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保险资管业迎来了重磅新规!

银保监会今日公布《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在抗疫的特别时期,在央行没放水的前提下,其它各路资金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银保监会对偿付能力充足率比较高、资产匹配状况比较好的保险公司,允许其在现有权益投资30%上限的基础上,适度提高投资比重。

 

现在更是规定权益类产品投资于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险资目前的投资规模大概是18万亿,之前银保监会规定权益类产品的投资上限是30%,这么一算,最终险资可用于股票投资的资金,大概在4.32万亿左右。

而目前险资大概只投资了1.4万亿左右,还有将近3万亿的加仓空间。

所以这个规定,对A股来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利好!

一方面有利于引导保险机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平滑波动。

另一方面促进精准对接实体经济,助力国家战略项目的发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那么保险资管到底是个什么产品,应该怎样投资呢?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保险资管定义


所谓保险资管产品业务,可以简单理解为,保险资管管理机构接受投资者的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

保险资管产品的分类


保险资管产品包括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组合类产品和银保监会规定的其他产品。保险资管产品按照投资性质的不同,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

保险资管产品的投资范围


保险资管产品由于在性质上为私募产品,不必受制于公募产品的条条框框,因此其投资范围更像信托计划,几乎可以投资所有的债权与权益领域。

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政府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银行存款、大额存单、同业存单、公司信用类债券、证券化产品、公募基金、其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和银保监会认可的其他资产。但不能直接投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

 

保险资管产品的投资比例

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于债权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权益类产品投资于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投资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不低于80%,混合类产品投资于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且任一资产的投资比例未达到前三类产品标准。

对于非标债权类产品,同一保险资管机构管理的全部保险资产在任何时点上不得超过其管理的全部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净资产的35%。

投资者要求


1.具有两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自然人: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或者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人民币;

2.最近一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法人单位;

3.接受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的机构及其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

4.基本养老金、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

5.银保监会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此外,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30万元人民币,投资于单只混合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40万元人民币,投资于单只权益类产品、单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保险资管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接受单个合格投资者委托资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在群雄并起的大资管时代,保险资管机构虽属于迟来者,但自产品化管理模式启动这十余年来,无论是从买方还是卖方角色来看,在各类要素市场的地位均已不容小觑。

而随着纲领性文件的问世,保险资管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将真正站在同一起跑线,这将为之后的转型升级和差异化竞争,创造公平有序的政策环境。

重要提示: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仅出于传播股市资讯的目的,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