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近八个月的发酵,祥生上市终于有了眉目。6月3日晚间,祥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书,这意味着现阶段最后一家未上市千亿房企也即将实现上市。

祥生控股旗下的核心资产为祥生地产。这家诞生于90年代的浙系房企,得益于三四线城市的大量布局及高周转运营,近年规模迅速增长。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2016年销售仅为325亿元,2018年即突破千亿,用时三年。但与众多上市的房企一样,急速扩张的祥生控股也面临着相应的债务压力,上市申请书显示,即使已经较2017年有所改善,但2019年该公司的净资产负债比率仍达3.6倍。上市打通融资渠道无疑是改善财务的重要方式,同时也将成为祥生控股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三四线,向一二线,可能只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对于祥生地产来说,在现阶段启动上市,可能只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一方面,有业内人士指出,在香港,房地产公司上市不受欢迎已有十年之久。除了祥生地产,内地大批中小房企纷纷排队上市,掀起了一轮赴港上/p>

另一方面也与之息息相关,祥生地产真的太缺钱了。通过上市获取扩张资金,是祥生地产保障现金流、继续冲刺规模的必然选择。祥生地产也在招股书里坦承,募资所得款将用于物业项目开发、偿还项目信托贷款等。

然而,与冲刺规模相比,保障现金流,或许才是祥生地产上市的最大动力。由于土储不足,祥生地产在2020年开始大规模拿地。与此前土储集中在三四线城市不同,本轮拿地集中在杭州、宁波等二线城市。今年前5个月,祥生地产便在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大手笔拿地,土地价款达到134.92亿元,而2019全年拿地金额为193.52亿元。

从浙江“大山里”走出来的黑马房企,终于踏上了上市征程。

事实上,自2019年10月,祥生邀请“资本能手”谈铭恒加盟后,关于公司上市的报道便不绝于耳。在过往工作中,谈曾先后经历了景瑞控股和正荣地产两家公司的上市。在招股书中,谈铭恒以首席财务官的身份亮相,这也侧面验证了媒体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

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表示,从实际情况来看,祥生近几年持续拿地,战略意图十分强烈。祥生主动递表,有助于打通企业融资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体现了中型房企继续做大规模的导向。

在过往四年时间里,祥生地产销售额实现了百亿到千亿的突破,一跃成为了行业黑马。得益于此,祥生的营业收入也实现了大幅增长。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祥生地产的收入分别为:62.93亿元、142.15亿元、355.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37.6%,成为招股书中的一大亮点。

借助资本跳板寻求求规模进击

早在2018年,祥生就着手展开财务结构的优化,通过加强流动性管理、降低负债率,来打造企业的安全边界。处在规模扩张期的祥生,还在2019年有意降低了拿地金额。得益于公司的各种举措,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2017年至2019年,公司的净资产负债比率为1380%、740%及360%,流动比率分别为1.2倍、1.1倍及1.2倍,利息保障倍数则由2018年的0.3增长至1.4。

不过,由于在规模扩张中过于依赖信托,较高的利息也侵蚀了祥生地产的净利润。截至2019年末,公司未偿还信托融资总额占借款总额63.1%,同期,祥生仅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支出一项,就达到了32.23亿元。过去三年中,祥生地产虽然实现了扭亏为盈,并于2019年实现32.09亿元的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然而,与同规模的中梁、奥园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后两家房企在201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2.56亿元、52.2亿元。

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也指出,如今是否是房企上市的好时机,似乎有待商榷。国际地产资管公司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就指出,“在香港,房地产公司上市不受欢迎已有十年之久”。受疫情影响,房企在2020年掀起了一轮赴港上市热潮。在市场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祥生如何吸引足够数量的投资者,以预期的价格募集到所需资金,考验着集团管理层。届时,站到新起点的祥生地产,在后疫情时代,又有着怎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