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作为生活中的功能性配饰,手表一直都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种物品。那么说到手表,你知道国内资历最老的国产手表是什么品牌吗?

是的,它就是——亨得利!

亨得利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其创始人王光祖当时在宁波开出了“二妙春钟表店”,此后店铺生意发展到南京、杭州和上海等地,1915 年,王光祖和应启霖、庄鸿奎店铺在上海五马路开店,取名“亨得利”,名字沿用至今。

但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岁月沉浮,如今的亨得利早已被岁月抹去了它曾经的辉煌!

8月19日亨得利发布了《2020 年中期业绩》,根据这份业绩表显示集团上半年亏损严重,总营收为651,831,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2.1%;零售销售总额为399,959,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8.7%;股东应占亏损达70,961,000元。

也是因此,在巨大的亏损下,亨得利于9月初对外宣布结束其在中国港澳台地区、东南亚一共有67家店铺。这也就意味着这67家店铺会选择全部关闭。

说起亨得利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另一家同为国产老字号且在名字上仅有一字之差的钟表品牌亨达利!

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两者之间充满戏剧性的缠斗也构成了中国近现代钟表行一段值得回味的往事。

故事要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说起。

当时,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大清帝国发动的战争,目的是要中国打开国门,要通商贸易,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茶叶、丝绸和瓷器

于是打输了的清王朝,被迫打开国门,结束了自明朝以来四百多年的闭关锁国,开放通商口岸。随着更多的茶叶丝绸运出国门,交换回来的是西方工业革命的文明硕果,“洋火”,“洋布”,“洋钉子”……

因为外商洋货的到来,通商口岸的洋人,或是本地人陆续开出了经营国外商品的行店。除了一般的生活用品,“自鸣钟”自是这期间必不可少的先进西洋货。

亨得利的创始人王光祖早年间是在老家定海做裁缝生意的,后来因为生意不佳,王光祖放弃了自己的裁缝铺到外地寻求新的机会。

在当时的洋货浪潮席卷下,王光祖也萌生了做钟表生意的想法。于是在清同治13年,也就是1874年王光祖在宁波开了一家名叫“二妙春”的钟表店。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清末民初=钟表行就相继扩张到了南京、镇江、上海等地。清末民初亨得利陆续在、杭州、天津、北京等地,并在上海设立总店,负责全国分号的经营管理,自此形成上海为总部,全国连锁的钟表商行,并将钟表行取名为“亨得利”,意寓“万事亨通得利”、“生意亨通,利市百倍”。

亨得利一路的扩张都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但在上海店开张的时候,王光祖却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中国人常说“一山不容二虎”,但随着亨得利进入上海市场,却触动了“钟表大王”孙梅堂的利益。

孙梅堂也算得上是中国钟表行业的第一批开创者。1902年孙梅堂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接下了父亲孙廷源手中的上海美华利钟表行。

为了能造出当时国内最好的钟表,接过钟表行后孙梅堂花重金聘请了很多著名的工匠打造了国内第一批国产的时钟,凭借考究的做工和制作精美,创造了国产钟表的奇迹。

也是因此,1915年孙梅堂制造的手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金质奖章,从而也获得了“钟表大王”的称号,享誉整个上海滩。

1917年,孙梅堂又以重金买下了由法国人霍普于1864年创建“亨达利”洋行开始专营钟表眼镜。因为与洋商的特殊关系,在加上美华利的销售渠道,亨达利的货源充沛,声势之盛为同业所望尘莫及,号称远东第一。

所以,亨得利的这个本就与亨达利一字之差且都是做钟表生意的钟表行进入上海市场,明显就是和孙梅堂来抢市场来了。

作为“钟表大王”孙梅堂哪能就此放任亨得利抢占自己的市场。于是,孙梅堂便以亨得利侵犯自己的店名权为由,一纸诉状将亨得利告上了法庭。

至今为止,这场几经波折的官司都是那些老上海人日常生活中津津乐道的话题,成为上海滩的焦点事件之一。

但最终孙梅堂没有想到的是亨得利不仅获得了最后的胜利,还在国民政府农商部完成了正式登记注册。

这孙梅堂哪能就此罢休。也是因此,从那时起,两家钟表行便开始了长达大半个世纪的明争暗斗。不仅在各种广告上不惜花重金,都称自己是国产第一手表,还在工艺、设计上不停的推陈出新抢夺市场。

但有意思的是这场长达半个世纪的较量,不仅二者没有分出胜负,反而因为这种竞争关系,让二者越做越好,都成为了全国性的知名连锁钟表店。

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改革,工商企业全民所有化,亨得利和亨达利分别划归各地方政府所有,与其他同类企业一起成立当地的国营钟表眼镜商店时,两家钟表店才停止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争斗。

如今的亨得利和亨达利都隶属于上海三联集团。

结语:

作为老字号,虽然亨得利曾经是名震中外的手表品牌,但在面对现代化的竞争时不得不说亨得利曾经的那份辉煌已经不在了。

实际上,近几年很多国内的老字号都曾面临了相同的窘急,比如说北京的全聚德、天津的狗不理,在面对现代化的竞争时,这些老字号的经营管理方式很多都残留在曾经的辉煌之中,适应不了年轻人对消费升级的不断需求,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

实际上,在很多国人的记忆里,老字号代表的就是一个招牌、一段传奇。

老字号牌匾上的字更是凝聚了前人的匠心,记录了时代的繁荣。因此品牌与顾客之间实际上还存在着很深的情感维系。因此如果转型得当,老字号实际上更容易抓住消费者的心。

所以,还是那句话,面对现代化的竞争,老字号不仅要在“新”字上下功夫,还要在产品、服务、营销中强化与用户的感情维系,再以高辨识度的气质底蕴坚守品牌根基,真正做到既能讲得出新故事,也能守得住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