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五粮液“炮轰”拼多多的事情引发了行业广泛关注。

起因是五粮液发了个声明,说接到多名消费者的请求,请公司对他们低价从拼多多购买的五粮液产品进行真伪鉴定。

虽然五粮液说的是“真伪”问题,但是在外界看来,五粮液在意的是拼多多低价产品已经影响了自己的价格体系;拼多多或许也清楚,平台已经动摇了五粮液对经销商的控制。

毕竟现在的高端白酒并不好卖了,库存压力下白酒控价就变得很难,特别是作为老二的五粮液,一面内忧外患,一面顾虑重重。

01 与经销商关系“微妙”

白酒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向来微妙又敏感。

毕竟经销体系是白酒企业的主要销售方式,白酒企业需要靠经销商赚钱,但又怕经销商坏了自己的规矩。

所以酒企对经销商,通常是一边给糖一边给压力。

其实在五粮液“炮轰”拼多多之前,五粮液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一些变化。

公开资料显示,在去年12月,五粮液签订新年度合同时,把经销商计划内的第八代五粮液合同量缩减20%。

这意味着,五粮液主动对经销商下调了KPI。

五粮液此举,外界看来一方面是对于未来的销量有所担忧,从而主动降低了市场预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价,避免经销商为了去库存,降低产品价格,导致品牌力再次受损,甚至是崩盘。

其实在上一轮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时,五粮液就曾经犯过类似的错误,当时甚至与经销商发生了大规模“冲突”。

2013年,伴随着限制“三公”消费政策的实施,国内高端白酒行业格局突变。

而五粮液在此时却强势提价,导致价格倒挂,最终的结果是经销商出逃,大经销商甚至与五粮液打起了官司,最终五粮液也将高端市场拱手让给了茅台。

所以,五粮液此次主动为经销商减负,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

当然,从五粮液的财报来看,“日子不好过”也都已经写在了明面上。

财报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单季,五粮液实现营收170.30亿元,同比增长16.99%;归母净利润为57.96亿元,同比增长18.57%。

虽然五粮液仍保持着营收、归母净利润双位数的增长态势,但若将时间线拉长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五粮液营收与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均创下2017年以来新低。

此外,从行业角度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20家A股白酒上市企业中营收超过百亿的有6家,其中五粮液的营收增速是6家中最低的,净利增速在6家酒企中也处在末端位置。

总的来说,无论是与自己相比还是与竞争对手相比,老二五粮液的表现都难言出色。

因此对于未来,五粮液也变得更为谨慎,没有给出更高的预期,不出错或许也是五粮液当下的应对策略。

02 产品层面,受到压制

回到产品层面,五粮液产品与系列酒产品,两者构成了五粮液的产品矩阵。

五粮液主品牌,核心产品是普五,也是五粮液主要营收来源,然而普五的发展却在各层面都尽显被动。

今年,五粮液公布了普五涨价的消息,从2月5日起,第八代五粮液出厂价将上涨50元,由969元/瓶调整为1019元/瓶,上调约5%。

五粮液之所以要涨价,是因为茅台涨了。2023年11月,贵州茅台宣布上调53%vol贵州茅台酒(飞天、五星)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20%。

归根结底,五粮液的发展逻辑是承接茅台溢出来的红利。

因此,五粮液就必须跟紧茅台的脚步,如果茅台涨了五粮液不涨,就会对五粮液“白酒老二”形象造成减弱,导致五粮液最核心的稀缺性优势不断缩小,从而影响品牌信心。

可问题是,目前五粮液正处于价格倒挂,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涨价,势必会影响经销商的利润,或是直接带来需求端的抑制。

把时间线拉长,未来五粮液其实不管是涨价还是不涨价,都将是一个两难的决定。

当然,茅台对五粮液的“压制”,还远不止此。

2022年1月,“茅台1935”正式官宣上市,市场指导价1188元,该款产品成为茅台酱香系列酒中首款千元核心大单品。

茅台此举,指向性也十分明显,推出千元酒直接抢食的就是五粮液和国窖1573的白酒市场,抢夺其对应的商务接待消费人群。

从实际成果来看,2023年1月9日,茅台1935上市一周年庆典上,茅台方面宣布,茅台1935在2022年上市的11个月时间中,取得了营收超52亿的成绩。

而据酒业家数据,2023年,茅台1935实现销售超110亿,实现营收超百亿。

显然,“茅台1935”的出现,让五粮液的稀缺性有所下降,五粮液正受到茅台多层面的、多维度的压制,这让五粮液的行动也越来越被动。

再来看五粮液的其他产品,2020年9月五粮液全面完成了尖庄、五粮醇、五粮特曲等系列酒主要品牌的升级上市。

财报显示,2021年系列酒同比大增50.78%达到126.2亿元;不过,此后五粮液系列酒增长明显受阻,2022年同比增长-3.17%,预计2023全年增速低于10%。

这背后,是由于各地方龙头酒企发力中端白酒所致,因此目前五粮液系列酒也不能给五粮液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

03 渠道层面,堆积“矛盾”

渠道层面,五粮液是靠大商模式崛起的典型代表。

所谓大商模式,是指五粮液会挑选一些实力雄厚的大经销商,然后授权他们全权代理某个区域内下级经销商的管理、终端市场的开发和销售活动。

这样一来,大经销商们就能掌握产品的定价权和下游经销渠道的管理权,更好地推动五粮液产品的销售。

此外,此前五粮液还依托大商制独创了OEM授权贴牌模式,由总代新创一个品牌,五粮液负责生产,总代负责销售,利润协商分配,这让当时的五粮液业绩增长迅猛。

企业财报显示,在2006年五粮液前五大经销商占收入比重达到了78.43%,而同期贵州茅台的前五大经销商占比仅为11%。

但是这样一来,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比如经销商掌握太多权力,导致公司对渠道掌控力下降,厂商议价能力较弱;以及OEM授权贴牌让五粮液品牌力大打折扣等等。

随后五粮液为了及时止损,开始效仿茅台走小商模式。

不过五粮液建立起来的还是一套大经销商体系下的直销模式,也就是“厂家对接大商、大商对接小商”的销售模式。五粮液筛选出500多家大商由厂家直接管理,其他经销商则通过大经销商进货。

为什么五粮液无法模仿茅台,走小商模式?

这一方面是由于酱香型白酒“越放越香”的特性,这让茅台自然拥有了“金融”属性;另一方面五粮液的渠道利润太薄,影响了小商模式下对于渠道的控制权。

所以五粮液的渠道之困还是没有解决,比如此次涨价也在激发大商与小商之间的矛盾。

因为对于手中有库存的大经销商来说,涨价后他们手中的存货价值有所提升,也是一个去库存的好时机。

但是对于小商来说,一边面临着库存压力,但还是不得不主动向大商们压货;毕竟涨价后,自己再压货将会面临更大的成本。

这样一来,压力都传到小商这边,但是市场需求问题却并没有解决,形成了一个不断累积的隐患。

小结

五粮液“炮轰”拼多多,是因为五粮液深知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自己不能失去“高端”二字。

但眼下,高端白酒并不好卖,业绩、渠道、产品都不占优势的五粮液,一举一动又都受到茅台的牵制,显得被动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