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一直做贴牌,难道真的只是踏实搞钱?

花朵财经原创

年近80的朱墨农,可谓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一手带大了整个汪剑平家族。

出生于1943年,仅有高中学历,但在那个年代却是非常有文化的了。不过15岁起步时仍然是从浙江省嘉兴电池厂的工人做起,然后技术科长、技术生产副厂长,并拿到了工程师职称,此时,朱墨农已经52岁了。

对于体制内女性,这已经是退休的年龄,而对那个年代的女性来说,这个年龄也是要抱孙子的时候了。

但是,朱墨农显然不是平凡的女性,在将近60岁的年龄,她创业了。或许是在国企多年的技术研发与管理工作给了她足够的人脉和底气。

1999年,朱墨农担任恒威有限董事长,这是浙江恒威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她一手管理这个公司直到2017年,此时,她已经74岁了,这身体和精力可谓是不能不服。

退下来的朱墨农也没闲着,仍然担任恒威电池的技术总监,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

但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否也意味着恒威电池后继无人呢?无论是公司的管理还是技术研发,后来者都远远没有朱墨农的能力。

朱墨农退下来时,将股权做了交接,女儿汪剑红、孙子汪骁阳、外孙傅煜都获得了股权。朱墨农的儿子汪剑平则在开始创业时名下就有股份,合计起来汪剑平家族仍然控制着恒威电池超过90%的股权,可以说股东大会完全可以在家里饭桌上开完。

但是出生于1963年的汪剑平,17岁就参加工作,虽说也有了大学专科学历,但在汪剑平的年代已经不算出众。在浙江民丰造纸厂担任助理电气工程师14年,无论是技术、管理还是升迁,都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直到其母朱墨农创办恒威电池,此后,汪剑平一直在母亲的羽翼下安静地生活。反过来说,汪剑平如果有足够的能力,他的老母亲也不至于74岁才交班。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老板的共同心病,费尽心力做起来的企业,子女缺乏能力,迟迟接不了班,更年轻的去国外镀过金的子女甚至压根不想接班。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有尝试引入职业经理人,但经常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有的把子女放在公司锻炼,但不管头衔有多高,二十年过去了,子女的能力还在锻炼,于是老板们只好咬牙硬撑。近年来股市融资放开,老板们都看到另一条出路,那就是:上市套现。

事实上,朱墨农退下来的当年,恒威电池就递交了上市申请。

上市套现后,多年打拼的财富是可以兑现了,但是股民们的投资谁来负责呢?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如何,很大程度上依赖老板的个人,老板出问题时,一个企业经常是迅速衰败。

朱墨农的女儿汪剑红,比哥哥汪剑平小三岁,也是大学专科学历,18岁开始在浙江省嘉兴乳品厂销售科上班,15年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

第三代汪骁阳出生于1990年,硕士毕业后开始担任恒威电池总经理助理,傅煜1991年出生,只有在安信证券的半年短暂经历,接着就担任恒威电池的证券事务代表,这些都是没吃过苦、没独立做成过事的三代。

第二代能力平平,第三代一路享受,所以恒威电池最大的难题就是后继无人。

显然,恒威电池上市后究竟怎么发展,是股民才需要头疼的问题。

2017年朱墨农交班之前,子女都把恒威电池视为捞钱的地方,汪剑平家占用恒威电池资金4200多万,女儿汪剑红家不甘示弱,占用恒威电池资金5185万。

即使朱墨农进行了交班,恒威电池实际上还是靠老母亲在管理,构成了恒威电池鲜明的特点。

第一个是营业收入非常小,2020年恒威电池销售收入4.86亿元,同样是做电池的南孚电池母公司亚锦科技营业收入33亿元,长虹能源收入20亿元,较小的野马电池也有11亿元。这就造成恒威电池的市场份额较小、话语权较弱。

第二个是资产负债率较低,2020年恒威电池资产负债率只有16%,而同行均值是50%,这当然是老母亲朱墨农在管事的体现,老年人的心态就是喜欢存钱的。

第三个是研发投入低,喜欢存钱、不喜欢花钱,朱墨农负责研发,大约在研发上也比较节约,2020年仅支出1720万元,远低于6174万元的研发支出均值。

这就造成恒威电池技术上相对竞争对手处于弱势,可比公司平均拥有24个发明专利,恒威电池仅有4个;实用新型差距更大,竞争对手平均拥有103个专利,恒威电池仅有24个。

恒威电池上市还需要解决一个难题就是产能。本次募集资金,恒威电池给出的主要用途是扩充产能。但是恒威电池碳性电池2018年产能利用率只有57%,2019年更是进一步下降到48%,2020年即使有疫情的影响,也只是爬到了79%的峰值,产能利用可以说是非常不饱和的。

更严重的是行业产能很可能即将过剩,随着电池企业争相上市,长虹能源准备加码15亿只碱性锌锰电池产能,野马电池也准备增加6.1亿只锌锰电池产能。恒威电池打算增加3.78亿支碱性电池产能、4.43亿只碳性电池产能,等到这些企业投产,行业过剩的局面很可能出现,恒威电池的产能利用率更会大幅下跌,如果利润惨不忍睹,谁来承担责任呢?

不过汪剑平家族或许早有准备,上市前连年分红2.5亿元左右,家族持股93%以上,这些钱早都进了自己的腰包。

从事电池业务20多年,恒威电池始终未发展出自己的电池品牌,而是一直做贴牌,发展自有品牌始终未摆上汪剑平家族的日程,难道他们考虑的只是自己能圈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