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李慧君 编辑|韩蕾

直到现在,人们似乎也没能看到值得放心的家政公司。

近日,曾轰动全国的保姆纵火案重新发酵,当事人林生斌与案件真相如何,再度掀起轩然大波,微博上仅#林生斌发文回应#这一话题阅读量就超22亿。

而在去年12月,58集团旗下的家政平台天鹅到家也发生了一起婴儿窒息死亡事件,据当事人称,天鹅到家还擅自修改合同企图撇清事故责任,并且未及时下架该保姆信息。

7月3日,天鹅到家正式向纽约证券交易所递交招股书,计划以股票代码为“JIA”于主板上市,冲刺“中国家庭服务平台第一股”。

正值IPO的关键时期,林生斌事件的霸榜,让大众的批判眼光直接对准了行业“大哥”,天鹅到家还能获得资本的青睐吗?

行业分散市占率低

天鹅到家成立于2014年,是58集团旗下互联网生活服务品牌,原名58到家。

2020年9月7日,58同城特别股东大会通过私有化方案当天,58到家也正式改名为“天鹅到家”,并发布品牌定位——“全国领先的家庭服务平台”,细分出保洁、月嫂、保姆等多项家政服务项目,意在打造全新独立的家庭服务品牌。

通过观察58同城私有化之前的财报可以得知,自2015年开始,58同城营收增速持续下滑,从当年的169.88%下跌到2020年一季度的-18%。糟糕的业绩让58同城的股价一路下行。

此种情况下,58同城并未选择国内二次上市,而是退市拆分业务重新赴美,天鹅到家正是其拆分出的独立业务之中重要的一环。

根据招股书,天鹅到家目前是我国最大的一站式家庭服务平台,截至2021年3月31日,天鹅到家在中国99个城市拥有超过1600万注册消费者;超过150万注册和认证的服务提供者,其中约29%完成了至少一项家庭服务交易;超过420万累计交易消费者。

然而,中国的家庭服务市场高度分散。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到2020年,累计约有63万家家庭服务机构,约有3千万家个人服务提供商。

因此就算天鹅到家身为行业第一,其市占率也不算高。2020年,天鹅到家年总交易额约88亿元,占家政服务行业市场规模比重不足1%。

服务水平难保证

3个月前,互联网上一起婴儿死亡案件将天鹅到家推到风口浪尖。

天鹅到家平台的一名保姆工作期间,家中孩子掉进床缝窒息身亡。这起事件牵扯到保姆、互联网平台的责任划定问题,引起网络上不少争论。

一直以来,家政服务行业劳动人员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存在较多此类服务不规范、信誉缺乏等问题。

2020年,天鹅到家收入为人民币7.11亿元(1.09亿美元),同比增长16.4%,其中85.82%的收入来自“天鹅家庭服务”,主要来自于各项家庭服务的抽佣和服务费。

尽管立足于家政服务项目,关于天鹅到家的投诉却并不少见,其品牌声誉屡次遭到消费者质疑。目前为止,黑猫投诉平台上已累计有1573条相关投诉,大多数都与服务质量差以及退款乱扣费相关。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在招股书中,天鹅到家明确指出:对品牌和声誉的任何损害都可能对其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业务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在此种情况下,如何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品牌口碑成了当务之急。

为此,天鹅到家建立家庭服务协作网络“SCN”,为其他行业参与者(例如家庭服务机构)提供帮助,以改善行业服务质量;同时向劳动者提供职业赋权服务(例如技能培训和认证)。截至2021年3月31日,中国73个城市的96家家庭服务机构加入SCN。

但在2020年,天鹅到家完成的家庭服务交易总数为448.95万,而服务提供者完成的培训课程总数仅为26.29万。也就是说,完成培训再上岗的家庭服务项目仅占5.86%,这一数字也体现了天鹅到家屡次遭到投诉背后的真正原因。

想要冲刺家庭服务平台第一股,天鹅到家却没能在这一方面做好行业的领导者。

连年亏损难盈利

2018年至今,天鹅到家持续亏损,三年多的时间累计亏损近20亿元;并且根据其招股书,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天鹅到家仍有可能进一步亏损。

据天鹅到家解释,随着业务的扩展和运营,未来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天鹅到家预计还将产生大量成本和费用,无法保证能够产生净利润。

说到底,天鹅到家的盈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基础和服务提供商网络,扩大规模是其当前运营的重要任务。

为了增加订单和交易量,吸引行业参与者加入SCN,实现规模经济。天鹅到家2020年用于销售与市场营销的支出已经达到6.04亿元,然而目前还不能产生足够的收入来抵消相关成本,以至于亏损净额居高不下。

如今家政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接近万亿,但天鹅到家的市场份额还不足1%,盈利能力十分有限。尤其是由58到家更名之后,天鹅到家为了打造独立品牌的口碑以及扩展市场,必定会持续加大市场营销的投入,连年亏损的状况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扭转。

既然天鹅到家的目标是成为推动中国家庭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标准的先驱,提供更方便、更优质的家庭服务。那么无论是从市场份额、自身体量、产品质量以及品牌口碑各方面,天鹅到家都应对自身有更严格的要求标准。

但并不理想的收入回报、饱受争议的市场口碑,表明这家公司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尽管市场规模巨大,天鹅到家也没能一口将自己吃成胖子。在IPO的关键时刻,天鹅到家能否成功获得消费者和资本的青睐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