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不能“瞎”卖,更不能假借一个“盲”字来损害消费者权益。

花朵财经原创

4月份,泡泡玛特推出的多款新品盲盒单价已经从59元涨至69元,涨幅高达到16.9%。对消费者而言,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近日,泡泡玛特回应称系供应链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因此采取提价策略以应对成本抬升。此外,商品在设计和工艺上也更精细复杂。

花朵财经在北京大望路泡泡玛特专营店看到,门店的客流不小,但是,大多数的消费者只是问询价格,购买的人并不多。

在泡泡玛特实体店中,大部分盲盒的单价仍为59元,部分新品,比如VIVICAT、SKULLPANDA二代系列盲盒单品,标价为69元。对于未来新推出的盲盒是否会统一售价69元,目前官方未给出明确答案。

数据显示,泡泡玛特自有IP毛利率高达73.4%,独家IP毛利率70.3%,非独家IP毛利率67.9%,2020年中期实现毛利5.33亿,毛利率高达65.2%

据悉,泡泡玛特的商品成本在30%左右,原材料成本占比约为20%,因此,原材料的涨价对公司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因此,有消费者对于泡泡玛特提价应对成本的说法并不认同,并表示:“怎么不说暴利呢?”

“据说以后的都要涨价,我觉得我承担不起,快退坑了。”还有玩家表示,要从此弃坑。“我玩了两年盲盒,乐趣实在是抵不过频繁剁手后的懊恼。涨价不过是让我弃坑的最后一根稻草。”

创造原创热门IP能力不强

在泡泡玛特上市之前,曾因2014年至2016年持续3年亏损,并于2017年从新三板摘牌。

2016年4月,一个叫“盲盒”的玩法在中国各大商场开始流行,泡泡玛特取得了Molly的IP授权并引入盲盒玩。不仅如此,泡泡玛特开始向IP孵化运营商转型,作一个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综合运营商。

没想到,效果很好。2017年,泡泡玛特便实现了扭亏为盈,实现盈利157万元。2019年,泡泡玛特实现盈利4.5亿元,三年间盈利激增300倍。

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有360万名注册会员。2020年,泡泡玛特销售超过5000万只潮玩玩具。快速的增长,得益于它的商业模式。

消费者购买盲盒的喜悦,并不在商品本身,而是感官刺激和心理刺激在开盒的一瞬间。除了利用好奇心,盲盒还设计了“赌”的元素,有可能用小的代价换取超额的回报。由于不是以现金,而是以商品的形式,又可规避掉相应的风险。

简言之:以未知、好奇等刺激元素,吸引消费者参与。利用“投机”甚至是“赌博”心理,使消费者掉进“概率陷阱”,增加复购行为。不断重复并加强消费者的认知,形成了上瘾的习惯。

泡泡玛特的商业价值在于它的IP。可是,它真的有那么强的持续创造大热IP的能力吗?

对于泡泡玛特在IP来讲,更多的是采用“拿来主义。”

截止去年6月30日,泡泡玛特共有93个IP,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56个非独家IP,看似相当精彩,但其实真正打响的只有Molly,是泡泡玛特的王牌。其在2019年销售额达到4.56亿。

Molly在2018年7月,被泡泡玛特收购了其在中国的知识产权所有权,并不是泡泡玛特的自主IP。

根据其2020年报数据,其自有IP中Molly和Dimoo的收入占比为14.2%和12.5%,独家IP中PUCKY和The Monsters收入占比分别为11.9%及8.1%。SKULLPANADA作为新推出IP,2020年收入占比仅为1.6%。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来,2020年,其自有IP的收入占比,只有39%。还是依靠MOLLY的销量贡献了自有IP,36.4%的收入占比。而新推出的IP对收入的贡献很小。

此外,2018-2020年,Molly的营收占比依次为62.9%、32.9%、14.2%。大众多IP中,泡泡玛特2020年仅有3款IP营收占比超过10%,分别是Molly、Dimoo、PUCKY。其中,PUCKY2020年营收3亿元,同比下降4.76%。三款中,二款的销量都呈现同比下滑的现象。这也说明了泡泡玛特热门IP吸引力不足,原创能力不强,缺乏继续开发大热IP的能力。

“潮玩属于供给创造需求的的行业,目前的盲盒市场非常依赖于品牌效应。持续创造原创热门IP,是让盲盒公司占据市场的核心。” 一名券商分析师表示。

能否支撑1000亿的市值?

泡泡玛特刚上市就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捧。也因为它的毛利率高、增速快、独特的商业模式,被称作“印钞机”、“韭菜们的智商税”。

要知道,零售行业,毛利率一般只有20%-30%左右,正是由于泡泡玛特超高的毛利率和快速的增长,资本市场给出了高溢价。去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短短的2个月,股价上涨了39.56%,市值高达1508亿港币。

不过,2020年的年报成绩单,并没有像之前的漂亮数据。

泡泡玛特2020年度营业收入为25.13亿元,同比增长49.31%,实现净利润5.24亿元,同比增16%。

2018、2019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5.2亿元及16.9亿元,同比增长率为224%、227%。对比之下,2020年的49.3%的增速,仅为过去发展速度的五分之一。净资产收益率也由2019年的76.1%下滑到15.58%。

泡泡玛特如今的股价也由最高点的107.6元/股,跌至66.5元/股,缩水了38.48%。目前市值为932.3亿港币。

泡泡玛特潮玩盲盒的生命周期短,需要重复制造爆款才能维持增长,这也是泡泡玛特在经历几年高速增长之后,不得不面对的瓶颈。

另一方面,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强。目前盲盒市场除了泡泡玛特以外,IP Station、52 TOYS均在线上线下布有销售渠道,名创优品(MNSO)也于2020年宣布设立TOPTOY的潮玩集合店,主打平价盲盒,成功获得部分消费者青睐。

产品涨价,产品质量投诉越多,泡泡玛特,似乎也在失去一部分真爱粉的心。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发货延迟不退款、货品有瑕疵返厂后无备品不退款等问题的投诉就高达3540条。去年12月底更被爆出泡泡玛特济南店存在二次销售的现象。

而盲盒经济也面临着用户流失的风险。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过3成的受访者认为盲盒噱头过大,产品本身缺乏实用性,超过2成用户认为价格不合理。

今年1月,中消协指出,盲盒商家存在过度营销、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和消费纠纷难以解决等四类主要问题。新华社也发表过评论称,当抽盲盒成为一种风潮,就有可能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一些假冒伪劣、过期库存商品乃至违法违禁物品也随之冒出。“盲”盒不能“瞎”卖,更不能假借一个“盲”字来损害消费者权益。

资本市场因为看中泡泡玛特的高成长性和消费者高复购率,给予其1000亿甚至是1500亿的高市值。当泡泡玛特增速骤降、缺乏持续创造原创热门IP的能力、产品问题受到玩家投诉,新的市场竞争者又不断地加入之际,泡泡玛特拿什么来支撑千亿市值?依靠涨停的策略,能再次获得高增速吗?还是会越来越失去消费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