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持有贵州茅台的基金高达1676只,共持有83,746,979股,占贵州茅台总股本6.67%。持有贵州茅台的1676只基金中,前十名合计持有贵州茅台20,319,005股,占贵州茅台总股本1.62%。可见,机构和基金重仓持有单一行业甚至单一公司的现象确实比较严重。

基金的行业持股过于单一问题,也需要与抱团股问题一样引起监管层重视!在春节后的股市大跌中,基金过度抱团问题已经暴露了很大风险,对大盘下跌起到了引爆作用。但还有一个隐形风险没有引起重视,也很少人讨论,那就是单只基金持股过于集中在一个行业,行业过于集中、单一,这样基金风险过大,容易暴涨暴跌。

我们以几个明星基金为例来看,先看公募一哥张坤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十大持股里面基本是白酒,包括贵州茅台、洋河股份、五粮液、泸州老窖。按说这个600多亿的基金的性质是混合基金,应该行业相对均衡,但白酒真不少。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中小盘基金,也名不副实,哪有中小盘?也是一股酒味。

明星基金经理蔡蒿松特别青睐半导体行业,被称之为半导体主动基金经理。他管理的诺安成长混合基金、诺安和鑫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均是同一风格、相似持仓。他的基金都成了芯片半导体集合了。 前几天还有一位年前新成立的基金,火速建仓半个月就亏损近20%,也是集中持仓军工类的股票。

可以说,这些基金持仓过于集中单一行业,在牛市可能获得超额收益,成为市场明星基金,基金经理也名利双收,甚至出圈成为顶流基金经理。但一旦行情逆转,风险也不言而喻,对于整体市场也是一个潜在风险。

另外,在基金行业这几年还有一个问题,喜欢用DCF法估值,这也隐藏风险。基金经理喜欢用二三年后的业绩估值,这可以吗?在中国证券报看了对长城医疗保健混合基金经理的采访,他的观点在基金经理中应该很有代表性,就是认为医药股高估是常态。意思就是A股市场白马股都估值很高,医药股估值也不能便宜了。

现在基金经理喜欢用动态市盈率估值,并且是二三年以后的都算进去,这样一算可能就不贵了。比方说,这位基金经理认为疫苗股2022年的估值基本都在40、50倍或者在这之下,对于长期有壁垒、有价值的公司来说,目前仍然具有比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但是,用几年后的业绩预测估值合适吗?我只看到,现在很多医药股可不便宜,动辄3位数的市盈率,原来这些医药、消费赛道股是把几年后的利润都算进去了。但股市风雨难测,上市公司业绩也喜欢变脸,万一几年后业绩实现不了呢?看了一个统计数据,统计了2018年医药股高潮时的市值前20个股,大约一半到现在也没有再创出新高,例如东阿阿胶、同仁堂、天士力等,当时也都是医药大牛股。

那么,现在买了赛道医药股被套的怎么办?有位投资者说她的朋友,是一个高中老师,以前从不炒股,从媒体得知买好赛道股躺着收钱,比做老师工资高多了,买片仔癀赚了点,赚了后觉得炒股好简单,把片仔癀370接回去了。现在片仔癀240元了,不单把盈利吐出来,还把本金套了一大半,片仔癀腰斩了。更要命的是,他还有一个泸州老窖!

实际上,去年追高买白酒、医药、新能源、军工等赛道股的投资者很多,其中大部分是新入市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很多没有风险意识,对市场风险、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估值都不懂,稀里糊涂就追高买入。今年春节,有位在外留学的学生也能不住诱惑,买了亚马逊,估计现在也被套住了。

原来看过一个调查,说A股市场大部分散户不知道市盈率怎么计算,不知道公司如何估值,买股票的时候根本不看市盈率、市净率等,一般都是听别人介绍买入。所以,新入市的投资者还是要学习专业财经知识,不要上来就闭眼买入。尤其不要把家里的钱都投进去,更不要借钱加杠杆。

那么,基金大跌是该抄底还是割肉?在一片乐观声中,股市春节后风云突变,尤其是基金抱团股、赛道股大跌,下跌速率堪比2015年。只不过这次下跌没有形成大盘股、小盘股的共振,主要是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大跌。那么,目前基金大跌是该抄底还是割肉?这要看具体基金品类。基金风格和持仓也差别很大。

对于重仓持有白酒、新能源、光伏、军工等股的基金,我认为还不到抄底时机。因为这些股票前期涨得太多了,已经远离了合理估值。也就是说,这些股票、基金之所以下跌,是因为涨过头了,目前估值依然较高。那么这种情况下,怎么能轻言抄底?当然短期反弹还是有的,不过一般投资者很难把握,飞刀最好不接。

我们看到,科创50指数经过大幅下跌,目前市盈率还在93倍。年前四只科创50etf发行的时候大造声势,造成散户抢购,目前基金净值只有拆分前0.88元。也就是说,去年抢购科创50etf的投资者已经悉数被套牢。像这种基金,估值依然不低,我认为还不到抄底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