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

靴子终于落地了。

3月31日,中国恒大(3333.HK)举行了业绩发布会,公布了2019年的业绩。

数据显示,恒大2019年实现合约销售额6011亿元;营收4775.6亿;核心利润408.2亿元;资产负债率77.9%;净负债率159.3%;现金余额2287.7亿元。

01 恒大新战略

在2019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里,恒大依然实现了一个高质量的发展,恒大这艘巨舰依然没有让市场失望。

作为优等生,“成绩很棒”并不在意料之外,但是在核心数据之外,大家关注的还在于,已经领跑于行业的恒大,要如何面对一个更加具有不确定性的未来,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出来的恒大新战略,成为最大的亮点。

许家印把恒大新的发展战略归纳为“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而且目标非常清晰。

高增长,顾名思义是要实现销售的高速增长,许家印将2020年的销售目标,定在了8000亿,而到2022年,突破1万亿的销售额;而控规模则是针对土地储备,严控土储的规模,目标是负增长,未来每年要降低3000万㎡左右,到2022年,土储规模降低到2亿㎡;降负债的目标也很直接,有息负债平均每年降1500亿,到2022年,总负债要降到4000亿以下。

许家印强调,“要用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力度,一定要把负债降下来”。

力度很强,决心很大,事实上,如果说这话的不是许家印,可能市场上买账的人都寥寥无几。一方面是许家印的敢说,而另一方面则是恒大的敢做,毕竟今天的恒大,已经可以凭实力立下这样的“军令状”。

就在本月中旬,由权威研究机构组成的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公布了2020年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恒大再次上榜,连续4年蝉联百强榜的榜首。

而在分榜单上,恒大又以综合实力、融资能力、运营效率,登上了分榜单Top10的榜首,并且荣获“年度扶贫标杆企业”的荣誉。

而这样的恒大,已经下定决心了。

02 发力去杠杆

如果仅按“年龄”来论资排辈,恒大在Top房企的阵营中,属于“小兄弟”,毕竟1996年成立的恒大,至今也不过是走了24个春秋。

那时,刚刚南下创业的许家印,没有赶上1992年的房地产创业大潮,那一年许家印未来的“老朋友们”的事业正如火如荼。

在海南,万通六君子已经赚到了第一桶金;在大连,王健林的西岗开发公司改制成为万达;在上海,市政府官员出身的张玉良,创建了上海绿地;而在珠三角地区,就有了杨国强的碧桂园、李彬海建立的保利地产、陈卓林的雅居乐以及姚振华的宝能等多家房企。

一方面是起步晚,而另一方面背后也没有大靠山,想要发展就得快步往前追,高杠杆是迫不得已,却也是顺应潮流。

要有钱,还要有地,这是房企的命脉,毕竟无论是房改的红利、城镇化的红利还是旧改红利,都需要有钱拿地才能吃下去,那么在发展的过程中,“高杠杆”一直房企的重要代名词。

对于恒大来讲,也没有例外,“钱”和“地”所带来的扩张,带来了长足的规模效应,但是在高杠杆的同时,恒大也一直在警惕高杠杆所带来的可能的财务风险,降杠杆是大势所趋,而恒大一直也在降杠杆的实践当中。

事实上,近两年的运营模式的转变,就已经在为恒大“降负债”“控规模”打下基础了。

2017年,恒大开始从规模型向”规模+效益“转变,意在保持规模适度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恒大还提前偿还了1129亿的永续债,不仅是为以后释放利润空间,也是在降低负债率;2018年,恒大的经营模式由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低成本的“三高一低”的模式向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转的 “三低一高”经营模式转型,为的就是求稳。

无论是负债总额还是负债率,恒大的财务健康程度,是越来越高的。

而在土地储备规模方面,从2017年的土储在达到3.12亿㎡之后,恒大就开始有意识地控制土储的规模,新增土储在降低,已经甚少在公开市场拿地,尤其是基本不参加对地王的争夺,部分土储的地块靠并购,来维持总土储规模在保持着相对稳定。

而现在,有意识地控制规模,2022年的土储规模将在2016年的总额之下,但这也并不令人担心,恒大总裁夏海钧曾说,“即使不拿任何地,未来5-8年公司也可以保持稳定盈利。”

03 高增长的新思路

“控规模”“降负债”之后,恒大能否实现高增长呢?

其实正应了许家印的那句话,“越是在市场不好的时候,越能体现恒大的功底”。

2020年,世界以一个绝对的“困难模式”开了年,从1月底开始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开始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在国内各行各业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房地产行业首当其冲。

在整个2月份,工地停工、售楼处关闭成为市场的主旋律,而3月份虽然已经有部分企业可以复工复产,但是对于一些城市来讲,售楼处仍然不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全行业的“惨”是真的惨,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了16.3%,房企的土地购置面积下降了29.3%,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了39.9%,销售额下降35.9%,如果单算2月份,数据只会更糟,毕竟2月份的国房景气指数已经跌至97.39。

但是,市场的困境并没有成为恒大的困境,从2月13日开始,恒大实施全国所有楼盘网上购房,一直并未真正成为市场主力的恒房通,开始成为恒大在困境中突围的利器。

当地产公司的思路向互联网思维靠拢,碰撞出来的就是不一样的火花,“向规模要效益”,并不一定仅依赖线下渠道,上线“网上购房”虽然是形势所迫,但是,从市场上引起的反响以及两个月的实践来看,这种线上的新思路,并不是不可行。

数据最会说话了,在全行业的下跌哀嚎中,恒大逆势增长的速度,又创出了纪录。

2月份的合约销售金额与合约销售面积的同比增长率,都在100%以上,一季度的销售开门红,1463亿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3%,而回款速度也在加快,1133亿的回款,同比增长55%,刷新了行业最高纪录。

如果再回过头来再看统计局的数据,恒大实际上扮演的角色,更像一个孤独的侠客,在一场惨烈的战斗中,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

这就是恒大的希望,也是恒大控速、降债的底气。

而在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也给大家算了一笔账,“2018年、2019年,恒大销售回款每年维持在4500亿左右,如果今年实现销售8000亿,回款按7000亿计算,就会增加2500亿的销售回款。同时,恒大今年减少土地储备3000万平方米,就等于减少600亿的支出。这样一增一减,就一定能实现今年有息负债下降1500亿的目标。”

还是一个稳稳的恒大,也许,这也是房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