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以来,以渤海银行等为代表的银行股涨幅明显跑赢大盘指数。

对此,中金公司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明年内地银行不良率和信用成本有望下降,资产质量也已见底并开始见到改善,预期银行零售及信用卡不良率已见顶,明年的净息差将会企稳和改善,手续费收入按年增长约10%或以上的水平。

且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当经济拐点来临时,身段灵活的中型银行,在业绩上的弹性,要比大行更好。

作为最年轻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同时也是今年国内银行IPO的“破冰者”,于今年7月间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市场的渤海银行无疑是最受投资人关注的银行股之一。

衔玉而生身段灵活

渤海银行可谓“衔玉而生”,其具有全新银行独特的“后发优势”,不仅没有不良资产包袱、没有冗员负担,在体制、机制上也没有过多障碍;且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外资银行参与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其在信息化建设以及优秀人才汇聚等方面优势不言而喻。

从成立之初,渤海银行就建立了业界领先的集中、独立、垂直、制衡、融入的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推进建立“自动、实时、精准”的智能风控体系,提升风险管理效能。

在网点建设方面,总部位于天津的渤海银行,天然地占据了京津冀一体化的区位优势,然而渤海银行并未止步于此:其仅用了14年时间设立了235家机构网点,相当于年均新设超过两家一级分行。

随着金融科技的兴起,渤海银行搭上了技术迭代带来的“弯道超车”机会,用科技构筑了“敏捷主动”的风险管理体系:推进基础平台建设,搭建基于原子任务的互联网贷款处理平台,以满足流程再造,交易拼装的基础平台支撑;应用先进技术手段,构建基于身份核查、OCR、生物识别、数字签名等技术客户识别体系;构建智能风控体系,充分利用大量结构和非结构性数据、人工智能、规则引擎等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线上自主风控体系等。

渤海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屈宏志在年中工作会上指出,“渤海银行已开始布局并有序推进‘七大新基建’,包括打造具有渤海银行特征的先进风控管理体系、激励约束体系、金融科技体系、合规管理体系、创新体系、大营运体系、培训管理体系。”

据了解,目前,风控管理体系围绕“20项+”已完成大部分工作,在完善架构和体系、丰富管理工具等方面形成初步成效。

而对于融合了5G、大数据及万物互联、且扑面而来的“AI时代”,渤海银行同样没有缺位。就在今年,他们还专门成立了创新委员会、产品与业务创新管理部,通过专业、专职的组织推动和管理产品创新的健康发展。

渤海银行通过建立专业化的客户识别和评级能力,借助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持续迭代升级,构建“快速反应、主动管理”的全面风险文化,快速跟踪风险、精准发掘风险、稳健驾驭风险,将在5G和 AI+时代持续塑造企业级风险管理的韧性。

不久前,渤海银行以次新股“身份”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反映了风向标机构以及市场对于渤海银行的肯定。市场人士指出,未来渤海银行的市值还有进一步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