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加拿大、巴西等三大世界主要肉类出口国,大批肉类加工厂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停工。

上述三个国家供应着全球65%的肉类。

随着越来越多的肉类加工厂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关闭,市场担忧全球肉类会出现供应不足。

中国近两年受非瘟疫情影响,生猪产能大幅下降。

为保障供应,国内的猪肉进口大幅增长。

据海关总署数据,3月中国猪肉进口量为39万吨,同比上涨190.4%,而一季度进口猪肉达95.1万吨,增加1.7倍。

如今全球面临肉类短缺,中国的猪肉进口或将受到影响。

 

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关于肉类加工厂的行政令,要求美国的肉类加工厂继续营业,以确保美国的食品供应,尽管美国目前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仍在持续增加。

美国疫情还没有出现拐点,今天美国新冠肺炎病例正式突破了100万,死亡人数很快超越6万,特朗普竟然还强制复工,只能是适得其反。

中国刚开始复工的时候,也发生过几起聚集性疫情,更别说现在美国的疫情比中国当时还严重,所以在无法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复工,是非常不明智的。

而且问题的关键点并不是肉类加工厂不愿意开工,粮食供应链并未陷入危机,是因为疫情原因没有处理好各个环节,问题环环相扣,一味施压根本没有意义。

 

首先,肉类加工厂和包装厂内部暴发疫情。这种事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当发现第一例确诊后,就应该紧急停工,加强防护,保持一定的工作距离,准备好了再复工。

而不是用高薪聘请员工继续上班,而且是在没有进行深度消毒清洁的前提下。

企业不能只在乎钱,员工的生命安全更为重要!

其次,食品供应链不匹配。新冠疫情严重扭曲了美国的食品供应链,员工感染肉联厂就关闭了,没有屠宰场,猪农的猪卖不出去,不得不被迫扑杀、销毁生猪,而商场超市则因为供应紧张,肉价猛涨。

截至目前,美国已经浪费了价值50亿美元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大量牛奶被倒入河流或下水道。

根源还是员工感染了疫情,这一关控制不好,商品还是供应不上!

最后,食品、肉类的运输能力。在严格的防疫措施下,如何将食品配送至人们的家中也是一个考验。

美国大多数便利店提供送货服务,但这增加了送货员感染疫情的风险。

与之不匹配的,是送货员较低的薪水,或将影响食品供应链的运输能力。

 

德国猪肉运输也受到了影响,今年二三月,从德国出口到中国的猪肉集装箱被搁置在中国港口,三四月,德国港口关闭,德国猪肉又无法出海运输到中国。

接下来的各类国际贸易,可能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不过,中国的粮食还是够吃的,五一假期临近,屠企计划在近日加大宰量,再加上中央储备肉再次投放,短期内全国猪价还是相对稳定,没必要大幅囤货。养殖企业也要坚定信心,保持正常的出栏节奏。

对于猪肉会否涨价的问题上,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表示,虽然生猪产能恢复积极向好,但猪肉供应偏紧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

他认为,二季度猪肉供需还面临着生产基数低、进口不确定性增加、消费回升等三重因素叠加的压力,可能是这一轮猪周期最为困难的时期。

7月份后市场供应将逐步改善,但由于下半年节日多,消费拉动力也更强,猪肉价格高峰可能出现在9月份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