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作者关注到了贝泰妮联合创始人、原贝泰妮董事副总经理董俊姿2023年12月底被云南警方刑拘的消息。

图片

来源为2024年3月份上海市人大发布的一则公报,该公报显示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九次会议决定:对云南省公安机关提请对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代表董俊姿采取刑事拘留措施予以许可。

1

只投诉,却不公开辟谣,岂非怪哉?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消息发布后的第二天,作者在公众号后台接到投诉称“文章标题说我董俊姿被警察抓了,已经被刑拘,这是造谣,诋毁,诽谤,污蔑,我本人并没有被警方刑拘,这是故意诋毁,造谣,污蔑,纯属胡编乱造,恶意攻击,严重侵犯我个人名誉权及隐私权,姓名权,造成大家对我产生误解,对我名誉造成伤害和影响。请删除 ”

后台信息显示,投诉的主张权利人为“董**”,身份证号为“35……14”,通过后台投诉信息作者无法判断该投诉人与上市公司贝泰妮前董事、副总经理的董俊姿是否为同一人。

而且在投诉单的声明中,没有当事人的签字,只有打印的姓名和指印。一般来说此类声明当事人都会手签。

从逻辑上来说,如果是作者文章所指的贝泰妮联合创始人董俊姿,其本人如果觉得文章对其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伤害和影响,为何不直接联系作者本人予以沟通删除或者澄清名誉,反倒是以后台投诉这种低效率、要第三方平台来判断的方式维权呢?

一般来讲,对于董俊姿这样的公众人物而言,如果是被造谣刑拘,第一时间肯定会真人现身辟谣或者通过公开回应媒体采访予以澄清;另一种方式是当事人直接报警,由公安机关对公众人物舆情进行第一时间的澄清。不过截至目前,董俊姿本人并未现身辟谣,公安机关也没有进行澄清,所以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也是作者需要说明的,作者文章所指的贝泰妮联合创始人董俊姿被上海市人大许可云南省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一事发生在2023年的12月底,只不过是在今年3月份才在官方平台公开披露,并不实指贝泰妮联合创始人董俊姿截止目前仍然处于刑拘之下,这一个时间点作者在文章中是有所强调的。

至于董俊姿被提请采取刑事拘留原因为何、是否与贝泰妮公司有关,成都商报旗下红星新闻询问贝泰妮方面,对方表示:“董总去年离职就已经全面退出公司了,我们不了解他的近况和这个案件。”

2

人大代表身份已被除名,背后是何原因?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上海市人大官网的市十六届人大代表信息名录中,作为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代表的董俊姿已经不在名单内,这意味着董俊姿已经从上海市人大除名。当然,人大代表除名的背后无非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被罢免,一种是本人主动辞职。

图片


正常情况下,主动辞去人大代表身份的一般是公职人员因工作调整不在本选区才会选择辞去原任职地区的人大代表职务;而另一种非正常情况下主动辞去人大代表职务,其背后的原因比较常见的就是出现了违法违规的情况。

当然,如果是被罢免的话,从程序意义上来说就是履职不称职才会被所在选区罢免人大代表资格,当然也有人因为违法犯罪被人大机关罢免代表资格的。

贝泰妮联合创始人董俊姿的上海市人大代表身份,从官方信息来看已经失去了,后续公告可能也是时间问题。

不过成都商报旗下的红星新闻报道称:”2022年12月10日董俊姿被选举为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半年后(即2023年年中),董俊姿向长宁区人大常委会提出请辞。该请求被同意,董俊姿的代表资格终止。“

作者查询了上海市人大和长宁区人大官网的公告,并未发现上述信息。人大代表身份的变动,不管是被罢免还是辞职,按照法律规定必须是要公告的;其次红星新闻上述信息逻辑上也对不上,如果是2023年年中就已主动请辞市人大代表,在2023年12月份云南省公安机关提请对董俊姿采取刑事拘留措施时,就不必要由上海市人大再出具许可决定了。

但是,贝泰妮联合创始人董俊姿上海市人大代表身份的失去,总归不是无缘无故的。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董俊姿被上海市人大许可采取刑事拘留措施的信息被传播的近几天,网络搜索上出现了大量以董俊姿打头的行业解读信息。有企业公关界人士表示,这是公关手法上比较常见的舆情对冲操作,一般通过释放企业或个人的正面信息来对冲网络上的负面言论。”结合这个新闻案例来看,公关舆情对冲的痕迹很明显。“

此外,贝泰妮联合创始人董俊姿还有一个社会身份,就是长宁区工商联副主席,作者致电长宁区工商联求证,接线人员表示董俊姿目前还是他们工商联的副主席,暂未接获其他官方信息,关于其是否正常履职以及最近参加活动等情况则表示不清楚。

END.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及信息均来自上海市人大、红星新闻等公开信息,信息如有遗漏,欢迎更正。未经授权,本文禁止转载、抄袭或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