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杭州,记者 罗祎辰)讯,氢能已成为A股公司谋求跻身下个技术风口的首选方向。财联社记者了解发现,在这股热潮背后,资本目前多集中于加氢站、燃料电池以及氢能车辆等终端产品上。

对此,行业内人士评价称:多数公司扮演的是集成商角色,较少人关注核心部件或工艺,而后者的国产化替代才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氢能产业链,来源:《大同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

纵观氢能源产业链,整体呈现上游如制氢、运输氢环节赚钱、中下游如加氢站、燃料电池、氢能车等环节烧钱的状态,后者也成为补贴重点。

制氢:门槛低,盈利空间明确

10月14日,卓创资讯分析师陈汶桂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氢气制备环节门槛并不高,纯度99.99%的氢气是常见产品,各地都可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发展氢气制备。据了解,化工企业是发展氢气制备的主力之一,典型代表有:中国石化(600028.SH)、美锦能源(000723.SZ)、嘉化能源(600273.SH)、华昌化工(002274.SZ),这些公司的做法都是在工业副产氢的基础上进行提纯,盈利空间明确。

凭借氢气资源,部分能化企业也逐步向氢能产业链下游拓展,围绕加氢站进行布局。嘉化能源已开启长三角地区加氢站布局,公司在半年报中披露,位于常熟的加氢站已开始运营,另一座加氢站也接近完工。相比之下,美锦能源的氢能布局更为激进,公司通过并购整合将业务进一步延伸到下游的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以及氢能整车制造。

运储和加氢站:存标准空白和技术瓶颈

加氢站建设,存在成本高、政策门槛高并且缺乏统一施工标准等问题。所谓成本高,氢能从业者李斌(化名)认为主要系重要设备多依赖进口。他向财联社记者介绍称,仅加氢站中的小部件加氢枪都还未全面实现国产替代,待实现技术突破的设备还有很多。

李斌表示,国内加氢站建设的具体技术标准一直存在空白,现有加氢站未来能否持续运营仍面临一些风险。据了解,此前,国内关于加氢站的标准局限于压缩氢气加气机和加氢枪两类部件,但对整体的规划还需要等待住建部于今年6月发布《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最终落地。

已有上市公司注意到设备端的机会,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厚普股份(300471.SZ)围绕氢能设备端布局了一系列产品,并基于此向外提供加氢站建设服务。10月15日,财联社记者从厚普股份获悉,该公司已经推出了加氢枪、压缩氢气加气机检定装置两款产品,可以实现国产替代。

需注意的是,在制备氢气到加氢站建设中间,运输储存环节较少受到市场关注。公开资料显示,在氢气运输环节主要涉及三类技术含量较高产品:气瓶灌装压缩机、氢气液化装置、高压气瓶或液氢槽罐。

除厚普股份外,冰轮环境(000811.SZ)对外表示,氢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和氢气循环泵已批量供货,氢气压缩机正在试制过程中。深冷股份(300540.SZ)则于今年完成了氢气液化系统,自称可投入日产5吨液氢装置制造。

燃料电池:技术路线和应用方向

进入氢能产业链下游,燃料电池无疑是市场焦点,而汽车交通成为最受关注的应用领域。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燃料电池领域主要有三种技术路径,其中,PEM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最为主流,以亿华通(688339.SH)、潍柴动力(000338.SZ)为代表的一批公司均采用该技术路径,其对应领域主要为汽车交通。潍柴动力2019年年报显示,初步形成了燃料电池发动机产品系列,加大了燃料电池客车及加氢站的多领域应用。但李斌表示,该技术路径存在一个明显问题:日本在该技术领域已有非常强大技术壁垒,国内厂商核心技术是否自主可控仍面临挑战。

在PEMFC之后,DMFC(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也被部分厂商所选用,特点为无需直接使用氢气,因此技术路径相对较短,既有快速启动的优点,也面临一定功率瓶颈。上市公司方面,恒久科技(002808.SZ)参股公司于去年发布了全球首款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物流车。10月15日,财联社记者致电恒久科技了解物流车进展,公司回复以公告为准。

和PEMFC、DMFC相比,SOFC(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更为小众,且主要应用领域为储能、分布式发电, 日本推行的微型热电联产项目ENE-FARM就是该技术的应用案例。相关资料显示,SOFC为第三代燃料电池,具有超高温、效率高等特性,对软件系统的要求更高。

目前,国内在SOFC领域布局的公司还很少,主要包括:三环集团(300408.SZ)以及苏州华清京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索福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等。

氢能主要应用路线,来源:《大同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