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华反光申请创业板IPO,预计募集资金3.37亿。历经3轮问询,外加1轮审核中心意见之后,于本月18日,终于要迎来上市委会议审核。

不过期待之余,恐怕还有忐忑。因为根据该公司申报材料中披露的信息来看,该公司经营状况并不如人意。

01 低价销售维系市场

在上交所关于产品竞争力与经营业绩稳定性的问题中,要求星华反光就反光材料的销售价格、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解释对持续经营的影响时。星华反光用了多达16页的篇幅,赘述了其发明专利以及核心技术,只表达一件事,即“公司的产品与同类型市场竞品在性能、技术含量方面相比处于领先地位。”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并不。

该公司反光材料的平均销售价格年年下降,在各报告期内,一路下行,从10.70元/㎡、9.87元/㎡、9.69元/㎡降至8.73元/㎡,且反光材料收入占主营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2.78%、76.52%、79.67%和79.99%。

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毛利率行业均值逐年下降的背景下,该公司毛利率和营业收入却完全相反。各报告期毛利率分别为22.78%、23.95%、27.67%和28.30%。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26亿元、4.52亿元、5.28亿元和2.47亿元。

稍有财务知识便知,在行业格局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低定价必然导致毛利减少。星华反光如此反常的原因在哪里?申报材料显示,主要原因一是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呈震荡下降趋势,二是持续工艺改进和规模化生产使得产品单耗降低,反光布的单位成本较上年度下降分别为0.25元/㎡、0.08元/㎡和0.18元/㎡。

而相比于平均售价下降0.83元/㎡、0.18/㎡、0.96/㎡的幅度来看,所谓工艺改进,对成本降低的贡献有限,不足以匹配销售单价的降速。而主要原因之化工原料在经历短暂的下降之后,又迎来了上涨潮。这样的情形下,星华反光如何来解释销售单价下降,毛利上涨的反常现象?

02 产品单一持续盈利能力弱

根据星华反光在新三板期间披露财报数据,与此次申请创业板IPO数据对比分析。新三板披露,2017上半年,营业收入1.54亿,营业成本1.11亿,毛利额4300万,毛利率28.17%。

而根据此次IPO申报材料,2017年末,营业收入3.3亿,尤其营业成本直接飙升到2.55亿,毛利额7500万,毛利率22.18%。

简单计算就可以知道,2017年下半年毛利额3200万,毛利率仅为16.19%,营业收入1.76亿,营业成本1.44亿。

由于该公司以反光材料为主,产品线单一,易受市场波动影响。在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之前,一味扩产,并不能保证其持续盈利,反而会制造大量的存货,甚至有厂房闲置可能。

企业总认为IPO仅看近三年财务数据,往往在第一年度精心设计财务报表。殊不知,现在随着注册制的逐渐普及,对企业的信息披露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如果财务造假触犯重大违法情形,证监会有追溯机制。例如昨天的康得新。

03 募投扩产极为可疑

星华反光在2017-2019年,用于购置资产的资金,累计达9000万之多。而其对净利润的贡献如何呢?

我们将相应的2017-2019年,简单计算各期的净利润的增加净值,仅有3300万。也就是说,该公司购置的资产,对净利润的贡献并不匹配。

由此分析推测,星华反光将大量的资金用于购置资产,但购建的固定资产对净利润贡献有限,是否引发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和逐渐走低的产能导致如此?

不过申报材料却恰恰相反,该公司称产能利用率已经饱和,需要扩产。这是怎么回事呢?

还是从财务报表角度分析,可知,该公司应付账款近三年从8000万、8200万增长到1.1亿,尤其2019年增幅达2900万。应收账款也以每年增长近1000万的速度,从2017年4700万长到了2019年6600万。

据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是不是该公司为了增长营业收入,一边大量地从供应商处赊购原材料,另一边大量赊销产品,形成业务持续增长、产能利用率逐渐饱和的假象呢?

从财务报表中,存货增长率的情况,也似乎可以侧面补充以上推测。2017-2019年,存货分别为5.4、6.6、6.8千万,而仅2020年上半年,存货便高达7200万。

04 财务内控管理有大问题

按申报材料所述,该公司并不缺钱。有较为充足的资金和现金流。但年年向金融机构借款,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常年维持在5000万到6000万之间。且根据公开信息可知,星华反光常年对外进行巨额资金担保。那么,借款的原因是什么?难不成账上的资金仅仅是作为数据,而不能支用?企业上市应该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而不是发展遇到瓶颈了,到股池里来找钱。究竟星华反光IPO之路如何,时间会给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