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暴涨12倍,不用怀疑,这就是史上最牛新股。

6月23日,纳微科技科创板上市,开盘涨幅就超过10倍,收盘股价更进一步,涨幅达1273%。谁能想到,一签只需缴款4000块的新股,当天卖出轻轻松松破5万块。

造富故事还未结束。24日,纳微科技股价继续走高,收涨4.62%。算下来,2天时间纳微科技股价大涨13倍。仅2天便走完大部分公司2年都走不完的股价上涨之路。

暴涨后,纳微科技最新市值达461亿元。魔幻的是,2020年,纳微科技收入刚刚突破2亿元。不得不说,市场对纳微科技是真爱。而这背后,无外乎因为它有一个十分“性感”的国产替代故事。

作为一家纳米微球生产商,纳微科技凭借过硬的技术,打破了我们被海外企业“卡脖子”的局面。纳米微球是医药纯化过程的重要材料,考虑到医药市场规模庞大,作为为数不多能实现国产替代的“卖铲人”,纳微科技自然值得期待。

逻辑没错,可问题是,2019年国内市场规模才8亿元,全球市场规模在140亿元左右。无数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预期打得太满,往往不是什么好事。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打破卡脖子宿命的硬核玩家

别看纳米微球身材小,但它的作用可不小。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医药提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过滤球,因为它能让药物不同成分直接分离。

当前,医药纯化的手段是色谱/层析技术。(PS:“色”和“层析”都由“Chromatography”翻译而来,小分子分离纯化及实验室分析检测时习惯称之为色谱,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时习惯称之为层析。

该技术利用了不同物质由于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在特定材料中迁徙速度会有差异的原理,实现对不同成分的分离。

这一特定材料便是色谱填料,通常特指具有纳米孔道结构的微球材料,即纳微科技的产品纳米微球。

纳米微球孔径则以纳米衡量,常规孔径大小在5-200纳米范围内。虽然孔径小,但产品要求却很高。要想生产纳米微球“上品”,要做到粒径、孔径大小和分布都要尽量均匀。

并且,不同用途色谱填料还需控制不同参数,导致其生产难度极大。

生产难度大加上起步较晚,导致国内这一市场基本被海外玩家占据。纳微科技是近年来为数不多打破巨头垄断格局的企业。

根据招股书,从各项性能指标来看,纳微科技产品质量已经不输海外巨头。凭借性价比优势,在国内市场迅速崛起。

从收入来看,2018年—2020年,公司收入分别为0.82亿元、1.3亿元、2.05亿元(2018年—2019年,公司超80%收入均来自医药市场),3年时间收入规模翻了2倍。

产品技术含量高,相应的回报也不会太低。同期,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14亿元、0.21亿元、0.73亿元。在国产替代浪潮下,纳微科技呈现出十足的爆发力。

有限的国产替代空间

看起来,纳微科技替代的故事,还会延续。

2019年,纳微科技在国内医药市场占有率还仅有9.52%,大部分市场还在海外巨头手中。纳微科技科创板上市后备受瞩目,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不可否认,基于这一逻辑,公司业绩还会持续增长。但2天股价涨幅13倍、市值超460亿,只能说投资者的预期打得太满了。

国产替代的确是大看点,但问题是,国内市场空间却极其有限。纳微科技招股书显示,2019年国内市场空间大概是1.25亿美元,刚刚超过8亿人民币。

这并不奇怪,由于单家企业所需量不会太多,加上可多次重复使用,全球色谱填料市场规模本就不大。根据纳微科技招股书,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大约是140亿人民币。

这与庞大的医药市场相比,着实微不足道。要知道,默沙东K药去年销售额就超过140亿美元。

而国内由于医药产业相对落后,市场空间自然更加逼仄。

那么,随着国内医药行业大发展,色谱填料市场是否会大爆发呢?理论上,色谱填料增长不会太低,但市场空间还是有限。

根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2019年—2024年国内色谱填料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3%,远超海外发达国家市场。但即便如此,到2024年国内这一市场规模也就2.13亿美元,不到14亿人民币。

国内市场的持续增长,意味着凭借国产品牌优势,纳微科技“国产替代”的故事还将继续,收入也将继续高增长。但市场规模有限,注定了纳微科技的故事,不可能太“性感”。

更何况,制约公司前景的,不仅是天花板太低这一因素。

替换成本高昂的桎梏

在色谱填料市场,讲究论资排辈,先发优势尤其明显。

上文提及,色谱/层析技术利用了“不同介质对色谱填料的亲和力不同”的原理,对医药产品进行“过滤”。

不同的色谱填料,各类参数、规格不尽相同,这会直接导致过滤出来的药物质量不尽相同。

基于对新色谱填料质量的担忧,医药公司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如果因为折腾导致药物质量出了问题,那将得不偿失。

就国内市场来看,虽然纳微科技已经打破了“卡脖子”的局面,但几年下来,目前其仅进入了13家国内药企供应商行列。

另外,即便药厂同意更换,手续也很繁琐。出于对质量的把控,药厂在更换新供应商时,不仅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方案论证和产品导入阶段,还需要经过药监局的认证。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国内药厂在更换色谱填料供应商后,还要对更换后的产品进行试产、测试并在药监局履行相关变更程序,替代成本较高且周期极长。

根据纳微科技招股书,公司成为13家国内药企的供应商,其中多达9家认证周期长达3年。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3年时间是标配。在不能明确获益的情况下,希望药厂“陪跑”3年,显然难度不小。

进入国内药企供应链难度就已经不小,更不用说海外市场。海外药企同样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这一点,从海外巨头的地盘划分情况就能窥探一般。

就全球范围来说,在大分子分离纯化领域,主导者是通用、Tosoh、Bio-Rad等大型跨国巨头;而在中小分子领域,日本OsakaSoda、Fuji及瑞典Kromasil为主要生产厂家。

对此,纳微科技也有着清晰的认识。公司相关人士在此前的调研会上就曾表示,“在成熟市场领域,基本没有机会。”

即使是在蓬勃发展的国内市场,如何找到适当的策略,在从巨头手中撕开一个突破口,是纳微科技作为后来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年收入2亿市值却已经高达460亿,资本市场的预期无疑打得太满了。过高的预期,显然需要那很长时间才能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