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花朵财经研究院

闻泰科技绝对算是近二年的明星股,作为国内手机主板第一股,闻泰科技称得上是一直站在风口上,从2018年以来闻泰科技的手机主板市占率一直位居第一。

然而本周一闻泰科技的公告也是让市场大吃了一惊,公司称,去年7月28日定增的4458.11万股将在2021年1月28日解禁,当天闻泰科技就下跌了7.65%,市值一天蒸发超过百亿。

这次定增当初是很引人瞩目的,因为大佬冯柳和葛卫东都参与进来了,并且是以130.1元/股的价格溢价认购,这一波跟进的股民数以万计,定增完成后闻泰科技的股价确实也涨了一点,但好景不长,半导体市场尤其是手机半导体这两年拜川建国所赐本来就跌宕起伏,拜登这刚上台也对数家中国半导体和科技企业发起了337调查,按说作为ODM企业拜登发起的337调查跟闻泰科技的关系也不大,但是毕竟收购了安世半导体之后,闻泰科技本来在世人眼中也是有可能成为美国敌视的企业的。

上面这段话可能有点绕,如果理不清这里面的弯弯绕您可以无视,只要知道这一点就好:去年7月定增后,闻泰科技在短短的上涨后就进入了持续下跌状态。

至今天午盘,闻泰科技的股价为117.24元,这令当初信心百倍溢价40%参与定增的葛卫东亏损超过5000万元。

根据公开资料,去年二三季度之间闻泰科技的股东数从13.96万增加到了14.99万,这很明显是市场跟风大佬。

其实进入2021年后,闻泰科技的股价已经略有起色,不然葛卫东们亏得会更惨。

但是近日中国证监会又针对闻泰科技(600745.SH)发行可转债出具了反馈意见。在这份意见中,主管部门要求该公司就商誉账面价值高、期末存货金额高等问题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公开消息,闻泰科技此前拟发行90亿元可转债,其中32亿元用于无锡智能制造产业园、22亿元用于昆明智能产业园、11亿元用于印度智能产业园项目,2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花朵财经研究院注意到,闻泰科技的2020年三季报中,公司总资产610.2亿元,其中仅商誉就有226.9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约为37%。

前面也提到过,闻泰科技收购了安世半导体,而这就是闻泰科技今天商誉过高的源头。

去年3月,闻泰科技宣布收购安世半导体,而安世半导体当时的估值为338亿元,闻泰科技自身的总资产却仅为169.42亿元,货币资金仅有19亿。这属于典型的蛇吞象式收购——钱不够,就只好借,在这次交易中,闻泰科技支付现金对价合计168.34亿,其中募集资金43.37亿元,境内借款51.6亿元,境外借款56.32亿元,闻泰科技的自有资金仅2亿元。

闻泰科技这一步迈得大也属无奈之举,众所周知ODM是个苦力活儿,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都很差,想增加利润率必须增强对上下游的掌控力,下游明显不现实,而安世半导体属于上游的行业巨头,所以咬咬牙,借钱也买了,这场豪赌就是要把公司再推上一层楼。

由此也开启了闻泰科技2020年的股价暴涨之路,收购安世半导体之后,该公司的净利润大增,闻泰科技2019年营收415.78亿元,同比增长139.85%,净利润12.54亿元,同比增长1954.37%。资本市场上对闻泰科技一度追捧有加,公司市值一度达到1800亿,PE高于全世界同行均值5倍以上。

但这笔收购的问题在于,安世半导体如果前途无虞,为何要卖?所以高额的溢价是意料中事。为此闻泰科技不惜承受200亿商誉的巨大压力,且跟安世半导体连对赌协议都没有签,属于典型的一揽子买卖,赚亏各安天命。但是安世半导体加入闻泰科技之后,第一年就出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双下滑。

安世集团2018营业收入104.31亿元、净利润为13.4亿;2019年度营业收入为103.07亿元,净利润12.58亿元。与此同时,2018年安世半导体负债率为34.25%,2019年为44.9%。

利润下滑,负债上升,所带来的200亿商誉眼看岌岌可危,不给力的安世半导体昔日为闻泰科技带来了股价和市值巅峰,今天却成了明晃晃的悬雷。

证监会在对闻泰科技发行可转债的反馈意见中,要求闻泰科技量化分析报告期内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合理性,并结合商誉规模说明未来减值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与此同时,闻泰科技的股东减持也比较密集。

2020年11月3日,股东风格投资、富恒投资、鹏欣投资宣布计划减持不超过2489.88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

2020年8月,闻泰科技股东云南省城投和一致行动人云南融智,拟计划分别减持不超过1245万股股份,合计占总股本2%。

就在即将要过去的 2021年1月,闻泰科技股东云南省康旅集团(前身是云南省城投)和一致行动人云南融智再次拟减持不超过2490万股股份。

除了前文提到的半导体行业跌宕之外,股东减持无疑是闻泰科技股价一路走低的重要原因。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股价到达预期之后减持本也无可厚非,小散们只能望洋兴叹。

闻泰科技一路狂奔,借贷收购、借贷扩产,固然是出于逐鹿市场的雄心,但当初大手笔收购的“毛躁”到了今天已经显露无遗,ODM是一条必须拼规模效应的路,闻泰科技似乎并没有更好的其它选择,只能尽全力确保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不要下滑,至于巨额商誉怎么办,也许投资人们只能祈祷。慢慢减值,别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