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才收获10月份好成绩,后脚集团创始人家族就上了中国富豪榜,对碧桂园来说,近期可谓是好事连连。

11月5日,碧桂园2019年10月销售数据出炉,在9月录得40.39%的销售增速之后,10月同比增速再次超过40%。

公告显示,碧桂园10月单月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567.6亿元,同比增长40.46%,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667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同比增加52.22%。

1

行业分化下,保持稳健本色

亮眼的不只是“金九银十”,碧桂园在今年这个非同寻常的行业环境中一直保持着稳健本色。

今年前10月,碧桂园共录得4796.9亿元权益销售额,2018年全年权益销售额为5018.8亿元,全年业绩有望再创新高。

根据克而瑞地产研究发布的《2019年1-10月中国房地产企业top100排行榜》,碧桂园2019年前10月实现全口径合同销售金额6655亿元,继续位居全行业第一位。

随着“银十”的结束,房企分化加剧问题再一次凸显。

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TOP10房企权益金额门槛达到1380.6亿元,同比增幅最高达16.4%。而相比之下,TOP20和TOP30房企权益金额门槛分别为856.8亿元和601.2亿元,门槛增幅分别仅有3.4%和5.7%。

并且,随着市场形势变化,不少房企在去化中似乎有些“后继无力”。10月份单月,在行业总体销量增加的情况下,TOP50房企中依旧有近6成企业的单月业绩呈现下降趋势,且其中多数房企较9月的业绩环比降幅高达20%-30%之间。

专业分析人士指出,房地产行业自2017年之后,强者恒强、行业分化的特性就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融资受限加上去化困难,使得大房企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中小房企愈加难以望其项背。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表示,对大房企来说,一方面提升增速的欲望并不强烈,可以腾出手来降负债、提升增长质量,另一方面这又使其进一步降低财务风险、提升实力,可以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更好的拿地机会、更强的操盘能力;而中小房企则恰恰相反,往往拼命追赶效果却并不理想。

2

“黑马”变身“商业巨鳄”

7月22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2019年世界500强排行榜。碧桂园在财富世界500强最新排名177位,相比去年排名大幅提升176位,是榜单排名跃升最快的企业。

这个速度相当于平均每两天就要超越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碧桂园的发展速度确实很快。

回想12年前,2007年4月20日,碧桂园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价5.38港元,当天市值达到1163.2亿港元。但其实当年碧桂园实现的合同销售额只有158.25亿元,营收177.49亿元。

上市没能改变外界对于这家诞生于广东佛山顺德地产商的印象——一家中小型家族企业。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从158.25亿元到千亿,碧桂园只用了不到6年,从千亿到五千亿,碧桂园也只用了4年。

2013年,碧桂园实现合同销售额1060亿元,成功迈入千亿房企的头部阵营;2017年,碧桂园全口径合同销售金额达到5508亿元,和万科、恒大一起跨进了销售额5000亿俱乐部。

从百亿到千亿,或许我们还能用“黑马”来形容碧桂园,但是如今已稳坐5000亿俱乐部的碧桂园,没有能比“商业巨鳄”一词更贴切的了。因为如今的碧桂园,除了高度的发展规模外,更有稳步提升的利润支撑。

2018年碧桂园的毛利润同比增长74.3%至1024.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8.8%至485.4亿元;股东应占利润、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分别为346.2亿元、34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8%、38.2%。

2019年上半年,碧桂园毛利润为548.6亿元,同比增长56.9%;净利润230.6亿元,同比增长41.3%;股东应占利润、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分别为156.4亿元、15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8%、23.4%。

碧桂园上市12年,实现了公司合同销售额增长30.7倍,营收增长20.3倍。

除了利润稳步提升外,截至2019年6月30日,碧桂园可动用现金余额(现金及银行存款)约2228.4亿元,银行授信额度3133亿元,资本充裕。

在整个行业资金全面收紧的情况下,碧桂园有如此良好现金流,在房地产以及整个经济市场并不多见。

这是碧桂园如此高速发展背后的底气,也是杨国强带领碧桂园“巨鳄”转身的坚实基石。

3

跨界科技农业

优秀的企业是做好主业,而卓越的企业则是沿着主业拓展,与未来同行。因此,除了地产领域,碧桂园也树立了打造“高科技综合性企业”的目标,把未来着眼点放在了机器人及农业方向。

在2019年初的碧桂园集团年会上,杨国强是这样描绘出碧桂园未来发展蓝图和产业格局的——地产+机器人+农业。作为新型城镇化的身体力行者,20多年来,碧桂园已为超过1200个城镇带来现代化的城市面貌,有超过400万业主选择在碧桂园安居乐业。

碧桂园已经开始向第四个阶段4.0进军,在新型的大都市发展群趋势下,建造TOD、产城、机器人谷等项目,意图通过科技吸引更多人才,并反过来促进都市圈整体发展。而重要途径便是,产业先行。

以产城融合为导向,推出了“产业+地产+金融+应用场景”模式。目前已经在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环渤海等地布局了一批产城项目。产业地产,不仅是对自身地产行业发展的一种变通,更是为产业打造了另一种方式的发展平台,并促进实体经济和城市群的发展。

据碧桂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9年8月20日,碧桂园机器人公司博智林已递交申请专利将近500项,在研产品包括建筑机器人、餐饮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不过主要聚焦建筑机器人,在研的产品有30多种,其中已有9款进入工地现场测试,如地砖铺贴机器人、墙纸铺贴机器人及PC内墙板安装机器人等,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

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拥有着超过1600人的研发团队,博士和硕士的占比超35%。

如果说发展机器人是为了掌握建造房子的核心科技,那么切入现代农业,更多的则是为碧桂园的地产主业增添“美好生活”的附加值,带有一定的公益色彩。

2018年5月,碧桂园成立了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布局农业全产业链条,包括前端研发,“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中端生产组织,以凤凰优选社区门店为主体的终端销售,其成立的目的是带动中端的农民实现致富,为终端的业主提供绿色有机服务,盈利似乎不是这块业务主要的考量。

起家不易的碧桂园,找到了”教育+地产“的全新商业模式,顺利将四千套房子一抢而空。在大家对“营销”还未懵懂的九十年代,碧桂园就学会在市场中另辟蹊径,走自己的路。(火星财汇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