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4月来,在中美贸易战、经济存在衰退疑虑以及美国产油量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国际油价震荡下行,不过由于OPEC+的致力于减产、伊朗、委内瑞拉等国产量下滑等因素,让全球原油供过于求的情况稍有缓解。

近期,更由于沙特主要油田被也门胡塞武装多架无人机袭击,导致沙特阿美公司短期将削减一半的石油产能(占全球石油产出的约5%),使得油价出现反转上攻的态势,但油市真正的春天真要来了吗?

沙特牺牲小我,是稳定油价的最大功臣

经过OPEC+各个产油国的努力,新的OPEC+减产协议在2018年12月7日顺利达成,并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目前本协议的效力到2020年3月,这份新减产协议拯救了当时低迷的油价,也为近期油价提供了一定的支撑,而这其中减产(付出)最多的就是中东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

根据OPEC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JMMC)公布的产量调整表,OPEC的11国将合计减产81.2万桶/日,非OPEC的10国将合计减产38.3万桶/日,OPEC和非OPEC合计减产119.5万桶/日。

其中,沙特的协议减产量为32.2万桶/日,占了OPEC参与国将近4成左右的减产量,同时也是OPEC+协议中减产最多的国家,其次则是非OPEC的主力减产国俄罗斯,协议减产量为23万桶/日,占非OPEC参与国的5成以上,而利比亚、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国则被豁免减产。

沙特不仅是OPEC+协议中减产量最多的国家,他还愿意为了油价的稳定而牺牲小我、超量减产。自今年3月起,沙特的原油产量就没有突破过1,000万桶/日,7月的原油产量更是来到968.7万桶/日,相当于减产了超过60万桶/日,是协议的近2倍之多。

也就是说OPEC+的减产执行率之所以能持续维持在100%以上,沙特坚持不懈的维持减产绝对是一大关键因素。

到了2019年9月14日,一只巨大“黑天鹅”再为低迷的油市注入一剂强心针。

沙特阿拉伯内政部在当日发表声明说,当天凌晨,有数架无人机袭击了沙特国家石油公司的两处石油设施并引发火灾。

同日,也门胡塞武装一名发言人通过其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表示,胡塞武装当天出动了10架无人机,对阿美石油公司在布盖格和胡赖斯的设施发动袭击。该武装还表示将扩大对沙特的袭击范围。

沙特能源部长则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袭击导致两个工厂暂时停产,这将导致近一半的石油产量被削减,减产幅度高达570万桶/日(占全球日产量的5%以上)。对于全球原油市场来说,这场油田袭击事件等于直接是用了一个非常粗暴的方式缓解了供过于求的情况。

除了沙特这“竭尽所能”的付出、减产外,还有未加入协议的伊朗与委内瑞拉等两个悲催的产油大国因为被美国以各种理由制裁,其原油产量与出口量皆大幅下滑,最终“被动地”且“不情愿地”成为了稳定油市的幕后推手。

伊拉克与尼日利亚又更有理由持续增产

就在沙特的“主动”加“非自愿”的减产,以及伊朗、委内瑞拉等国不得已的“努力”下,国际油价吹起了反转上攻的号角,但现在似乎有许多国家想从中获益、意图让他们的付出白费。

伊拉克与尼日利亚是OPEC协议减产的主力国,分别应减产14.1万桶/日、5.3万桶/日,是OPEC中减产量排名第二跟第五的重要参与国,但这两个国家并没有真正去执行减产活动,反而是有持续增产的情况。

根据9月OPEC报告得知(如下表),伊拉克与尼日利亚等重要减产国8月的原油产量分别为477.9万桶/日、186.6万桶/日,远远大于减产协议的451.2万桶/日、168.5万桶/日,而这也抵销了部分沙特与伊朗等国的减产效果。

伊拉克油长嘉班还在如此的情况下表示,“伊拉克原油产能接近500万桶/日,新的项目将在未来数年额外增加200万桶/日的产能;伊拉克在履行减产协议上存在困难,因OPEC减产协议,伊拉克放松了大型油田的开发项目。”

即便后续伊拉克油长嘉班提到会按照OPEC减产计划,9月将削减本国的原油产量,但由于此前的言行不一、违背协议的做法,已失去市场与其他国家的信任。

如果伊拉克与尼日利亚等重要减产国持续“不配合”,或借由沙特油田被袭击事件来大量增产,恐造成其他有参加协议的产油国群起效尤、分崩离析,囚徒效应或将再度浮上台面。

美国产油大军压境,持续挤压OPEC市占率

在这OPEC+不团结、沙特油田被毁的情况下,美国产油大军早已兵临城下、趁乱而入,不断地在抢占全球原油市场的份额,让曾经主导全球原油市场的OPEC的原油市占率节节败退、逐渐失去了话语权。

据OPEC最新月报得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原油在全球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已来到了30.0%,总体原油市场占有率也来到近年的低位,市场预期OPEC产油国的原油产量降幅有限,而美国日均的原油产量反而依旧维持在历史高位。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截至9月6日当周的最新数据,美国日均的原油产量来到1,240万桶/日,近年的原油出口量更是不断增加当中,也让美国由原油净进口国蜕变为原油净出口国。

此外,沙特油田被袭击事件也再次给了美国挣大钱的机会…

特朗普在美东时间9月15日下午5时55分透过Twitter宣布,沙特遭到攻击、恐对油价产生冲击,有鉴于此,我已授权在必要时释出战备储油,维持充裕的原油供给。我也通知所有有关当局,加快核准德州等地的油管运作申请。

这就表示美国原油产量与出口量有上升的空间,而对这沙特使出洪荒之力才稳住的油价来说是一大利空,同时,这样的情况恐让俄罗斯等产油国对于坚持减产的态度有所转变,甚至会一同加入争夺市场份额行列。

综上所述,油市在沙特尽全力减产的带领下,全球原油供过于求的情况有所好转,而近期沙特主要油田遭遇重创更是让油价有反转上攻的机会。然而,这个重大利多可能会衍生出未来难以化解的大利空。

加入OPEC+减产协议的伊拉克、尼日利亚等其他重要的产油国本就有“不配合”减产的疑虑,沙特油田被袭击事件等于是给了他们理由来增产。

而近年虎视眈眈的美国也在持续增加原油产量与出口量、持续挤压OPEC市场份额,就连另一个产油大国俄罗斯都可能因此加入增产的行列。

在这样多国意图增产、抢夺市场的情况下,当沙特产能恢复之时,全球原油市场恐怕会再次面临大幅供过于求的危机,也就是说当前油市的春天也有可能是昙花一现、凛冬在不久后或仍将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