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风,编辑:小市妹

  穿越行业低谷期,平安银行已经给出了答案。

  最新财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276.34亿,同比下降7.7%;实现净利润396.35亿,同比增长8.1%,韧性十足。

  在行业息差不断回落的背景下,平安银行也面临增长挑战,现阶段更加重视增长质量。通过对业务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对风险的管控,资产质量更加稳健,也为自身的“二次飞跃”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穿越周期的底色

  行业低谷之时,正是检验企业“御寒”能力的时刻。

  近年来随着贷款利率的不断下降,整个银行业的盈利能力都面临着压力,而平安银行尽管也面临挑战,但业绩表现却更加稳健。

  从业绩增长的角度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无论是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都有所回落,净利润增速也由2022年超过25%降到了个位数,但对比全行业,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据民生证券统计,同期上市银行整体归母净利润增速仅为2.6%。且在9家股份制银行中,平安银行净利润增速排在了第3位。

  在具体的盈利指标上,平安银行也毫不逊色。

  在银行业,得零售者得天下已成为共识,但真正能转型成功者寥寥。平安银行正是凭借此前对零售业务成功的转型,在资产收益率、净息差等多个关键指标均处在行业前列,为度过行业周期底部提供了保障。

  例如净息差这一核心指标,2023年前三季度平安银行为2.47%,尽管相较于2022年的2.75%有所下滑,但在行业中仍然较高。在全部上市银行中排名第2,在股份制银行中位居第1。较高的息差水平也为日后可能出现的净息差的下滑提供了安全垫。

  平安银行的中收业务表现同样不俗。在业内企业的中收业务纷纷下滑的情况下,仍然维持了正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为229.5亿,同比增长了2.47%,成为拉动业绩的重要支撑点。

  在平安银行中收业务中,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是一大亮点,实现收入56.36亿,增幅超10%。究其原因,是平安银行在财富管理领域的长期深耕,尤其是私行业务,更是业务的优势所在。而这自然离不开自身零售资产规模AUM的快速增长。

  2023年前三季度平安银行零售AUM为39988.48亿,较上年末增长11.5%,已经接近4万亿水平。同期私行AUM规模为19003.16亿,同比2022年增幅达17.2%,继续保持高增速,是推动整体零售AUM增长的主要动力。占全部AUM比重达48%,这在整个银行业都处于领先水平。

  近年来各大银行纷纷将私行业务作为财富管理重点,业务趋于同质化。而平安银行通过打造国内首个顶级私行服务体系形成了自身的差异化竞争力。

  早在2018年平安银行就将“私行财富”作为了零售业务的发展重心,拥有先发优势。顶级私行服务通过聚焦超高净值客群,提供平安家族办公室、综合金融和圈层经营解决方案,拥有灵活且严谨的产品准入机制和完善的资产配置体系,并持续对产品和服务迭代升级,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资产管理需求。

  2023年前三季度,平安银行协助客户新设立家族信托及保险金信托规模500.64亿,同比增长了29.7%。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服务客户最多的保险金信托服务机构。

  平安银行发展财富管理具备天然优势,即背靠平安集团,零售客户来源更广;银保渠道优势也更加凸显。2023年前三季度代理的个人保险收入28.55亿,同比增长98.3%,占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的一半,成为财富管理业务增长的核心引擎。

  在平安银行业绩持续稳健的背后,是自身信贷结构调整和对风险的持续管控。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风险收益更加均衡

  平安银行对业务结构的优化调整,是更好地平衡风险与收益的体现。

  在平安银行整体贷款总额上,主要突出了一个“稳”字。2023年前三季度贷款总额为34260.92亿,较上年末增长了2.9%,相比2022年的8.7%明显回落。这是在弱势的市场环境下主动控制增长步调的选择。

  在信贷结构上,平安银行加大了对低风险业务和优质客群的信贷投放。

  其中在零售贷款方面,平安银行相对放缓了零售贷款增速,2023年前三季度贷款规模为2.05万亿,较上年末增长持平,也是整体贷款总额放缓的主要原因。

  从零售贷款内部结构看,2023年前三季度风险系数相对较高的新一贷/信用卡/汽车金融贷款三大业务贷款规模均有所下降,分别为1313.84亿、3079.26亿和5416.5亿,较2022年下降了24.7%、4.1%、6.4%。

  而低风险的房屋按揭及抵押贷款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速,同期贷款规模为8596.42亿,较上年末增长9.7%,在零售贷款中的占比也继续提升,由2022年的54.2%提升至57.2%。

  平安银行零售贷款的客群结构也优化。例如汽车金融贷款中新能源汽车贷款的快速增长,同期新发放271.17亿,同比增长了65.3%。随着新能源汽车贷款规模的快速提升,预计也将提升业务的整体收益,改善资产质量。

  在负债端,平安银行也在推动降本动作。2023年前三季度零售存款为11765.32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30%,是零售转型的一大体现。

  零售贷款降速,平安银行风险收益相对较低的对公贷款增速却相对较快。2023年前三季度对公贷款规模为13778.29亿,相比上年末增长了7.5%,高于公司整体贷款增速。对公司整体贷款增速和资产质量都起到了支撑作用。

  在平安银行对公业务保持较快增速的同时,也能看到业务的提质增效。

  近年来平安银行持续推进“数字化驱动的新型交易银行、行业化驱动的现代产业金融”两大赛道建设,对公和开放银行服务企业客户数增长较快,同期分别为71.76万户、8.5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了16.5%和67.2%。

  在现代产融领域平安银行更加注重业务与风险的协同。在落实国家战略,持续加大对制造业、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实体领域支持力度的同时,还聚焦新能源、新基建、新制造“三新赛道”,精准开发客户,培育发展行业新动能。

  同期“三新赛道”资产投放规模为1468.90亿,同比增速达31.2%,成为对公贷款增长的重要一极。

  向高质量增长迈进

  平安银行的业务调整,还展现了对实现高质量增长的态度和决心。

  早在2023年3月中国平安的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马明哲就曾表示2023年将是回归高质量发展的一年。而这也给平安银行未来发展进行了定调。

  当下平安银行在风险管控和资产质量上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具体来看,平安银行加大了问题资产处置力度,2023年前三季度核销贷款446.33亿,同比增长9.6%;收回不良资产总额268.64亿,其中包括已核销不良资产本金149.57亿。

  在行业上,平安银行加强了对于房地产领域风险管理。截至2023年9月,房地产相关的实有及或有信贷、自营债券投资等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合计2968.4亿,较上年末减少了267.95亿;理财资金出资、委托贷款等不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为794.94亿,较上年末减少了100.75亿。

  据华夏时报报道,对于房地产领域的风控,平安银行副行长郭世邦曾表示由于公司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较早实行了房地产白名单制,且得益于研发的智能风控预警系统,预警及时且准确率高达90%,对管控行业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不良贷款来看,平安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继续保持平稳。2023年前三季度不良贷款率为1.04%,较2022年末下降了0.01%,在股份制银行中属于优秀水平。

  此外平安银行的逾期贷款规模也在下降。逾期60天以上贷款余额为284.6亿,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的0.83%,较2022年末下降了0.04%。且逾期60天以上及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偏离度分别为0.8和0.66,相较于2022年均下降了0.03%。

  由于平安银行对风险的良好管控,2023年前三季度计提的贷款信用减值损失为420.04亿,同比下降了4.6%,资产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在风险偿付能力上,平安银行2023年前三季度拨备覆盖率282.62%,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在第2位,风险偿付能力依旧充足。且净利润增长和对资本精细化管理等因素,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23%,较2022年末上升了0.59%,抗风险能力再次提升。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资产质量管理上平安银行不断优化金融资产的风险分类管理体系,通过落实《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严格认定资产风险分类,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资产质量。

  综合而言,平安银行通过一系列业务结构调整和风险管理,在高质量增长道路上成效明显。这在行业低谷期,更不失为一种韬光养晦的策略。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