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航中的明星企业,说起海航很多人都并不陌生。

巅峰时期的海航曾一度通过“买买买”拥有了超过万亿的资产,世界排名也升至第170位,成为行业内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些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却给如今的海航埋下了一抹沉重的债务伏笔!

在这笔沉重的债务压迫下,如今的海航可谓一地鸡毛!

根据企查查APP显示,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于9月15日新增两条限制消费令。其中,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长陈峰被法院开出限制消费令。

法院表示,发出这一指令,是源于2020年8月13日立案执行申请人柴靖申请执行海航集团合同纠纷一案,因海航集团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法院依照规定限制公司及法人代表高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海航集团接到的类似诉讼并不在少数,但这是第一次法人被限制高消费。

从曾经的辉煌到如今的债务缠身,海航是如何走到今天这步田地的?

1984年陈峰毕业于联邦德国汉莎航空运输管理学院的陈峰选择了回国,并进入了国家民航局工作。

在90年代前后,国内掀起了一波下海创业潮,加上民航体制改革,鼓励地方兴办航空企业,让陈峰有了下海创业的想法。

1989年,已经是副处的陈峰拿着海南省政府提供的1000万元的起家资本选择下海创业,创办了海南省航空公司。

但对于一家航空公司来说,1000万简直就是杯水车薪。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筹办海航陈峰通过定向募集的方式筹集了2.5亿元的发展资金,并借此完成了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而也是从那时起,便奠定了海航资本扩张的原始基因。

为了能够买飞机,海航先后利用这2.5亿元资金作为担保,通过杠杆的方式先后向银行贷款于1993年购买了两架波音飞机后正式开通了海口至北京的首航。

有了资本的支持,海航一经运营就呈现出了良好发展的态势,运营第一年就以6878万的利润成为了当年国内民航企业的盈利冠军!

而也是从那时起一个属于海航的大时代也正式开启了!

由于从建立之初海航就是借用资本的方式不断扩张,因此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海航都是倒金字塔的发展模型,也就是不断的用赚来的钱去弥补自己的债务。而与此同时,又不断的去向银行贷款,进一步的扩张自己的版图。

在这种倒金字塔的模型下,高负债一直以来都是海航最鲜明的标志。

但随着海航负债率不断的攀升,银行也就不再愿意给海航继续贷款了,这就意味着海航的发展遭到了停滞。

为了能让海航继续发展,陈峰远赴美国华尔街去寻找资金。据说在华尔街的三个月时间里,陈峰不仅出席大大小小的会议,还逢人便与他们讲海航的故事。

好在,陈峰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受到了资本大鳄索罗斯的赏识,拿出了2500万美元买下了海航25%的股份。也是从那时起,海航便成为了一家中外合资的民航公司。

有了资金后的海航又继续了之前的以债养债的方式继续扩张,就连陈峰自己都曾说:“海航的每一步都像是在走钢丝。”

1997年海航B股成功登录上交所;1999年海航A股成功登录上交所。

如果说海航发展到现在还算顺风顺水的话,那么让陈峰没有想到的是2000年,民航总局的一次重大重组。原有的十家民航总局旗下的航空公司被整合为了国航、南航、东航三大集团,而一些地方性航空公司也随着这次重组被吞并。

但在这时,陈峰并不甘于被吞并,为了保全海航的独立性,陈峰不惜再次利用金融杠杆开始到处并购其他地方性航空公司,先后并购了长安航空、新华航空、山西航空。不仅如此,海航还出资7.8亿拿下了海口美兰机场,运营管理海南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及三亚凤凰国际机场。

虽然在这些并购后在这场民航总局的改革中海航得以保持独立,但这些并购也加大了海航的金融杠杆,再次背上了巨额的债务!

俗话说,祸不单行。

让海航没有想到的是前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后脚就迎来了行业的“寒冬”!

2001年美国遭遇了9.11空难事件,一时间紧张情绪在国际上蔓延开来。受到这种恐慌情绪的影响,全世界的航空行业都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而对于国内航空企业来说也不例外,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冰霜时期。

然而雪上加霜的是2003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更是加剧了国内航空行业的困难。作为一家混合所有制的地方性航空公司,海航此时身后背着巨额的债务,危机正在一步步袭来!

在外界看来,处于困难时期的海航肯定会做减法来保证自己的资金流能够稳定,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陈峰不仅没有做减法反而继续提出“一主两翼”的战略选择继续扩张。

所谓的“一主两翼”指的就是在发展航空运输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相关的酒店、旅游和金融服务。

也是因此,陈峰当时的这个决定引发了外界不小的争议。

但陈峰并没有因为外界的争议而放缓自己投资的脚步。战略确定后,海航一路“买买买”,先后成立了大新华物流公司,并购了数十家上下游企业;又打造了连锁商超王国,将上海家得利超市、天津国际商场、湖南家润多、宝乐商业、南通超越超市等在内的众多商超收入囊中。

为了更好的扩张自己的版图,2007年海航还成立了海航资本,并将房地产列为了重要的资本版图!

随后,海航为了打造北京、相关双轮驱动,还收购了香港航空和香港快运等企业。

2016年海航又以6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科技公司英迈;并以65亿美元从黑石集团手中收购了25%希尔顿集团股份,成为了希尔顿最大的股东之一。

在这些前前后后的并购中,海航总资产也一举以87%的高增长率从5428亿飙升至10155亿元,成为了当时唯一能与国有三大航空对抗的力量!

但还是如俗话所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如果当初陈峰把海航誉为每天都在钢丝上行走,那么也定会有脚滑的一天。

进入2017年,海航还在一如既往的疯狂扩张,不仅以22.1亿美元拿下了曼哈顿公园大道的大楼,还增持的德意志银行,成为了大股东...总之,2017年海航一如既往的扩张着自己的版图,从未停歇。

就连陈峰自己都说除了避孕套企业,海航该买的都买了!

但海航的转折发生在2017年6月,银监会开始要求银行排查涉海外并购的大型民企的授信及风险,其中就包括大家熟知的万达和海航。

随着这次转折,疯狂的扩张的海航终于被自己高额的负债和现金流漏洞彻底压垮了!

在万亿负债的背后,海航的董事长王健在2018年意外“拍照坠崖”一事更是轰动一时。

王建去世后,退居二线的陈峰不得不重回海航掌控大局。为了能够还清债务,陈峰开始不断给海航做减法,开启了“卖卖卖”的模式,仅在2019年就售出了超过3000亿的资产!

但雪上加霜的是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再一次让航空行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致使海航再一次的遭受危机!

而在这种巨大的冲击下,此次陈峰被限制消费或许只是刚刚开始!

在这样接二连三的打击下,曾经风光无限的海航能否度过难关?是否会像传言说的那样并重组或并购?一切只有时间给我们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