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险决议解散并清算是保险圈内外的大新闻。虽然这是早已可以预见的事情,但当它落地成为新闻,还是刷爆了朋友圈。

保观察在此前《万亿安邦易主大家1年后,旗下两家险企为何要被通报批评?》《千亿保费断崖式下跌到86亿,大家保险已不再是万亿安邦》等文章中,对安邦及继承者大家保险做了一些分析,并引起了一些相关人士的热议。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是很多人对安邦作为国内第一家破产的保险公司的感慨。与此同时,泰康保险创始人陈东升《战略决定一切》也刷屏了朋友圈,这位行业大咖总结了其创办泰康24年来的三次关键战略调整,愿景、使命、价值观,公司治理结构,执行力等多维度实践与思考,让人感受到泰康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既殊为不易,又理所当然。

“总结泰康的24年,我们最大的感觉是对价值观的坚守、战略的坚守,可以归纳成‘三化三不’——坚持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不偷、不抢、不争。其中最核心的是对专业化的坚守,不搞多元化,规避商业模式的风险; 坚持市场化,走亲清政商关系的道路,规避政治风险;坚持规范化,不偷不抢不争,做市场和监管的好学生。”

“三化三不”或许是泰康与安邦虽同为民营企业险企巨头,但命运截然不同的最好注解。在保观察看来,“做市场和监管的好学生”这句话最有普遍性,可以对创业者进行大方向指导。至于“不偷不抢”感觉还好,这个“不争”较难以理解,哪有企业不竞争的,泰康与新华保险就竞争激烈,应改为“不贪”较为合适,寓意员工不贪婪,企业不贪婪,行正道、行大道。

  

01.做市场的好学生

1992年初,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南巡,并发表重要谈话。这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批知识分子从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积极投身商海,而陈东升就成了“92派”的代表者。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他做出这种抉择,还是需要极大勇气和魄力的。不过,这也使他正式成为市场的学生。

而他之所以能成为市场的好学生,在保观察看来,可以总结为从自身实际出发,认清了市场、顺应了市场。

a.认清市场,才能做出正确的定位。“做什么生意”“做什么人的生意”,这是他教给我们的两条经验。

“做什么生意”,主要事关选择赛道。这个赛道现状如何,竞争程度如何,发展潜力如何等,这是创业者必须要考虑清楚的命题。

之所以选择寿险行业,他主要依据是短期宏观环境、中期产业结构、长期人口发展等因素,并且该行业具备的“创新、复利、连锁和杠杆”四大要素能让企业成为大企业。

“做什么人的生意”,主要是搞清楚客户是谁,并设计相应产品和服务,做好销售。客户、产品和渠道,称之为“经营金三角”。

陈东升主要是从泰康的养老产业发展之路来举例,如用户是“三高一主”,满足其养老和护理需求,并创新利用“体验式销售”。

b.顺应市场,才能不断发展成长。根据市场变化进行战略调整,才能使企业保持竞争力和引领力。

对于泰康而言,它顺应市场的表现是三次关键战略调整:2001年,做大规模,开启全国布局;2009年,回归寿险本源,开启价值转型;第三次是始于2007年进军养老产业的尝试,泰康用10年时间布局医养板块,最终在2017年形成深耕寿险产业链,打造大健康产业生态的全新战略。

每一次战略的转变,都将泰康带往一个新高度。而如今,泰康愿景是成为一家“面向大健康产业的金融保险服务集团,让人们更长寿、更健康、更富足。”

总结泰康的成长历程,认清市场、顺应市场,使得它成为了市场的好学生。

 02.做监管的好学生

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着政府监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我国金融业,特别是保险业,是个强监管的行业。最近几年,为了整治保险业乱象,强监管政策持续推进。

泰康提出做监管的好学生,体现了其拥抱监管的态度。根据公开报道,这个提法的最早时间可以追溯到2017年8月,泰康召开学习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保监会专题培训班会议精神。

在这次会议上,陈东升表示,“金融牵一发而动全身,泰康成立二十一年来,时刻牢记责任,如履薄冰,在快速发展中、在业务创新中,控制风险把握平衡,不践踏㡳线,不跨越红线。”

而在之前,保险业发生了一个震惊全国的事件。当年6月,叱咤风云的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吴小晖被带走调查,因个人原因不能履职。

这之后,吴小晖被判刑,安邦被银保监会依法接管,直至最近的宣布解散和清算。要知道,安邦保险疯狂扩张的年份,已可冲击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的地位,也把泰康远远甩在身后。

在此时刻,陈东升再次表态“做市场和监管的好学生”,也许是巧合,也许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