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有辉 陈妍如

编辑|封成

经历了上半年的艰难时光,大健康板块自然成为市场上追捧的热点。

首先是,医药板块的强势上涨。以专注狂犬病疫苗的康华生物为例,单签收益已超17万,成为年内最赚钱新股。

接着,医疗科技股也开始发力。港股阿里健康股价不断创新高,年内涨幅 155%,而平安好医生也在暴涨,年内涨幅达到110.73%

同时,处于上游的互联网保险也在得到市场认可。以国内保险科技第一股众安在线为例,7月3日的年中报盈喜,期内未经审核归属于本公司股东合并净利润将录得显著增长,较去年同期的约人民币9,453.8万元,增长不低于 100%。而股价从开年的28.45元蹿升至现在54.10元,年内涨幅超90%。

在市场空前热度下,7月9日,众安又成功发行了高达6美元境外高级无抵押票据,账簿峰值认购超6倍。一举成为亚洲年内最大规模的美元债券,同时也是全球保险科技最大票据融资。

众所周知,最近美股市场上的焦点,互联网保险新贵 Lemonade上市首日即暴涨 139%。与之相比,无论是在营收规模,还是产业布局,甚至于说技术投入,众安在线都是碾压级别的存在,更不用说市场还常常忽略了其规模不输于阿里健康和平安好医生的渗透医疗生态的大健康布局。

显然,众安在线还有补涨空间。

重估医疗科技

疫情的催化下,市场正在重估医疗科技的价值。

中信建投此前就在对众安在线的研报中指出,此次新冠肺炎传播范围较广,居民健康意识将更大范围得到提升,且投保观念发生转变,线上购买保险的认可度得到强化。预计其健康生态业务将因此进一步释放线上销售潜力,有效发挥出保险科技的优势,并带动整体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数据公司QuestMobile新冠疫情洞察报告显示,春节之后一周,保险行业新增用户达到234万,后面每周都出现了百万新增,整个2020年2月来看,月活用户突破5180万,同比增长了30%。

顺应这样的市场逻辑下,脱胎于保险科技的众安在线,究竟在医疗科技上有怎样潜力,通过财报数据横向对比阿里健康和平安好医生就能够清晰显现。

纵观这条赛道,平安好医生是和众安颇为相似的物种,都是成长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科技独角兽,两家企业在2019年的健康业务收入均为50亿左右,总服务用户数上,众安保险高出1.71亿,为4.86亿。

而单独就保险单项来看,众安在线和平安好医生就几乎持平,2019年健康险业务收入达到了48亿元。然而体现到股价上,业务板块相当、营业收入持平的两家公司在市值上就有点不对等,平安好医生的总市值为1327.7亿港元,而众安在线市值仅有795.2亿港元。

所以就算受疫情影响,保守估计众安在线健康板块今年保费增长50%,则达到72亿元,假设若众安拆分医疗科技板块单独上市,按照平安好医生的18倍市销率计算,拆分出的市值将达到1296亿元,仅此一项估值就是目前众安总市值的1.5倍多,再算上其它生态业务,众安市值确实还有极大的上涨空间。

静态层面上的财报数据体现了众安在线健康版块的跑通,动态层面上,众安在健康服务的规划、产品设计、创新方面,具有更强的联动能力,这得益于其在互联网保险业务上的多年探索,众安健康险作为支付端,包含了所有健康服务相关价值,平安好医生相关服务能力已被众安囊括在内。

众安从互联网健康险切入,延伸至在线医疗、健康管理等服务,通过打通“保险+医疗”服务闭环,可以与用户实现更高频次的连接。可以将健康生态1700万付费用户,甚至众安现有的4.8亿用户进行流量变现。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众安付费用户数远远高于平安好医生。健康业务付费用户,众安在线1700万,是平安好医生付费用户的5.6倍。众安拥有互联网保险牌照加持,每年续保都是一个交叉销售在线问诊的时机,从这个角度讲,众安用户黏性和变现能力更强。

以赛道上的另一家独角兽阿里健康为例,其健康业务的持续动能来自于电商平台的加持,医药电商的收入占比达到97%,高额的收入代表着广阔的市场,医药电商的蓝海还有待众安探索。

在资本的透镜下,众安的股价上涨源自于健康版块的跑通,形成以保险业务为起点的健康闭环,但在未来的视角下,拥有互联网基因的众安在线,能够探索的市场是无边界的,具有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是时候重新认识众安了

众安明显不一样了。

如果说以往,众安给人的印象只是停留表面的云上保险公司,单纯依靠碎屏险、众乐宝、小米手机意外保障计划、37℃高温险等等创新产品形式来吸引关注。那么现在,它的科技力量在经历了保险到大健康的渗透过程后就应该被重视,更不用说在这个过程中衍生的其在大健康板块的庞大生态。

这些个性化的保险需求对于传统保险业而言难以想象,考验着保险企业信息挖掘、融资以及风险管理的能力,互联网化降低了这些环节的成本,互联网险企可以进行更多探索性的尝试,而健康险成为了众安突破互联网保险旧范式,构建平台生态的一个支点。

通过挖掘普罗大众对一份实惠健康险的需求,众安推出了国民医疗保险“尊享e生”,凭借其保额高、投保年龄范围广泛的特点,吸引了大量健康险用户。

首款“尊享e生”于2016年8月上线,已历经15次更新迭代,尊享e生的每一次迭代紧跟医疗水平的发展、捕捉国民的健康需求,为差异化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保障。

截至2019年12月,众安尊享系列用户数逾1,100万人,用户平均年龄约35岁,健康保险服务用户已超1600万。

借助新场景、新触点,众安自有平台的总保费突破10亿元,其中“尊享系列”健康险总保费增长至同期7.6倍,众安APP则集成多维度的健康工具提高了用户留存率。

通过自有平台积累庞大的用户群,一系列定制化产品实现了对用户的精准触达,而这种个性化定制能力背后是众安科技长期积淀的科技实力,以及赋能传统险企的潜在价值。

早在2018年4月,众安科技就曾做出探索,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研发 “多中心医疗影像云平台”,平台最新的烟雾病识别准确率可达97%,出血风险预测准确率达90%。

2018年10月,暖哇科技由众安孵化成立,创立之初就提出了“打造健康险服务生态闭环”战略思路,以数据、风控为基础,为健康险全行业提供完整的科技服务能力。

从产品渠道出发,暖哇科技在运用科技能力实现产品个性化定制化的同时,通过互联网渠道实现线上精准获客,帮助众安实现业务流量增长。

在风控端,暖哇搭建的医疗数据生态,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语义识别等技术进行应用,实现线上化智能化服务,从而降本增效。

2019年7月,众安宣布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正式进军互联网医疗领域。依托众安互联网医院的平台,连接每个合作伙伴构建完整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让用户从预防筛查到就医开药,再到康复,形成一站式的优质服务。

疫情爆发后,众安科技的力量得到展现,众安利用保险科技完成核保、理赔、服务等一系列业务,强化风险控制,简化理赔手续,缩短理赔时间,并完成了与医疗资源对接联动。

以数据及互联网科技能力为基础,将健康险的产品、销售及运营系统化地整合到一起,这让众安不仅仅是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还正在蜕变为一个医疗科技公司。

从健康险切入,向用户提供在线问诊、在线复诊、在线购药、健康管理、药品配送等一系列医疗健康服务,众安正在逐渐打造融合了互联网保险、医疗服务、以及健康科技的完整生态闭环。

这个生态闭环有效连接了医院、药店、保险公司、病患各个主体,而在未来,这一体系还将不断升级,随着互联网医院业务的逐步完善,众安将结合就诊、陪护、特药等服务,继续整合医疗健康产业的上下游。

众安的新千亿梦想

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慢病患者增多,年轻人保险意识的改变,医疗消费大幅增长,催生了大量医疗需求,深耕互联网保险的众安收获了果实,时下,众安抓住政策红利的契机。

早在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互联网医疗的行业地位得以确立。

新冠疫情肆虐之时,互联网医疗的优势被进一步挖掘,卫健委连发两文推动互联网医疗的加速应用,提供了有利土壤,相关行业迎来发展契机。

经过几年的粗放式增长后,随着监管部门对保险行业业务结构的调整,保险行业进入结构化转型期,产品精细化、渠道创新、服务升级成为必然,科技赋能保险行业将成为未来的主旋律。

根据36氪研究院预测,2019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约8.78亿元,按照目前渗透率8%来计算,我国广义互联网医疗的产业规模约为7024亿元,未来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发展空间巨大,医疗保险端则是互联网医疗产业中重要的一环。

从目前健康险线上业务的竞争格局来看,以数据和技术驱动,拥有互联网科技力量的公司将占据优势。

过去传统的医疗生态以医院为中心,医院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整个生态系统中的资金、信息、物料只能通过处于核心地位的医院与各分支节点来流动,这就导致单个节点负荷较重,系统运转效率低下。

而医疗科技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打破现有资源流动壁垒,搭建直接自由流动的去中心化生态,能够率先盘活线上线下资源,打通“医+药+保险”三角的公司,将在未来的互联网医疗生态格局中有一席之地。

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下,探索姿态的众安在千亿的医疗科技市场里,是唯一一个没有“历史包袱”的选手,在重构生态链上更具竞争力和想象力。

稳住原有业务是千亿梦想的基石,表达自己的互联网基因则是梦想的动能。

依托互联网平台拓展场景化产品创新,保险业务链路扩展及保险连接能力成为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建立自身科技中心,提早进行线上布局,由科技部门直接转化为利润部门收入。

众安保险CEO姜兴曾经说过,“保险不是目的,保险是手段。” 但是事实上,结合众安从保险科技到医疗科技巨头的转身过程来说,这句话或许应该改成"保险只是起点,科技才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