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花朵财经研究院

洗衣液“巨头”蓝月亮终于忍不住要上市了,据说已经在香港开始公开认购了,募资总额大约10亿美元左右。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靠大单品起家的洗化用品企业,却与自家员工“厮打”正酣。

「 1 」

今年11月,蓝月亮通过了港交所的聆讯,上市计划正式提上日程,此次蓝月亮预计募资10亿美元。

事实上,在中国的洗化品牌中,无论是牙膏、洗发水或者沐浴露,甚至洁厕灵等品牌几乎都是外资或者合资品牌,想要寻觅一款正宗的国产品牌并不容易。

然而,在洗衣液的货架上,国产品牌却表现出了不输联合利华、宝洁等国际巨头的竞争力,甚至单看洗衣液市场,国产品牌的份额比外资品牌明显强许多。

而说到洗衣液市场的国产化,就不得不提蓝月亮。

十几年前,中国衣物洗护市场主要被外资企业所控制,但并不乏挑战者。开放以来,已经在中国洗护市场叱咤江湖十几年的国际资本,需要面对应接不暇的本土民族品牌冲击。这当中有上海家化、立白、纳爱斯、两面针等品牌。

为此,这些品牌在洗衣粉、洗衣皂等方面大打出手。然而,这些品牌却忽视了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提高,国人对于生活质量的提升正在改变衣物洗护需求,同时随着全自动洗衣机的普及,传统洗衣粉和洗衣皂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蓝月亮就是趁机而生,其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全国市场的一半。现在,在各大商超洗衣液的货架上,蓝月亮、立白等民族品牌的占有率明显高于外资品牌,甚至在高端产品上,蓝月亮的价格也高于外资品牌,这一点还是值得骄傲的。

「 2 」

在这份骄傲的背后,却是蓝月亮创始团队的不懈努力。1984年,蓝月亮创始人罗秋平从武汉大学毕业。罗秋平学习的是化学专业,但他毕业后却开始折腾形形色色的生意,从猪苦胆到铝材生意,很快攒够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桶金。

有了资金的罗秋平准备回归自己的专业,他在1992年创办了道明公司,推出了首个蓝月亮品牌清洁产品。

罗秋平充分发挥了科班出身的优势,在2001年成立了广州市道明化学研究所,这也就是蓝月亮的前身。在创业早期,罗秋平充当了蓝月亮产品研发的主力力量,亲自参与过喷雾清洁剂和洁厕用品等产品的开发。

2000年的时候,蓝月亮正式推出第一代洗手液。但在当时,大部分中国人还是习惯用香皂,洗手液的市场渗透率连2%都不到,蓝月亮洗手液的销量也十分惨淡。

2003年非典的出现让洗手液在中国开始普及,洗手液销量暴涨,甚至一瓶难求。此后中国洗手液市场高速成长,而已经提前完成布局的蓝月亮也稳坐洗手液市场的头把交椅。

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蓝月亮还参与了很多公益活动,捐赠了大量洗手液和消毒产品。非典过后,大众逐渐养成了勤洗手、勤消毒的的习惯,蓝月亮这个品牌也开始深入人心。

在蓝月亮洗手液闯出名声之后,蓝月亮开始全面进入洗衣液市场。2008年,洗衣液的市场份额在中国还不到4%,宝洁和联合利华等国际日化巨头在中国市场投放的也只是洗衣粉和洗衣皂等产品,市面上的品牌也只有汰渍、碧浪、奥妙等平价品牌。

巨头忽视的市场给了年轻的蓝月亮更多的机会。为了在线下推进洗衣液的业务,蓝月亮经常在大型的商业超市里派驻促销员。

促销员并不是干站着,蓝月亮搭起洗衣台,直接在卖场洗衣服。一边展示洗衣液的效果,一边解释洗衣液的成分优势和去渍原理。在洗衣液刚刚进入市场的早期阶段,靠人海战术这套传统的办法,蓝月亮很好地教育了消费者,并把蓝月亮的品牌牢牢地和洗衣液捆绑在一起,而这在蓝月亮的策略中叫知识营销。

蓝月亮从此一“液”成名,打破十几亿中国人的洗衣习惯,开创“洗衣液”时代。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的洗衣液渗透率从2008年前的不到4%逐步提升至2019年的44%,预计2024年将提升至54%。

蓝月亮很快享受到了先发优势。在市场份额稳稳居前的同时,蓝月亮的营收仍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2017年-2019年,蓝月亮的总营收分别为56.32亿港元、67.68亿港元、70.50亿港元,年化复合增长率高达11.9%。

「 3 」

然而,就在蓝月亮上市进程有序推进之时,其却深陷与员工的诉讼纷争之中。神奇的是,蓝月亮完全不避讳打官司,不仅和自己的员工打官司,还和政府部门打官司。

今年11月18日,蓝月亮还有两起员工纠纷案开庭审理。随后11月23日,又一起劳动争议案开庭审理。

在这两起案件中,蓝月亮均为原告,目前暂不知蓝月亮起诉这两位员工是何缘由,结果也不得而知。不过,蓝月亮与邵某的另一起劳动纠纷案已于今年10月12日审理完毕。不同的是,彼时原告是邵某,被告是蓝月亮。

据悉,2018年4月邵某入职蓝月亮。2018年7月,邵某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而受伤,后认定工伤九级,停工留薪期六个月。

停工留薪期满后,邵某因疾病住院接受治疗,在2019年2月至7月期间多次提出病假申请。2019年8月,蓝月亮以邵某不请假且无故连续旷工10天为由,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关系。

邵某认为,病假申请均被蓝月亮审核通过,其受伤前的月平均工资为3359元,蓝月亮未足额发放病假工资,因此请求法院判令蓝月亮支付2019年2月至7月期间未足额发放的工资。

蓝月亮辩称,邵某的工资发放标准从2018年10月开始实行零底薪全额提成制,奖金低于1750元的按1750元的标准发放工资,邵某2019年2月至7月期间全休病假,被告已按照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1750的80%全部发放,发放的工资符合法律规定,原告的请求没有事实及法律依据。

最终,这起劳动纠纷案以蓝月亮胜诉告终。事实上,蓝月亮与邵某的纠纷,只是其与员工纠纷的冰山一角。

数据显示,蓝月亮所涉司法诉讼中,劳工关系纠纷颇多,包括劳动争议、劳动合同纠纷、福利待遇纠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社保纠纷等。

「 4 」

今年以来,蓝月亮共计有35条开庭公告,其中15条为被告,除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其余均是劳动纠纷案;另有13条作为原告,9条是劳工关系纠纷案。

大量的员工选择与蓝月亮对簿公堂,涉案金额也巨大。其中劳动争议案涉案总金额就高达619.32万元,劳动合同纠纷案涉案总金额166.2万元。

在打官司这一点上,蓝月亮可以说是毫不避讳,除了与员工相互起诉,甚至政府部门都是打官司的对象。此前,蓝月亮起诉过成都人社局,当然结果是以蓝月亮败诉告终。

除此之外,在蓝月亮利润破10亿港元的背景下,其却被曝克扣员工工资和变相裁员。

据打听,在今年疫情期间,多名蓝月亮员工声称,公司出现克扣工资、逼迫员工离职的情况。蓝月亮人力资源部一名员工称,她被公司蓄意裁员。

据说蓝月亮用长期出差外地的手段逼迫该员工辞职,公司还要求非销售人员强制卖货,设定超高销售指标,如果完不成,就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要挟员工离职。

蓝月亮前员工称,以前有很多岗位,包括业务主任,业务经理录用前都要去门店试岗,试岗就是去门店卖货,如果没录用就是免费的劳动力。

对此,蓝月亮解释称,鼓励每个员工都熟悉公司产品与服务,倡导全员营销,从而更好地为公司做贡献,公司层面并不存在强制员工销售等情况。

但员工却认为,其根本就是在剥削员工的劳动价值。蓝月亮要求培训人员一天必须卖出10张价值300元月亮券。一天完不成10张月亮券的推广就不要在蓝月亮干!

有员工还称,公司通过设置超高考核指标,让员工转做销售,再以销量业绩不符合公司要求,逼迫其离职。如果完不成规定的销量考核,之前的月亮券也就白卖了。而在强制卖货背后,蓝月亮还实行零底薪提成制。

与此同时,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蓝月亮的员工分别有14362名、12820名、11196名。其中,公司2019年的销售人员有7305名,比2018年少了136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