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趋势为友,以价值为基。

作者:张须臾

编辑:郝科科 于太香

风品:王科 蓝海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资金,就是房企生命线。

2020年尤甚!

海伦堡、奥山控股、万创国际、三巽控股、鹏润控股、领地控股、实地地产...... 看看一众房企的执着“上市潮”,一目了然。

调控大势、三红压顶、融资渠道收紧,对于规模、资金双“饥渴”的房企而言,上市不可不为、也不得不为。

但资本并非万能药,上市这碗饭也并不好吃。翻云覆雨的资本圈,可以凸显优质企业价值,也可让放大问题者的裸泳底色。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

01

破发冷遇背后

2019年7月16日,中梁控股董事长杨剑在港交所敲响钟声,发行价5.55港元。自此,中国房地产20强企业已全部上市完成。

然里程碑式的上市,后续表现却不尽人意。

上市三日即破发,之后股价持续在发行价上下震荡。

截至2020年12月3日收盘,股价5.04港元/股,总市值180.52亿港元,仍处破发状态。

遭遇资本冷遇,不免有些遗憾。

据悉,中梁控股上市当年,就获行业领先的信用评级。

截至2019年末,标普、惠誉、穆迪三大国际评级机构2019年分别维持中梁控股“B+”“B+”及“B1”主体评级,评级展望均为“稳定”。

此后,中梁又获建银国际、安信国际、银河联昌、中信里昂及富瑞等多家国际投行看好。

何以有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呢?

客观来看,或都有一定逻辑。毕竟在业绩端,2019年上半年中梁控股营收同比增速高达111.20%,净利润高达81.76%。

如今,资本态度不讨喜,也与其业绩增速下滑不无关系。

2020年半年报显示,其营收237.67亿元,同比增长15.6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12.06亿元,同比仅增长0.14%。同比增速分别骤降近96%和82%。

分析原因,疫情是一个客观因素。但将时间线拉长,增速放缓其实早有征兆。

2017年-2019年,中梁控股的合约销售额分别为649亿元、1015亿元、1525亿元,销售增速241.58%、56.39%和50.25%。

体量增大,增速变缓也在情理中。

隐患点,或在销售结构。

尽管中梁控股作为一家千亿房企,早已开始全国化布局,但在各区域的业绩贡献,差距较大。

2020年上半年,中梁控股在长三角区域销售占比高达63.5%。而海峡西岸等城市,销售占比仅5.5%,甚至同比下降了6.6%。

土储方面,中梁在长三角、中西部、海峡西岸、环渤海和珠三角的土储占比分别为45%、34%、10%、9%和2%。

聚焦单一城市,中梁控股大本营温州,贡献110.65亿元的销售额。但这也是中梁控股唯一销售规模破百亿的城市。杭州、丽水等14个城市不到50亿元。

可以看出,在销售广度、销售深度上,中梁控股全国化有所失衡,如想规模持续、健康增长,还需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

再看利润,增速下滑幅度低于营收值得肯定。不过,是否代表其盈利能力稍强,则值考量。

2020年上半年,中梁控股的结转面积为278.3万平米,结转均价8501元,同比下降24.3%。其中,长三角区域的结转金额115.0亿元,同比下降33.0%。

毛利率22.56%,同比下降约2%,净利率9.30%,归母净利率5.07%,低于行业50强房企14%及10.4%的平均值。

将时间线拉长,中梁控股的毛利率已连续多年处于25%以下。2016年至2019年,中梁的毛利率分别为21.1%、20.4%、22.9%及23.3%,低于行业规模房企接近30%的平均线。

这是何原因呢?

中梁控股首席财务官游思嘉表示,这反映了最近2-3年地价上升及限价政策。

综合看,有事实基础。

问题在于,这是行业大环境,并不止针对中梁控股一家。归咎于此,是否有偏颇感呢?

亿翰智库研报认为,中梁控股在长三角地区项目结转规模的降低,直接导致了公司结转均价下降,而长三角地区又是中梁销售均价最高且唯一破万的地区。在全国化加速扩张的过程中,中梁控股越来越重视中西部、环渤海等地区,却忽略了长三角地区优势。尽管,中梁在中西部、环渤海这些区域的结转面积有所增加,但由于均价较低,依然拉低了公司的盈利水平,导致毛利率偏低。

另一方面,感受地价上升的同时,中梁控股也在频频拿地。

有媒体统计,2019年前11月,中梁新增129块土地,投资总金额约711亿元。前11月拿地与销售比54.5%,高于百强房企0.36的均值。

2020年1月17日,在杭州土拍市场上,中梁控股以49亿元总价拿下未来科技城212号地块。据悉,该地块毛坯销售均价不高于31000元/平方米,精装均价不高于34500元/平方米,在剔除需配建的公租房面积后,地块的实际楼面价为24266元/平方米。

有舆论观点认为,结合融资成本来看,预计该项目净利润将在5%左右,获利空间并不算大。

2020年4月3日,西安成功出让两宗位于西咸新区的地块,地块编号为XXFD-JM02-135和XXFD-JM02-139(下称:135号、139号),竞得人均为中梁旗下的西安梁兴悦置业有限公司,合计成交价6.91亿元,总净用地面积6.55万㎡。据悉,135号成交价1.32亿元,楼面地价1808元/㎡,溢价率3.13%;139号地块成交价成交价5.59亿元,楼面地价6760元/㎡,溢价率99.6%。

2020年8月5日,中梁控股旗下广州梁锦置业有限公司以封顶价1.43亿元摘取东莞一宗宅地,楼面价约10469元/平方米,溢价率49.56%。

8月7日,经476轮竞价后、溢价率190.33%,中梁旗下子公司徐州祥恒置业有限公司以24.86亿元竞得徐州铜山区一宅地,成交楼面价7919元/平方米。

2020年8月20日,蒙自1宗约68.2亩住宅用地在红河州政府采购和出让中心拍卖。最终中梁旗下蒙自梁居置业有限公司以1.78亿元揽入,溢价率86.19%,楼面价约1303元/㎡,土地单价约260.67万元/亩。

......

02

债务问题加重 三红隐忧

高频次溢价拿地,自然挤压中梁控股的盈利空间。

来看融资成本,游思嘉透露,2020年上半年中梁控股的平均融资成本为8.9%。

2020年中期,从克而瑞监测的80家房企来看,平均融资成本为7.47%。

换言之,中梁控股融资成本高出行业水平。结合其高企规模,财务成本支出恐不是小数字。

截止2020年6月30日,中梁控股已付利息16.88亿元,较2019年同期15.67亿元上升7.72%。

2020年8月,三条红线融资新规出炉,揭开了“问题布”。

作为监管部门的约谈对象,中梁控股2019年披露的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该公司总资产为2245.20亿元,总负债为2036.48亿元,净资产为208.72亿元。

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80.80%,超过“不高于70%”的红线标准。

现金短债比方面,截至2019年末,中梁控股的短期债务高至215.03亿元,同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不足以覆盖一年内到期的短债,仅有149.56亿元,现金短债比为0.7,也低于“1”的红线要求。

中梁控股董事长杨剑表示,“三条红线”是国家意在房住不炒,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公司会积极配合和支持的。未来公司的净负债率会维持在70%-80%左右,配合国家对房地产的要求。并透露短期和中长期来讲对影响不大,长远对行业是有利的。

玩味的是,杨剑并没有提及中梁控股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中梁控股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近90%,甚至比2019年末还高。

现金及银行结余350.21亿元,有息负债总额528.0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88.02亿元增长83.35%,较去年末的401.81亿元也增长31.4%。

债务问题加重,与过度使用信托、私募债等外部融资手段不无关系。

中梁控股招股书显示,其58%借款来自于信托和资管产品。

2020年6月18日,中梁控股公告:公司将发行2.5亿美元2021年到期的优先票据,年化利率8.75%,发售价为票据本金的99.536%。据悉,这是其上市以来第4次海外发债。

以信托为例,据腾讯房产报道,中梁控股合作的信托包括中信信托、安信信托、万向信托、爱建信托、四川信托、中航信托和陆家嘴信托等多家信托机构。

风险隐患,值得深思。泰禾案例已告诉我们,过多使用信托融资,资金链风险不可不察。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梁控股曾被投资人举报信托产品延期。

7月31日,有媒体报道,多个投资人反映,其购买的万向信托发行的中梁地产基金8号集合信托计划延期了,根据信托公司公告,受托人拟延长各期优先级II类信托单位期限,到期日预期为2021年7月31日。

对此,中梁回应:公司正常履约且资金充裕。万向信托也进行了情况说明,表示股权性质的权益投资,因项目去化尚未达到约定比例,对部分权益进行延期,延期安排符合信托文件约定。

结果如何,留给时间做答。不过,延期的警示意义值得冷思。

03

高周转之弊 泰禾之鉴

不可否认,中梁从一家区域性房企一路高增,进入前20强,有其黑马价值点。

创始人杨剑曾表示:高周转、抓住三四线棚改的历史机遇和独创的地产阿米巴模式。

这亦是中梁控股吸引投资者、专业机构的关键所在。

问题在于,高周转之后也有高杠杆、高负债,这种规模、速度取胜的三高打法,目前在房住不炒、三红新规的大环境下还有多少市场?

行业逻辑已然生变,降速、降温、降规模,升质、升品、升稳定性,成为大趋势。

这对用惯了高周转打法的中梁控股来说,是好消息吗?

中梁控股曾有“小碧桂园”之称,激进风格可见一斑。有媒体称,其奉行“456”制度,即拿地后4个月开盘,5个月现金流回正,6个月再投资。

也是凭借这一模式,中梁地产一路高歌,的确实现了规模大幅提升。

但与之相对应,风险隐患也在堆积。

除了股价冷遇,在市场端,高周转衍生的房屋质量问题,亦值得警惕。

2018年,湖南衡阳中梁壹号院一期3栋高层住宅面市。以中式王府园林、智慧小区为宣传卖点,作为中梁在衡阳的首个项目可谓赚足市场眼球。

然2020年8月28日,临近交房之际,衡阳中梁壹号院却爆发了大规模的业主维权。

一些业主们发现该项目所用材质较为廉价,房屋存在漏水、开裂等问题,且认为该项目销售时承诺的高端品质化为乌有。因此,数百位业主向衡阳市相关部门提交《关于请求处理中梁壹号院开发商违法违约问题的联名请愿书》。

无独有偶,2020年11月22日,河南许昌市中梁首府交房日,也变成了维权日。

据当地媒体报道,问题集中在6号楼前的小景观水系,现在变成了砖地;百叶窗与墙体上下垂直误差最大处达到8公分;保护生命的楼梯连廊防护栏,也如荡秋千般,质量堪忧;楼梯间及地下车库均存在漏水现象,回家需要淌水等等。

房住不炒的大基调下,住房正在回归居住属性,由此更凸显房企的品质基本功。试问,如此房屋质量,如何加速去化,提升业绩呢?

如上海高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文华所言:“房地产背后是金融,金融‘三道红线’动了房地产奶酪,。‘三道红线’压力下,地产商只能向市场回收资金”。

换言之,无论消费者还是投资者,对房企的去化能力将会更加重视。这对杨剑亦或中梁来说,是好消息吗?

不是没有前车之鉴。比如正在渡劫泰禾,当年黄其森曾有多次降债、降速、降杠杆的机会,无奈其最终没有放下三高迷恋,在短利短益中蒙眼狂奔,最终导致了今日的种种困境。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12月3日,高层再次为房市定调: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时刻绷紧房地产市场调控这根弦......

字斟句酌,不乏良苦用心。真正的平稳健康发展,一定是建立在高质量、强稳健的基础上。

可喜的是,整体看,中梁整体业绩依然稳健、盈利能力可观、多年深耕积蓄了一定市场口碑。简言之,当家人杨剑仍有不少破局、重振市场资本的筹码。

关键在于,能否真正与趋势为友,以价值为基。个中取舍,值得后续关注。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