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张晓翀)讯,近期在监管部门的提议和倡导下,绿色金融正成为市场热门的词汇和理念。不过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全球绿色金融标准发展并不成熟,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未来趋势,将产生巨大的投资机会,国内料迎来“绿色金融浪潮”。

他们并指出,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巨大,在碳中和愿景下,我国所需要的绿色低碳投资的规模或在百万亿人民币以上,其中绝大部分需要通过金融体系动员社会资本来实现。

社会价值投资联盟主席、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在“2021《财经》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作为投资机构和企业,要看到未来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趋势,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马蔚华认为,可替代能源,新能源汽车,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康和生命科学领域,如健康体检、健康食品、健康保险等都将获得长足发展,并产生大量投资机会,值得投资者关注。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白雅婷也在同一场合表示,UNDP支持各国为可持续发展目标调动私营资本,并通过制定金融部门战略、监管和激励资本流动来应对气候变化。

央行近日召开的2021年工作会议也指出,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要做好政策设计和规划,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增强金融体系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推动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排碳合理定价。

央行并称,将逐步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明确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建立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这就要求金融机构提供更高质量的绿色金融服务。当前我国绿色金融服务存在的碎片化现象,需要制定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使各金融机构能够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下展开竞争。”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对财联社表示。

汪惠青分析称,着眼国内现状,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碳中和愿景,比如绿色信贷标准、绿色产业目录等仍未做出符合“净零碳排放”要求的调整。

未来国内或将通过修订标准和国际合作等方式,积极推动国内外绿色金融标准的趋同,发挥好我国在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巨大、政策体系成熟等方面的先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