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声势浩荡的老旧小区改造大幕已经开启……

​作者:吴文武

7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2020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目标是到“十四五”期末,结合各地实际,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作为一项备受关注的民生工程,政策发布后立刻引起了社会热议。

按照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然而在现实中,中国有相当多的建筑的使用寿命与设计通则的要求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万科创始人王石2014年底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的专访时表示,中国建筑平均寿命只有30年。这一观点至今仍在热议。

据数据统计,近三十年以来,中国已经建成各类建筑物达到400多亿平方米,并每年以5亿立方米的规模扩大。由于管理不当,中国设计寿命为50年的建筑物,实际使用寿命仅为30年,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中国建筑平均使用寿命远低于欧美国家。以英国为例,其建筑使用寿命居世界首位,可达到132年,百年老屋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不仅在于其建筑质量,建筑维护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老旧小区通常是指单位改革前,由政府、单位出资建设的居住区,与1998年商品房改革之后建设成的居住区相比较,大多早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配套设施不齐、违章搭建严重、停车位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直接影响了居民生活的质量、和谐社区的构建和美好城市的建设。

街老、院老、房老、设施老、生活环境差是老旧小区常见的“四老一差”困局,不仅成为小区居民的一桩“心事”,也是现代化城市及社区治理的一大“心病”。

早在2017年底,住建部在厦门、广州等15个城市启动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截至2019年5月底,各地上报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17万个,涉及居民上亿人。

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建小区、旧改城市更新等同等重要。

北京青年报发表观点称,老旧小区改造的意义不亚于“房改”。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积极推进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例如湖北省将改造1.5万个老旧小区,今年将省内2530个小区纳入中央补助支持老旧小区改造计划,预计总投资82.2亿元,规模居全国前列。石家庄自2018年启动老旧小区整治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对全市1100多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是一项可实现惠民生、扩内需、促经济等多个目标,实现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的双赢和多赢。

从社会民生角度看,老旧小区改造惠民效应明显。老旧小区建设较早,建筑年龄较大,小区公共设施设备老旧、缺失,私搭乱建侵占消防通道,造成不小的安全隐患,排水管线老化,给业主生活带来不便,尤其是对于老年居民来说生活不便。可见老旧小区改造首先是改善民生的需要。老旧小区改造将会明显改善小区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产能过剩两大问题并存,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值得关注。老旧小区的改造可以扩大内需,化解产能过剩,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自主创新留出时间和空间。老旧小区改造将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稳定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策略。

从产业经济角度看,老旧小区改造是一个“以点带面”的工程,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将为建筑原材料产业、建筑服务业、房地产行业、建筑工程业、社区物业服务、智慧社区等多个行业产业带来市场机遇,创造可持续的经济收益。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机构、社区居民、改造服务企业、机构等各方共同参与,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