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abin 编辑:小市妹

世界供应链危机似乎并未给特斯拉带来太大麻烦,10月21日,美东时间周三盘后,这家全球电动汽车龙头再次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营收、净利双双创历史新高。

2021年Q3,特斯拉营收规模进一步扩大,达137.56亿美元,同比增长57%;归母净利润为16.18亿美元,同比增长389%,继Q2后再次破10亿大关。

受业绩利好刺激,特斯拉股价当日上涨3.26%,收报894.0美元/股,总市值超越谷歌位居全球第6位。这也推动该公司创始人,登顶世界首富不久的马斯克身价再次飙升,达到2420亿美元,与第二名贝佐斯之间的财富差距扩大至450亿美元,冠军地位愈发稳固。

【主力车型多轮降价,销量再创历史新高】

特斯拉之所能取得如此羡煞同行的业绩,与报告期内汽车销量的大幅提升密不可分。根据此前公布的交付情况,2021年Q3,特斯拉在全球共交付电动车24.13万辆,同比增长64%。其中销售主力Model 3和Model Y交付量23.21万辆,占比达96%以上。

Model 3作为特斯拉的王牌车型,其销售速度远超其它电动汽车。据LeaseLoco的统计数据,每小时可以售出约24.5辆,从诞生之初成为全球中级车第一名,Model 3只用了不到 4年的时间。

Model Y是特斯拉手里的另一张王牌,马斯克在不久前的2021股东大会上表示,该款车型即将成为全球最畅销车型。平安证券研报数据显示,目前全球销量最高的单一车型是丰田卡罗拉,年均销量约 120万辆。

销量的大幅提升与特斯拉采用的“价格战”策略不无关系。此前因质量问题引发的维权纠纷站上舆论风口浪尖,其品牌形象受到极大的影响。为了稳住用户,同时也为了抢占下沉市场,公司一改最开始的高端路线,变身价格屠夫。

今年7月30日,特斯拉宣布,即日起将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的价格下调1.5万元人民币,这是自19年9月以来该车型经历的的第5轮降价,去年1月的降价幅度最高达9.7%,直接将售价区间拉至30万元以内,和传统燃油车正式对线,也直接逼得国内原本赚不到钱的“造车新势力”进一步下调价格。

【赚钱强势的核心是边际成本的不断降低】

特斯拉恐怖的赚钱能力,除了得益于汽车销量的大幅增加之外,成本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名义上是走“薄利多销”的路线,实际上特斯拉的利润一点儿也不薄。

财报数据显示,2020Q4整体毛利率为19.23%,到2021Q3就已经提升至26.6%,而传统车企的毛利率也就维持在10%-20%区间内,国内的“造车新势力” 尚未从亏损状态中挣脱出来。前文中提到,特斯拉的主力车型一直采取降价策略,毛利率却不降反升,这反映其边际成本的缩减幅度要大于平均售价降幅。

▲数据来源:特斯拉财报

汽车制造作为重资产行业,前期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在产销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边际成本会进一步降低,成本降低后就能进一步反哺规模提升,形成正向循环。特斯拉亦是如此,销量不断增加的同时,通过整合供应链,技术创新等方式一步步压缩边际成本。

在柏林工厂开放日上,特斯拉展示了一体压铸技术。该项技术大量减少车身零部件、降低车身复杂度并实现减重,压铸成型后的一体式车身无需再进行二次热处理,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据称,柏林工厂可实现45秒生产一个车身。

当日特斯拉还展示了 CTC(电芯直接集成于车辆底盘)工艺,能有效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和电池组的总质量,提高制造效率并降低成本。

此外,电动汽车的行业壁垒相对比较高,外部竞争者很难短时间内介入,特斯拉作为全球电动汽车龙头,具备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在生产、销售、零部件采购等各个环节的议价能力强,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获得原材料。

产销规模扩大降低边际成本,边际成本降低反哺规模提升,这也就不难理解特斯拉为何能在Q3狂赚16亿美元了。

【特斯拉未来面临诸多挑战】

短暂领先并不意味着特斯拉就能高枕无忧了,在电动汽车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赛道上,稍有松懈就可能掉队。

从国内市场来看,特斯拉面临的挑战一点儿不小。据统计,Q3交付的24.13万辆汽车中,有超过7.3万辆属于中国本土,占比达三分一左右,中国是继美国外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场。

然而国内消费者对特斯拉的风评却并乐观。从温州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韩潮“退一赔三”事件再到河南女车主“车顶维权”事件,特斯拉多次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极大地损伤了公司的品牌形象。

另一方面,国内“造车新势力”正迅速成长。今年9月份,蔚来交付1.06万辆车,同比增长125.7%;小鹏汽车交付1.04万辆车,同比增长199%;理想汽车交付7094辆车,同比增长102.5%。它们的崛起势必会吃掉特斯拉在国内相当一部分的市场份额,

此外,苹果、谷歌、华为等互联网科技巨头今年也相继杀入造车赛道,它们拥有海量的数据和生态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特斯拉的先发优势,未来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