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名校上市公司*ST工新发布公告称,3月5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哈尔滨工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ST工新股票自2020年5月29日起暂停上市,至今停牌时间已经超过8个月,截至最新数据,*ST工新的市值仅剩下12亿,股价报1.17元。

*ST工新原名是工大高新,头顶名校光环,是著名工科大学哈工大旗下的上市公司。按说,背靠著名高校,大树底下好乘凉,高校有的是高科技成果和知识专利资源,随便弄出一点来搞科技成果转化,就够这家公司吃饱了。再说,哈工大那是著名的工科院校,航空航天高科技那是全国出名,航空航天高科技资源随便注入点,这家上市公司就厉害了。但为什么这家名校上市公司三年巨亏101亿,走到退市这一步?

1、背靠百年名校,工大高新主营大豆加工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曾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同时,哈工大也是上市公司工大高新的实际控制人。

那么,背靠百年名校的工大高新是干嘛的?说出来挺搞笑,公司主营业务竟是大豆深加工、乳制品制造以及商业服务业务。据公开资料,哈尔滨工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商业及信息服务业、制造工业等行业的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了大豆深加工系列产品、乳制品、商业商品销售等产品。

早在2014年,刘姝威教授曾向工大高新开炮,称其辜负“高新”二字。2014年11月,刘姝威发表《黑龙江省能后来者居上吗?(七)——科技强省》一文,其中,她提到了哈工大旗下的上市公司工大高新,认为哈工大并没有利用好工大高新这一上市公司平台,未将航空航天高科技资源注入,造成业务繁杂无亮点的工大高新陷入亏损。

2、头顶名校光环,三年累计巨亏101.78亿

早在2月8日,*ST工新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缩窄至约20.24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约38.14亿元;营业收入约为2.83亿元,同比下降63.88%;基本每股收益亏损1.9561元。公司2018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3,209.9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4,209.2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56,224.9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435.25万元。

也就是说,*ST工新2020年亏损20.24亿,2019年亏损38.14亿,2018年亏损43.4亿,三年累计巨亏101.78亿。而公司从1996年上市以来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总和不足7亿元。

3、为哈工大控股公司提供违规担保

悉,*ST工新自2018年年初以来,资金链断裂,经营状况持续恶化,诸多历史遗留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目前还存在违规担保、资金占用等诸多问题。截至目前,*ST工新违规担保本金余额为30.38亿元,资金占用本金余额为7.71亿元。*ST工新表示,公司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约为-12.9亿元,主要是公司计提为关联方及控股股东提供担保的预计损失;公司计提为汉柏科技有限公司贷款提供担保的预计损失;由于诉讼导致的罚息、诉讼费及迟延履行金等。

据公开信息披露,自2015年12月以来,工大高新为哈工大控股的工大集团、工大高总等公司提供违规担保,至今还有本金32.46亿元未归还;哈工大控股公司工大集团非经营性占用工大高新资金,至今还有本金7.71亿元未归还。

对于违规担保,部分投资者表示,“如果是因经营不善导致亏损而出现退市的情况,我们无法可说。但是工大高新是由于违规担保及大股东资金占用不还,上市公司采取计提巨额损失而导致的亏损,使上市公司面临即将退市的情况,损害的是我们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4、高价买来的汉柏科技,变成亏损的烫手山芋

2014年11月,工大高新发布业绩预亏并宣布开始重大资产重组,此次资产重组的目标是收购汉柏科技有限公司。汉柏科技是当时国内领先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首家成立企业级应用数学实验室的高新技术企业,并购汉柏科技对当时的工大高新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2015年5月13日开牌后,工大高新开始一路狂飙,最终实现19连板,股价翻了七倍有余。

但好景不长,汉柏科技作为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置入的全资子公司,在2016年、2017年完成业绩承诺后,2018年度营业收入大额为负且巨额亏损,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2.82亿元,三年业绩承诺累计实现数为-16.90亿元。而汉柏科技亏损也拖累了工大高新,也就是从2018年后工大高新开始大幅亏损。据2018年年报披露,公司全资子公司汉柏科技有限公司因资金紧张、债务逾期,涉及多笔诉讼和仲裁、多个账户被冻结,员工流失,目前状况不能保障传统业务的售后服务,导致部分客户拒付货款、要求退货等负面因素叠加,正常生产经营业务严重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