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螳螂 来源:开盘叮叮

现在防疫形势已大幅好转,大约也到了应当关心经济的时候了。

01

消费能力大打折扣

疫情首先打击的,是全球的旅游业。

牛津经济研究机构预测,2020年来自中国的访美游客将下降28%,美国旅游业将因此受损超过58亿美元。

意大利学者则认为今年意大利旅游业将损失45亿欧元。

意大利全国时尚商会估计,疫情将使该行业今年上半年销售额下滑1.8%,而此前的预期是增长3%。

外贸也是受损严重的行业之一。

在非典期间,我国进口金额同比下降接近20%。

这次疫情的数据暂时还没有出来。但根据我国目前消费能力大打折扣的情况看,此次疫情对进口的影响恐怕要比非典更大。

在17年前的非典,我们用了9个月的时间才让消费者信心指数勉强回升到疫情发生前的水平。

而这次疫情对我国经济的打击远远超过非典。我国的消费能力何时能够回归,还是个未知数。

此外,大宗商品同样受疫情影响明显。

香港某集装箱船运公司创始人说:“中国需求料将下降,这正在成为大宗商品和船运行业定价的因素之一。”

比如铜价在疫情发生后就出现断崖式暴跌。

 

疫情期间的国际铜价

毕竟铜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尤其建筑用铜在铜终端中占比超过20%。疫情让我国建筑业全部停摆,铜价下跌也是理所当然。

另外,油价下跌也非常明显。

疫情期间油价

在非典期间,国际油价最终下跌超过28%。目前,国际油价下跌将将超过20%。

需要注意的是,当时国内原油消费占全球比重不到7%,今天,这个数字是13.4%。

如果以非典时期数据为参照,那么油价仍有可能继续下跌。

不过,相较于消费端,我国在供应端对世界的影响更大。

毕竟,相比于全球市场,我们更为人熟知的外号,是全球工厂。

02

供应链大规模停摆

2月17日,苹果公司宣布因产能受限,不认为公司能达到2020年一季度的营收指标。

受该消息影响,苹果股价当天大跌3%。

受疫情影响极大的还有汽车行业。

湖北省是我国汽车工业核心基地,单单武汉市就有着伟巴斯特、江森自控等超过650家零部件生产公司。

目前,德国一共有13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而其中,有8名病患是在武汉有分部的伟巴斯特公司员工,还有两名病患为员工家属。

全球第一大汽车行业供应商博世则表示:

博世在中国有20多家工厂,如果疫情持续下去,博世的供应链将中断,各大汽车品牌都会受到波及。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由于缺乏零件,韩国现代、韩国起亚已经在1月底停工1周。

捷豹路虎已将中国仓库中的零件运往英国生产,但目前零件总量也只够维持2周。

此外,武汉还是台湾PCB的生产基地。美国抗生素原料有97%来自中国,65%来自湖北……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疫情对全球企业的影响肉眼可见。但就目前而言,对股市的影响相对较小。

A股在疫情后首个开盘日暴跌,随后一路狂涨,目前已收复失地。美股这段时间更是涨得就没停过。

不过,美股的狂涨很大程度上受自去年9月以来连续3个月美联储大放水影响。

近期狂涨的部分也主要是科技股,该板块与中国制造业关系较小。

供应端停工带来的不仅是全球各企业受损。它很有可能让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出现松动,进而改变全球经济布局。

03

“去全球化”难以避免

在1990年,全球贸易中制成品占70%以上。

也就是说,在当时,绝大部分商品是在一国国内做好以后再拿出去卖的。

今天呢?70%以上是半成品零部件。

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各国分工越来越精细。而我国,我不说您也知道,在全球化中主要扮演的是世界工厂的角色。

在过去几十年来,咱们靠着成为世界工厂经济腾飞。

毫无疑问,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是吃全球化红利最大的几个国家之一。

然而在此次疫情之后,大量企业可能会尝试在多个国家布局备用代工厂以分散风险。

举个例子,为什么在这次疫情中我们几乎听不到运动鞋品牌的哭喊声?

因为耐克、阿迪达斯等企业在全球的代工厂远不止中国一国。

在2010年以前,中国生产了世界上绝大部分运动鞋。

今天,世界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国是越南,中国只占到了全球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

当然,越南能造运动鞋,并不意味着越南就能造苹果手机。

综合社会稳定度、人群受教育程度、物流便捷程度、人工成本等多重因素综合考量,中国仍然是全球领先的世界工厂。

可整个东南亚对咱们虎视眈眈,则是不争的事实。

另外,美国商务部长罗斯也表示:此次疫情有助于制造业回归美国。

别忘了,川普竞选纲领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就业机会带回美国”。

一旦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出现松动,这将对我国的外贸行业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总的来说,像这次新冠疫情这样同时严重打击全球供应与需求两端的黑天鹅事件实属罕见。

巴克莱银行、摩根士丹利等机构预测,这场疫情可能将导致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下降0.2%至0.4%。

这固然说明了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分量,却也给全世界国家、企业灌入了“不可过分依赖一个国家”的观念。

开盘叮叮早在去年年末就预测2020年可能是“去全球化”元年。现在看,新冠疫情则势必加快“去全球化”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