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6月8日,叮咚买菜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了IPO申请。该公司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 DDL”。摩根士丹利、美银证券和瑞信将担任此次发行的联席承销商。

编辑 | Arti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据灼识咨询,叮咚买菜是中国领先、增速最快的按需电子商务公司。叮咚买菜是一款自营生鲜平台及提供配送服务的生活服务类APP,为用户提供新鲜的农产品、肉类和海鲜等日常生活用品。

叮咚买菜创立于2017年5月,致力于通过产地直采、前置仓配货提供最快29分钟配送到家的服务。目前,叮咚买菜服务范围已覆盖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等29个城市,其中5个城市的月度GMV达到并保持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同时,履行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19年的49.9%下降到2020年的35.7%。

2021年第一季度,叮咚买菜平均月度交易用户数达690万。GMV从2018年的7.417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2020年的130.3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19.2%。

招股书显示,叮咚买菜2020年营收为113.36亿元,上年同期为38.8亿元,同比增长192%;净亏损31.77亿元,上年同期录得净亏损18.73亿元;GMV为130.32亿元,上年同期为47.097亿元。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营收为38.02亿元,上年同期为26.04亿元,同比增长46%;净亏损13.85亿元,上年同期录得净亏损2.45亿元;GMV为43.04亿元,上年同期为29.15亿元。

截至目前,叮咚买菜仍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规模逐年加大。根据招股书,叮咚买菜2019年的净亏损为18.73亿元,2020年的亏损规模增加至31.77亿元,同比增长69.62%,两年累计亏损50.5亿元。

2021年第一季度,叮咚买菜录得净亏损13.85亿元,相较于2020年第一季度的净亏损2.45亿元飙升4.65倍。此前,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曾表示,公司经营一年以上的前置仓,日均单量在1000单左右,客单价达到65元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盈利。

叮咚买菜的主要获客方式是地推和补贴促销。地推是直接深入社区,在小区门口设立摊位,用鸡蛋、调料等奖品,引导社区居民下载叮咚买菜APP。这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Q1,叮咚买菜在销售费用方面的支出分别为2.604亿元、5.687亿元以及3.18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7%、5%以及8.4%。

地推与补贴促销使得叮咚买菜的获客成本越发高昂,同时,用补贴培养用户习惯需要持续投入资本,如果断了外部输血、补贴中止,就会造成大量用户流失。此时,一旦有更强大的对手入局,没有任何护城河和壁垒的叮咚买菜只能被迫退出生鲜电商战场。

据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叮咚买菜现已完成了10轮融资,目前市场估值约在350亿元。

2018年,叮咚买菜就进行了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榕资本、达晨财智、红星美凯龙、红杉资本等,随后2019年的B+轮和2020年的C轮还引入了龙湖资本、启明创投、BAI资本以及泛大西洋投资等众多投资机构,具体融资金额不详。

而本次IPO前两个月,叮咚买菜又迎来两轮融资。4月,由DST Global、Coatue联合领投,老股东Tiger Global Management、泛大西洋投资、CMC资本、今日资本、红杉资本等持续加码,其他新股东APlus Partners、高鹄资本等共同对公司开展了7亿美元的D轮融资;5月公司又进行了一轮D+融资,软银愿景基金以3.3亿美元入股,两轮累计融资金额达10.3亿美元。

作为较早布局生鲜电商的企业,叮咚买菜仍处于亏钱的境地。此前,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表示,资本不可能天天为叮咚买菜“输血”,在产品端不能迅速盈利之时,上市融资无疑也是未来的通路之一。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早前数据,国内生鲜电商领域约有4000多家入局者,其中仅有4%营收持平,88%陷入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盈利。截至2020年10月,我国在业/存续生鲜电商主体已达到1.68万家,市场竞争极其激烈。

公司计划将发行所得净收益用于提高现有市场的渗透率并进军新市场、投资上游采购能力、技术和供应链系统,以及一般公司用途和营运资金。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所述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指导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