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多方报道下,湖南郴州永兴县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事件持续获得关注。

5月13日晚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态,对此事高度重视,责成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商家进行彻查,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业内出现该类事件,是否会误伤国产奶粉?市场应当如何监管?消费者在购买奶粉时,又应当注意什么?


此前,《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到了此次涉事厂家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其坚持相应的“倍氨敏”产品质量合格且没有夸大宣传。另据媒体报道,早在2019年初,该公司即发现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导购可能会出现宣传误导、错误沟通,以及消费者误购等问题,导致市场出现客诉。此后,公司曾主动召回产品。

5月14日,记者尝试进一步采访,但该名负责人仅回复称,“(相应事件)现由市和区的宣传主管部门负责,我们没有权限和您直接对接。”

在最近两日的沟通采访中,有资深乳业人士处表示,过去几年,市场上以固体饮料充当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下称“特配粉”)的事情屡禁不止,尤其在农村及低线城市。今日早间,更有乳制品企业人士向记者坦言,国产奶粉近几年崛起势头强劲,但其亦担忧,行业屡次出现的冒充事件或会误伤国产奶粉。

为何类似的情况屡次出现?市场应当如何监管?消费者在购买奶粉时又应当注意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国际金融报》今日采访了多名人士,希望向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内容。

1

专家视角:不会误伤国产奶粉

此次湖南彬州永兴县固体饮料冒充特配粉销售并不是个例。5月13日上午,记者在“湖南问政”官网上查询发现,早在2020年3月底,一位名为“宝妈曹”的网友就发表有关文章。

针对“舒儿呔”事件,5月13日,湖南郴州市场监管局、卫健委回应了处理进展,将事件定性为虚假宣传,已对涉事企业下达处罚决定书;企业将联合医院按退一赔三的方式向受害者家属赔偿,已安排患儿进行体检,涉事医生停职一年。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特配粉属于高毛利产品,且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可以合规进入医务渠道。于是,看到利益的一些企业“顶风作案”,打擦边球将普通食品说成是特配粉,且更有医生为利参与其中。

就特配粉当前的行业情况以及行业乱象,《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了奶业专家、中国奶业协会原常务理事王丁棉。

记者:自奶粉新政实施以来,奶粉市场正逐步进入精细化阶段。当下特配粉成为继牛奶粉、羊奶粉、有机奶粉后的另一新兴市场。根据相关资料,目前中国整个特配粉市场仍是外资巨头占据绝大多数,是这样吗?

王丁棉:是的。相对而言,目前国外品牌处于优势地位,主要是因为特配粉对企业的研发实力和专业性有较高的要求。除了提供基本的营养需求外,特配粉还要适应婴幼儿的特殊需求,具有医疗属性,像拿到特医食品注册配方的惠氏和雅培都是医药研究起家。此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特配食品和全营养配方食品的能量、营养素、可选择成分等都有明确规定。

记者:根据国家监管部门公开信息,目前取得特医食品注册的配方总共有54个。和整合奶粉盘子相比,这个数量确实不算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王丁棉:目前虽然需求大,但我国的特医食品生产标准高、监管严、准入门槛高,并不是任意的一家企业都可以进入特配粉行业,取得特医食品配方的注册。

记者:目前,随着细分市场的蓝海战逐渐打响,市面上各式各样以“固体饮料配方”来代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的产品层出不穷。您认为,哪些因素致使了目前特配粉市场“鱼龙混杂”乱象的出现?固体饮料何以这么堂而皇之地进入母婴渠道兜售?

王丁棉:因为特配粉是目前新形势下的风口之一,而特配食品配方注册的难度也影响到市场的需求与供给,所以越来越多的商家以“固体饮料”冒充特配食品,以获取高额利润。而目前对于“特配粉”市场假冒伪劣产品的相关的约束与管理存在一定的缺失,加上消费者对“特配粉”认知不到位,给了不法商家“套路”消费者的契机。实际上,将“固体饮料配方”当作特配粉来销售的乱象早在两三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去年有些产品也被曝光过,但是监管打击力度还应加大才对。对于消费者而言,特配粉的医疗属性必须重视和强化。

记者:在您看来,在此次固体饮料冒充特配粉事件中,是哪一环节出了问题?接下来应该采取哪些举措以改善目前这种市场乱象?

王丁棉:实际上,固体饮料是普通食品,产品质量本身没有问题,只不过卖错了人,这类产品不应该在婴幼儿奶粉店销售。这与生产厂家与商家有意识设置销售陷阱,门店的促销员不专业,以及消费者认知短板均有关系。

一方面,相关执法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甚至制定更严厉的政策,使得特医食品市场规范化。另一方面,将特配粉要与普通奶粉明确区分,严格规范、把控售卖渠道。此外,结合相关的食品或是母婴行业协会,对经销商、销售人员以及消费者进行相关专业培训也非常有必要,这样也能进一步减少风险。

记者:在您看来,这次事件会不会误伤到国产奶粉?

王丁棉:不太会,这次涉事产品本身质量合格,是卖错了人。自2018年1月1日起奶粉新政落地,只有通过国家婴幼儿乳粉配方注册的配方才可以在市场上进行销售,这样超过80%的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集中在前15家头部企业,2019年前10名就达到75%。所以在行业集中度变高,竞争进入白热化的情况下,根据统计,目前国产奶粉抽检合格率已经达到99.5%。

2

医学视角:科学理性选择产品

什么是固体饮料?当前,这也是不少消费者希望进一步了解的问题。

记者注意到,此前丁香妈妈就曾多次发文科普关于特配粉和固体饮料的区别。其称,特医奶粉是专门为患有特殊疾病或者特殊医疗状况的宝宝设计,不仅能保证孩子日常的营养摄入,还能避免不适反应的发生。而固体饮料则只是普通的饮用制品。在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上与普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都相距甚远,根本无法满足孩子发育所需。

5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费提示,指出固体饮料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标签和说明书等不需要产品注册审批,不能为特殊医学状况人群提供营养支持,不能标示适用人群,也不需要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如果用固体饮料替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长期食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针对几个大众关注的日常科普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大白安心医疗总监沙彬以及大白安心儿科门诊主治医生王琼,前者曾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后者曾任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记者:此次事件中的婴儿,是由于被医院诊断为牛奶过敏需服食深度水解奶粉,而后服食了母婴门店推荐的所谓“特殊奶粉”的蛋白固体饮料。蛋白固体饮料的营养成分和乳蛋白水解特殊配方奶粉的差异在哪里?

沙彬:普通奶粉执行的GB19644-2010标准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25596-2010中,均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做了要求。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还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有明确要求。而固体饮料执行的国家标准GB/T29602中,只有蛋白质含量达到0.5%-1%这一个要求。

为证明产品合格,此次涉事产品“倍氨敏”生产方对外提供了产品的检验报告,但我们注意到,报告中未说明其产品的深度水解是否达到了深度水解的标准、以及是否将牛奶蛋白分解为50%的短肽和50%游离氨基酸。另外,其称产品无乳糖,是否达到了无乳糖的标准?这些在质检报告中都缺失了,也就是没有按照奶粉的标准进行检测。

记者:据湖南电视台《经视焦点》栏目5月11日报道,近日湖南郴州永兴县多名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湿疹、体重严重下降等异常现象。而且,这些孩子就诊后被发现有不同程度的生长发育指标不达标,全部患有佝偻病,维生素D严重缺乏。如果婴幼儿长期将蛋白固体饮料作为主食,是否会患上一些疾病?

沙彬:日常生活中,湿疹很常见,尤其婴幼儿时期,是一种皮肤过敏的表现。而且,湿疹的孩子大部分并不是食物引起的,他们对牛奶也可能是耐受的,但有些家长会被误导,随即选购特殊奶粉。我们通常建议,不要因为湿疹随意更换特殊奶粉。对于维生素D,我们建议不论在母乳喂养还是正常奶粉喂养中,都需要额外添加,而且孩子出生后数天就应该添加。

目前来看,(按照奶粉服食)这个产品显然是存在问题的,但服食后的这些孩子出现的症状和产品之间的直接联系还需要医学进一步论证。

王琼:我们都是提倡母乳喂养,在实在不能实现后,家长可以选择正规的、符合要求的配方奶粉。蛋白固体饮料能不能保证幼儿的营养以及微量元素需要,长期食用,由此会带来一些相关疾病。选择特殊奶粉,更需要到正规医院,经过儿科医生评估再确定。另外,家长需要定期对孩子做一些儿保检查,有问题可以及时发现,而不是等到情况严重了。

记者:此前有乳制品行业人士表示,在特配粉的合规性监管上,农村市场和低线城市是盲点。这是不是意味着,基层市场科学的母婴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

沙彬:基层市场的母婴教育、观念都需要改变,很多家长不是学习型家长,但同时也没有一个机构去认真的落实这些事情。所以,我们认为,基层科普宣教需要加强,比如妇幼保健院,进行正确科普宣教是需要的。

家长在选择奶粉时,选择经久不衰的大品牌就可以,质量有保障。我们一直在说,小孩子不应该尝试更多新颖的东西,他们不是试验品,在孩子身上保持一定的谨慎是需要的,新兴产品未得到科学验证,不建议轻易尝试。

记者 王敏杰 马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