知香、千味央厨)赚生产差价为主。

餐饮企业自建生产(西贝、广州酒家、同庆楼)目的是让世界各地更多的人品尝到自家的特色菜,而冷链物流配送费用高昂,还是困于区域发展,目前还是以本地为主。

零售企业贴牌生产:食品安全风险仍然存在,市场上中小企业后厨作坊食品安全情况不容乐观。

农业企业自建生产商(金龙鱼),在成本端具备优势,但是部分菜品口味复原存在难度,消费者心理接受程度存在变数。中餐烹饪对口感和食材新鲜度、烹饪过程要求较高,标准化面临较大挑战。

3.下游:预2500亿的预制菜市场,B端贡献了1950亿,C端仅仅为490亿。

C端的应用场景饱经质疑,一直是偏向小众群体,C端不能跟上B端的市场一方面冷链物流配送费用昂贵,另外消费场景饱经质疑。

一方面,还是有许多人质疑,预制菜跟料理包的健康程度是一样的,总觉得商家不论怎么宣传都没自己做得好。

其次,预制菜始终无法代替外卖的必要性,966“搬砖“的年轻人,一旦忙起来,是不会想起厨房还有口”锅“让我去背的,还是会掏出手机点外卖的,现在有许多外卖平台也有些选择新鲜的炒作,来满足当下的健康需求。

另一方面,零星散点的疫情,居家隔离时外卖的禁止,忙碌的966选择了做菜,左手掌勺右手看着手机,试图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开始学习烹饪技术。

预制菜的定位:预制菜的客户画像是比外卖干净、比自己烧菜方便,“可乐泡枸杞”的80到90后,他介于自己烧菜与外卖中间,就是既要健康又要方便的半成品。

一方面它属于中央厨房标准化制作,另一方面又要满足各个区域客户对于菜品口味的需求以及最重要的方便。

大家知道这两年受到疫情的影响,餐饮店倒闭得非常多,一方面是人工、成本、租金每年不断地提升,另一方面就是疫情的原因,连海底捞在2020年和2021年也关闭了很多线下门店。

而中餐文化讲究火候、色香味俱全,还有八大菜系。中国南北方文化饮食差异大,区域特征明显,很难实现标准化和工业化,更多的C端客户是奔着尝鲜的态度去购买预制菜的味道,万亿蓝海市场还是一时新鲜,着实有待考量。

03 泡沫易碎——利润仍是硬伤

预制菜行业里,原材料在成本中占比往往达到90%,企业对上游基本没什么话语权,而下游的价格传导从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目前的市场在同样的预制菜面前,消费者唯一能对比的就是价格,别看现在几家预制菜公司涨价,这是被迫的,最关键的是下游客户能不能接受,今年就能给出答案了。

(特别说明:文章中的数据和资料来自于公司财报、券商研报、行业报告、企业官网、百度百科等公开资料,本报告力求内容、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文章中的信息或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人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