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危机已经两年,尽管泛海控股一直积极自救,但仍然深陷债务逾期泥潭。

昨日,锦龙股份的一纸公告,透露出泛海控股仍因无法清偿债务而身陷官司的处境。泛海控股因未能按期兑付锦龙股份控股子公司中山证券5888.9万元的债券本金,被其告上法庭追债。

一边债务缠身,另一边则是业绩的继续亏损。今年前三季度,泛海控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接近-18亿元,同比降幅高达192.73%。

而借诉讼追债的中山证券,业绩也很尴尬。今年上半年,中山证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骤降九成以上,仅为2113.32万元。

中山证券将泛海控股告上法庭 追债5888万

11月30日,上市公司锦龙股份发布一则诉讼公告显示,其控股子公司中山证券因和泛海控股之间存在债券交易纠纷,将泛海控股告上法庭,并于近日收到法院的受理案件通知书。

中山证券和泛海控股之间的这起债券交易纠纷,还要从2018年说起。

2018年5月30日,泛海控股非公开发行了一起公司债券——“18泛海F1”,该债券发行规模高达10亿元,票面利率为7.8%,债券期限3年,即2021年5月30日到期。

同年8月23日,中山证券管理的一款资管产品——中山证券稳健收益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购买了上述债券,面值为1亿元。

然而没过多久,泛海控股就爆发了债务危机,截至债券到期日2021年5月30日,泛海控股未兑付中山证券的债券本金高达9888.9万元。

今年7月至10月,泛海控股向中山证券偿付了4000万元。但至今,这笔债券仍有5888.9万元的债券本金未能兑付,逾期已达半年之久。

中山证券认为,泛海控股没有依约履行兑付债券的义务,已构成违约。遂将泛海控股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兑付上述债券本金及利息的义务。

双方业绩堪忧 泛海控股转让资产自救受阻

事实上,泛海控股爆发危机已经两年有余,这两年以来,泛海控股为了解决债务压力,一直在积极自救,其开启“卖卖卖”模式,补充资金的方式多为处置公司旗下项目和资产。

比如,今年1月,泛海控股将武汉中央商务区的一宗地块作价30.66亿元,出让给了绿地集团。6月,又将旗下美国国际数据集团以13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黑石。

值得一提的是,在处置资产的一系列动作中,最受业内关注的是和民生证券有关的交易。

今年1月份,泛海控股以1.53元/股的价格,将持有的民生证券15.45亿股股份进行出售,借此回笼资金23.64亿元。自此之后,泛海控股对民生证券的持股比例下降至31.03%。

据泛海控股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民生证券上半年营业收入24.35亿元,同比增长56.89%;净利润为6.19亿元,同比增长52.46%。两项业绩数据的增速均相当可观。

但是,今年7月份,泛海控股发布公告表示,拟向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武汉金控)出售民生证券不低于总股数20%的股份。

如若此次交易达成,泛海控股对民生证券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下降。

作为泛海控股少有的优质资产,在债台高筑的情况下,泛海控股对民生证券的股权似乎只能“忍痛割爱”。但即便如此,泛海控股的危机不但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业绩的亏损反而也越来越大。

据2021年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泛海控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92亿元,同比下降192.73%。

业绩亏损的同时,泛海控股转让民生证券股权以求自救的进程,似乎也陷入了僵局。

就在今年10月25日,泛海控股收到一封《协助执行通知书》——中山证券因与泛海控股之间的上述债券交易纠纷,向法院提出诉讼,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于是,法院冻结了泛海控股持有的民生证券31.03%股权,且冻结期为3年。

而在此之前的8月,泛海控股才刚发公告,称公司将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民生证券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这意味着,泛海控股就民生证券股权转让一事,或许与武汉金控距离达成交易仅一步之遥。

然而,中山证券的一纸诉状,让泛海控股所持民生证券的股权遭到冻结,也让泛海控股和武汉金控之间原本可以顺利进行的这起交易按下了“暂停键”。

事实上,急于以诉讼追债的中山证券,其处境也很窘迫。

据锦龙股份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山证券营业收入6.76亿元,同比大降44.4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仅为2113.32万元,同比骤降93.50%。

对于中山证券业绩的大降,锦龙股份表示,主要是2020年8月收到监管部门的行政监管函,新增资本消耗型业务被暂停,导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较大。另外,中山证券部分持仓债券估值下跌,公允价值变动出现损失。

如今,泛海控股仍因债务问题深陷泥潭,业绩也未“扭亏为盈”。中山证券能否通过诉讼追债成功?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