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石老师

人工智能计算每头猪的饲料量,农民通过手机遥控管理养殖场,县市长直播间里卖农货……数千年来的农业生产、销售面貌正在数字技术的带动下,迎来历史性巨变。

3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披露,针对疫情引发的农产品销售难,农业农村部组织行业协会、批发市场、大型电商、龙头企业开展应急促销,推动线上线下销售出85万吨农产品。

这其中,仅阿里一家销售占比就达到八分之一。2月6日,阿里巴巴在全国发起“爱心助农”计划,截至3月15日,为包括湖北在内的20多个省份紧急搭建农产品数字供应链,累计销售农产品达到11.8万吨。

1、电商助农不只是“卖卖卖”,全链条助农更重要 

以电子商务企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近几年纷纷涉农,但大部分都局限在“卖卖卖”。

电商助农模式要想规模化、可持续和可复制,考验的是对三农领域全链条的赋能能力。不仅要解决农产品出村的“最初一公里”,还要解决进城的“最后一公里”,更需要解决农产品运输、保鲜、品控和标准化等问题。

所以,电商助农要做好,需要综合能力。阿里能占到疫情期间助农销售八分之一,正是具备了同行没有的差异化综合助农能力。

作为数字新经济的代表,阿里正通过整合技术实力、业务生态,构建数字农业“新基建”,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这套方案包括了阿里云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字化生产;菜鸟智慧物流网络助力数字化流通;蚂蚁金服网商银行提供数字化金融;淘宝天猫及盒马等则构成线上线下数字化销售矩阵。

这套“新基建”在农业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释放新价值。四大能力犹如四座坚实桥墩,搭建起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跃迁的桥梁。

2、“三化”改变农业农村面貌

如前所述,新经济企业纷纷涉农,基于基因、规模差异,大多从某一环节入手。解决方案如此完整,覆盖地域如此之广,恐怕仅阿里一家。而阿里的数字农业“新基建”带来的规模化、本地化、数字化,正在改变着农业农村的面貌。

规模化:一场直播卖出6万斤海南金煌芒果;72小时卖掉21吨乳山生蚝;8万多斤秭归脐橙“出湖北”;在支付宝蚂蚁森林努力种树的网友一天助销260万斤农货。

这种规模化集中爆发,不仅体现在特殊时期,平日里,阿里的涉农直播间也经常上演“卖空”。

本地化:上世纪90年代,拉美国家普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大量失去耕地、无工作、无社保的农民涌进城市,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冲突加剧。但阿里却在批量造就“新农民”,在乡村提供新职位和新动能。

目前,阿里已在全国发展淘宝村4000多个、淘宝镇1000多个,农民们一手拿锄头、一手点鼠标,实现了本地创业、本地创收。过去三年间,阿里巴巴经济体通过不同形式培养农民主播达10万名。

数字化:这是数字农业的根基。按照阿里的规划,数字农业将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力与生产资料:数据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不论如何,在数字农业“新基建”支撑下,新职业、新思路,已经开始正在农村涌现,而农民的改变将给农业农村升级带来源动力。

3、农业迎来技术平权时代

“农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文明浪潮。约一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农业和畜牧业,选择几种固定植物种植,开始圈养动物,这让人类结束了长达250万年的狩猎、游牧生活,从狩猎者变成农耕者。

农业革命带来了文明大发展,人类学家统计,在农业革命之后,全球人类总人口从532万人直线上升至13300万人,增加25倍之多!农业革命甚至还一直影响到今天人们的饮食结构与身体素质。

不过,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农业便只有落后的份儿。在蒸汽机、电机、计算机带动的前三次工业革命中,人类文明又取得一次次飞跃,造就了物质极大丰富的商品经济社会。

在蒸汽机、电机和计算机带动的前三次工业革命中,人类文明又取得一次次飞跃,造就了物质极大丰富的商品经济社会。但在大多数国家,农业技术、地位均大幅落后于工业。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并在工厂投入使用的105年后,美国人贝里才设计制造出第一台由蒸汽机驱动的自走式和牵引式联合收割机。

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更加滞后于农业。这固然跟户籍制度、二元经济结构等限制有关,但根本原因还是农业“技不如人”。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30多年后,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领域才开始引进计算机。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前夜,农业领域应用新技术的速度和程度极剧加快,几乎与工业、教育、交通、城市管理等领域同一时间接收、应用。

推动这一波农业革命浪潮的,正是阿里巴巴这样的数字经济体。

阿里的“农业大脑”和AI技术覆盖农田、果园和牧场,这与家电行业的智能工厂,零售企业的无人值守商店等新技术物种几乎同时期发生,农业与其他领域相比,数字技术应用的时间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随着数字农业“新基建”的推进,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前夜,中国农业迎来了技术平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