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经济版图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个区域内的城市一哥往往很明确,比如上海之于华东,北京之于华北,武汉之于华中;

而老二的交椅却饱受争议:江浙的南京杭州互不相让,北方的天津青岛你追我赶。

2020年因为疫情,让武汉的经济增长沦为负值,那继武汉之后华中的经济谁能挑起大梁,便成了很多人探讨的话题。

有哪些城市有资格竞争华中第二城的头衔,他们相较武汉,他们又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呢?

01

那说起华中第二城,在诸多评选标准中最硬的一条指标当然是GDP,毕竟只有你有钱才能让别人信服。

除了武汉,2020年华中地区GDP破万亿的有三家,分别是长沙12142.52亿元,郑州12003亿元,以及合肥10045亿元。

虽然他们都是省会,但有道是八仙过海还须各显神通,这三座城市的发家优势却各不相同,且听帅真一一道来。

首先是长沙,今天人们一说到长沙,大多数人脑子里出现的是啥?是芒果台,是网红城市。

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事实上,长沙的发家源于装备制造业。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长沙看准了未来中国经济腾飞的大趋势,开始进军装备制造,大名鼎鼎的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就诞生于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

2008年之后长沙发展一发不可收拾。乘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东风,长沙城自带的文化价值属性开始显现,网红,打卡,圣地巡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长沙。

然而长沙最引以为傲的优势却不在于此,而是在于低房价。

根据2019年易居研究院发布的《全国50城房价收入报告》显示,一个长沙人如果不吃不喝,平均只要6.4年就能买一套房子,相比于郑州的12.9年,合肥是13.7年,这个数字在全国都算垫底。

低房价会带来人才引进优势,从2016年起,长沙以每年超20万的人口净流入稳步增长,预计到2035年,长沙将发展成一个拥有1200万人的特大型城市。

2001年,长沙GDP728亿,2020年长沙GDP12142亿,二十年翻了近17倍,从这个逻辑上说,长沙有资格,也有潜力竞争华中二哥。

02

紧接着是郑州。说实话,郑州的存在感其实不如长沙,而作为省会城市经济发力,更是要到2010年之后。

在21世纪的头10年,郑州虽然是国家级交通枢纽,中原货流集散地,但因为深居内陆根本拉不到什么投资。

所幸的是,2007年的一笔富士康战略投资改变了这一现状。作为河南省的省会,这里除了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唯一的优势就是人多。

富士康一来,劳动力与资本相结合,加上便捷的铁路交通,郑州经济水涨船高。

有人做过统计,一家富士康曾一度为郑州创造30万个就业岗位,按一家三口计算,那影响面就是百万人。

如果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今天的郑州走的是一条最传统的产业升级之路。

不同于长沙瞄准一到两项优势产业,郑州依托其1200万相对廉价的人口优势更注重质变到量变。

除了富士康外,今天的郑州还有宇通客车,东风日产等知名企业,覆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交通物流等多个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小步慢跑的形式一步步积累着财富。

2001年,郑州GDP828亿,2020年郑州GDP12003亿,二十年增长14.5倍,虽不及长沙,但郑州的步伐迈的相对更稳健。

03

最后是合肥。讲真的,其实合肥的发展路径和前面两家完全没有可比性,甚至是有点极端。

如果说长沙是逮着一两个产业发展,郑州是利用人口优势广撒网,那么合肥则是倾家荡产all in一两家公司。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合肥举全市之力,在市政府都经常断电的情况下优先保证大学用电,用诚信留住了中科大,也换来了安徽唯一一所国字级的高校。

2007年,合肥拿出全年财政收入的一半——175亿塞给了濒临倒闭的京东方,十年时间,京东方报之以琼瑶在合肥投资超过1000亿。

2017年的长鑫集团,2020年的蔚来汽车,一项又一项成功的战略投资背后,有人戏称合肥是一家水平高超的投资公司。

你可能会问,合肥为什么不像长沙郑州一样一投一大片呢?非不为也,实力不济。一言以蔽之,合肥的家底太薄。

建国初期,合肥只是一个人口五六万的小县城,到了2001年,合肥GDP也只有363亿,充其量是个大号的县城,这么小的经济体量无力承担大型产业投资,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

2020年,合肥GDP10045亿元,二十年经济增长27倍,成为中国经济史上成长最快的地方城市,在未来,合肥的潜力不容小觑。

04

看完优势,我们再来聊聊他们各自的短板。今天长沙的最大问题,在于缺乏相对成型的高精尖产业集群。

郑州正在打造世界级空港,合肥有芯片产业,去年“墨子号”量子通讯卫星的诞生地就在合肥,但是长沙却鲜见一二。

郑州的弊病在于产业过于分散,种类繁多却无一精通,除富士康外缺乏龙头企业,长此以往必然拉低城市发展上限。

而合肥的问题更是明显,房地产泡沫过于尾大不掉,鉴于篇幅原因,我们无法展开详解,帅真这里只给大家一个数据:合肥新房二手房,已经13个月没有回落过了。

除此之外,这三座城市与一哥武汉相比,还有个最大的短板,那便是教育。

武汉拥有83所各式大学,其中两所985,七所211,数量比长沙郑州与合肥加起来还多,而高等教育的差距又是一道鸿沟,反应到产业链上,一定会变成马太效应。

因此,目前的华中第二城之争,胜负犹未可知。今天的实力是长沙大于郑州大于合肥,但按此增长趋势,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合肥会后来居上。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金陵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