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投资家

作者 | 刘晓月

今天,你的隐私又被滥用了吗?

你是否会接到莫名奇妙的推销电话?一打开手机,就能收到最合你口味的信息推送?在你不知道的地方,人脸数据正被偷偷贩卖........

数据被称为21 世纪的石油。由个人数据织成的信息网覆盖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且能产生巨大经济价值,互联网上甚至形成了贩卖用户信息的“ 黑产” 链条。数据时代的安全保护正在成为备受大众、监管、企业等多方关注的话题。

在“数据价值挖掘与数据安全保护”的矛盾之下,“隐私计算”应运而生。这项技术能够实现的愿景是,在数据流通的过程中,即便不看到其他方的数据也能进行联合计算,做到“可用不可见”。

举个例子,两个百万富翁想比比谁更有钱,出于隐私考虑,都不愿意曝光自己名下几辆豪车、几套房产、多少存款,在不透露自己拥有多少财富的情况下,却能得出谁更有钱的结论——这就是隐私计算。

又能保护数据又能利用数据,在2021 年数字经济发展、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成为行业、监管高频关键词的情况下,隐私计算站在了风口之上。

据《开启新纪元:隐私计算在金融领域应用发展报告(2021 )》显示,截至2021 年9 月底,隐私计算初创公司累计获得63 笔股权融资,公开披露的融资总额达到56.1 亿元(12 笔未透露金额),笔均融资多在千万级规模。

而在仅2021 年7 月-10 月四个月时间里,这一赛道就拿到了超10 亿元规模的VC 投资。

三年内扩容至两百亿,2021年突然爆发的风口

商业社会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对未来的前瞻、对趋势的把控。而隐私计算,绝对是未来的风口。2019 年,Gartner 在Hype Cycle 中首次将隐私计算列为处于启动期的关键技术。2020 年10 月,Gartner 又发布了企业机构在2021 年需要深挖的九大重要战略科技趋势(《Gartner Top Strategic Technology Trends for 2021 》),隐私增强计算入选其中。

隐私计算是“ 隐私保护计算” (Privacy-preserving computation )的简称,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的定义,隐私计算是在保证数据提供方不泄露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的一系列信息技术,保障数据在流通与融合过程中的“ 可用不可见” 。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隐私计算技术积累已有长达几十年时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方安全计算、同态加密等隐私计算技术体系中的重要技术已经被理论认证了。

但这项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却较为缓慢,发展至2013 —2015 年,却仍然仅仅只有同盾科技和星环科技2 家公司获得零星的投资,直到2021 年才得到资本市场的密切关注。

那为什么中国大数据产业已经轰轰烈烈发展了十余年,隐私计算技术却直到今年,才真正地站在了风口之上?

第一,基本面需求。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近年来以指数级的速度爆发式膨胀,处理好安全保护与价值利用的矛盾已迫在眉睫。

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1 万亿元约占GDP 三分之一。IDC 数据表明,2019 年全球数据量已达为41ZB ,到2025 年将达到175ZB 并保持指数级增长趋势。中国的数据量占全球数据量的近1/3 并不断扩大,预计到2025 年将赋能我国10 万亿规模的GDP 增量。

业内人士预言,“未来10 年,隐私安全计算或将普及至各行各业,并将成为数据流通的底层基础设施。

第二,关键制度落地。自2020 年起明显加强的安全监管要求是行业的主要触发点,让各大公司纷纷将数据保护提上了议程与预算表。

2021 年9 月、11 月,《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两部重磅法案分别生效。根据制度要求,数据的控制方如果不能证实自己保护了数据安全,最高会面临当年收入5% 的惩罚额。

去年,央行对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华泰证券等开出千万元以上的罚单。作为当下数据合规流动的最优技术解,隐私计算产品由此开启了商业化加速落地的大幕。

可以预见的是,隐私计算将会率先从大企业开始,加速商业化进程。Gartner 认为,到2025 年,全球将有一半的大型企业机构使用隐私增强计算在不受信任的环境和多方数据分析用例中处理数据。

随着需求的勃发,隐私计算的“钱景”将会广阔无限。据腾讯银行和毕马威联合发布的《隐私计算行业研究报告》中预测,我国隐私计算系统的销售和服务收入规模在三年之内有望触达100-200 亿元的市场空间。

让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仅以数字风控广泛应用的线上消费贷和信用卡贷款市场为例,2020 年我国银行业信用卡放贷总额约为19 万亿元,银行业个人消费贷款全年放款总额约6.5 亿元(含互联网平台助贷和联合贷),合计25.5 万亿元。

按照数据及附加费用在放款额中占比千分之五的保守比例推算,隐私计算和数据费用加总收入可实现125 亿元收入。我们假设隐私计算在其中收入分成为10% ,仅个人线上消费信贷和信用卡两个细分领域,未来1-2年就会为隐私计算带来数十亿元的市场空间。

未来的数据底层设施,隐私计算魔力何在?

风口涌动之下,大小玩家纷纷入场。在这冷遇已久的赛道上,2020 年隐私计算企业达到了两百多家。

总的来看,隐私计算的初创企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企业专精于隐私计算技术,大多成立于2018 年以后,例如华控清交、锘崴科技、数牍科技、蓝象智联、冲量在线等;

另一类是先专注于区块链、风控、供应链金融等相关领域,在看到数据流通的痛点与价值后,转攻隐私计算,例如富数科技、翼方健数等。

除此之外,蚂蚁集团、微众银行等一众背靠巨头的公司,也盯上了这块蛋糕。不过相比于大厂在数据资源及市场渠道方面能够占据先发优势,在行业快速迭代的发展早期,初创公司们却具备中立性、灵活性、专注度的独特竞争力。

(图片:隐私计算厂商图谱,来源:零壹财经)

从技术原理来看,隐私计算是要在给予数据安全保护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共享。根据数据的分析处理全生命周期,隐私计算参与方可分为数据输入方、计算方、使用方三部分。

根据保护目标不同,隐私计算方法可分为“输入隐私(Input Privacy )”和“输出隐私(Output Privacy )”。输入隐私是指参与方不能在非授权状态下获取或解析原始输入数据及其中间计算结果,输出隐私是指参与方不能从输出结果反推出敏感信息。

这样一来,各个数据主体就能以数据不出本地的新颖形式分享出去——分享“价值”、“知识”、“信息”而不是原始数据,做到数据“可用不可见”。

从应用场景来看,隐私计算是从数据密集型、数据规范要求高、数据孤岛痛点凸显、大型企业为主导的行业率先应用普及,目前集中在金融、政务、运营商、医疗四个领域。

在这其中,金融领域内内隐私计算公司最多。根据企名片pro 数据,目前赛道内融资在A 轮及以上的11 家公司中,有7 家都在主攻金融场景。

以银行业反洗钱为例,传统做法是使用规则和模型,利用银行自身的数据,来判断交易是否为洗钱活动。但是,这些传统方法效率较低,覆盖范围小。

但是通过隐私计算,银行就可以与其他银行或者其他数据源(如互联网公司),在加密状态下实现数据共享,联合计算建模,解决反洗钱样本少、数据质量低的问题,大大增强反洗钱风控能力。同样的原理在多头借贷、信贷风控、保险定价、精准营销等金融场景下也将带来极大的价值释放。

(图片来源:《隐私计算金融应用蓝皮书》)

在智慧城市领域,隐私计算能够打通不同部门、政企之间的“数据烟囱”,在公共管理、民生服务方面释放巨大价值。

以传染病预测为例,通过打通多个政企内外部数据源并跨平台联和计算,包括从城市医疗数据隐私安全计算平台获得历史药品销售、高风险症候群数据,从城市政务数据隐私安全计算平台获得民政、教育、人社数据,结合第三方搜索公司的关键词搜索量数据等,进行症候群热点发现预警。基于这些数据的联邦学习时空预测模型,就可以提前数天预知、筛选潜在高风险人群,精准锁定、消除误报,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传染病防控。

(图片来源:翼方健数)

在医疗领域,医疗数据具有隐私性极强的特点,医疗数据的安全常常关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若是利用传统方法,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要求使得这些数据无法聚合起来,而单个医疗机构的数据样本量又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模型训练,难以释放数据价值。

但是如果利用隐私计算技术,则可以使得各个医疗机构的数据在不出库的前提下实现联合建模。信通院《数据价值释放与隐私保护计算应用研究报告》举出一个案例,由某三甲医院牵头,在隐私保护计算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在不分享明文数据(个体基因数据)的基础上,支持强直性脊柱炎的GWAS 分析,整个数据共享的过程从始至终对患者信息进行保护。

(图片来源:数据价值释放与隐私保护计算应用研究报告》)

结语

但繁华背后,亦应理性思考。和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发展早期一样,这个行业也仍然存在着估值高、盈利难、落地难、泡沫多的问题。

目前隐私计算项目虽然估值都很高,但是暂时还没有看到相匹配的营收节奏。一些隐私计算公司看上去营收很高,其实背后是把其他业务的收入加进去了,比如信息化系统、区块链项目等。

而且行业应用尚处早期,技术路线也还在探索之中,盈利模式也并不清晰,盈利模式都是项目制签单、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离设想中的平台分润还有一定距离。

另外,在风口渐起之后,总有人免不了浑水摸鱼。于是一些公司便开始基于开源框架,把自己包装成隐私计算公司,对外号称自己有隐私计算的能力,然后找投资机构拿钱。

所以对待隐私赛道这一行业,我们要给予其像AI 等技术一样的耐心。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需要投资者、创业者做好长跑的准备。需要持之以恒地深耕行业场景、试错技术路线、探索商业模式。

就像那句话——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参考:

甲子光年《100 天融资超10 亿,没等你看懂,隐私计算就火了》

格隆汇新股《VC 联手杀入!这条隐秘赛道即将被引爆》

数字技术观察《隐私计算(一):隐私计算迎来大时代》

高声谈《明文数据盛宴结束,隐私计算春天到来》

零壹财经《隐私计算产业图谱与商业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