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那些仍然愿意进厂的年轻人。

正解局出品

最近,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担任制片人,推出了他的第一部电影。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的电影:“福耀玻璃”老板曹德旺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投入了近5亿美金,让曾经衰败颓丧的美国工厂重获新生。

这不只是一个中国富豪拯救美国的故事,更给我们敲响警钟:

制造业很重要,但更脆弱。

实体经济生态一旦打破,复苏就是一件极为艰难且漫长的事。

1. 凋敝的代顿市

故事要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开始说起。

金融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重创。一年里,美国申请破产的企业和个人总数接近120万。其中,有7家资产规模在10亿美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倒闭。

著名的通用汽车,就是其中之一。

通用汽车创建于1908年,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全盛时期,在全球建设了400多座工厂,雇佣超过23万员工,每年有900多万辆汽车销往世界各地,连续77年蝉联汽车销量全球冠军。

当时有一种夸张的说法是,世界上每一条公路都能看到正在行驶的通用汽车。

金融风暴突然来袭,通用汽车百年基业轰然倒塌。

2009年6月,通用汽车递交破产申请,宣布关闭14家工厂的生产线,2万多个工作岗位消失。

(2008年金融危机是1929年大萧条后最严重的经济灾难)

这批倒闭的工厂中,有一家位于俄亥俄州西南部的代顿市。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就是在这里飞上了蓝天,它曾是风光无限的汽车工业城市。

这家工厂在代顿市已经开办了近90年,贡献了当地接近一半的GDP,很多当地人在这里上班,过着舒服安逸的中产阶级生活。

这家工厂宣布停产后,10000多个工作岗位被裁减。

片中,有个叫吉莉的中年妇女,因为失业不能继续支付房贷,房子被银行没收,只能住妹妹家的地下室里。

工厂关闭后,当地政府税收减少了50%。

代顿成为名副其实的“铁锈地带”。

(代顿市荒废的通用工厂)

2. 中国人来了

在美国人感到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福耀玻璃宣布接手这家工厂。

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宣布,要投入5亿美元。

这看起来是一件双赢,甚至多赢的买卖。

福耀需要开辟美国市场。

福耀玻璃总部位于福建福清市,专门生产汽车玻璃,是中国第1、世界第2的汽车玻璃供应商,创始人曹德旺更被称为“玻璃大王”。

曹德旺看来,福耀想要成为全球一流的汽车玻璃供应商,就必须开拓海外市场。而美国作为“车轮上的国家”,是最为重要的海外市场。

所以,福耀从1995年就开始尝试全球化,近20年后,终于等来了机会。

对于福耀项目,美国很多地方政府也在争夺,还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

而代顿市这座庞大的通用汽车工厂厂房,成为吸引福耀的重要因素。当地政府为福耀办公楼免去了15年近800万美元的产权税,同时承诺,如果雇佣超过1500名美国员工,从第3年开始进行补贴,5年至少提供100—180万美元补贴。在此基础上,州政府还会另外发放1300—1500万美元,雇佣美国人越多,补贴会越高。

曹德旺也表示,购买和改造美国工厂花费了3000多万美元,而各方面的补贴也差不多3000多万美元,基本是免费拿下了这座工厂。

而美国能源价格也更便宜,比如天然气价格只有中国的1/5,汽油和电则是一半,税收成本也低了一半左右。

尽管人工比国内贵,各种福利支出也更多,不过综合下来,曹德旺觉得这仍然是一笔划算的生意:

在美国投资100万,企业可以赚60万,而在中国只能拿到42万。

许多当地人对这个新来的中国企业十分陌生,很多人连福耀“FUYAO”怎么读都搞不清楚。

但他们仍然十分欣喜,因为,又有了新工作。

美国《华盛顿邮报》也在头版进行了报道。

3. 艰难的磨合

但是,在“铁锈地带”恢复一座工厂是十分艰难的。

中美双方都在十分小心地试探。

曹德旺视察工厂时,有中国负责人问他需不需要在办公室大厅的墙壁上,挂上长城之类的中国画,曹德旺拒绝,“就挂美国的吧,入乡随俗。不要去刺激他们。”

中美管理层在召开会议时,也会彼此错开,小心翼翼,却又都心存戒备。

但冲突仍然无法避免。

中国技术员抱怨美国员工动作慢态度懒散,上班时总是嘻嘻哈哈聊天,还经常工作一会儿就要求休息。玻璃的质量做不好,产量也提不上去。

美国员工则认为,工厂因为追求产量经常加班,没有给自己提供足够安全和舒适的工作环境,而且,管理太严格。

还有更大的冲突:工会。

美国员工开始抱怨,要求成立工会的声音越来越多,美国工会组织UAW也介入进来,支持在福耀工厂内成立工会。

但曹德旺却坚定地拒绝成立工会的要求。

因为,美国工会建立的初衷是为了保障工人基本权益,但经过了70多年的发展过程,早已变成官僚组织。

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讲,工会不断通过谈判为工人提升福利,增加企业成本不说,还拖慢生产效率。

所以,曹德旺就明确表示,如果工会进来,那就关门不做了。

很多美国工人也不认同工会,最终,1500多名美国员工中,有868人反对成立工会,比支持的人数多了近一倍,福耀工厂成立工会以失败告终。

但福耀玻璃还是非常关心员工诉求,仍然给工人涨了2美元的时薪。

经历艰难磨合,福耀美国工厂第一年仍然亏损4000多万美元,为实现尽快盈利的目标,不得不炒掉一些效率低下的工人。

福耀还裁撤了美方主要管理层,换上了同时有中美生活背景的中国人担任总经理。

一系列整改措施效果立杆见影,第2年福耀美国工厂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500多万美元,到2018年,净利润增长到2.4亿美元。

而那些在福耀工厂工作的美国工人,也因之受益。

吉莉终于搬出了妹妹家的地下室,在城里租了一套小公寓,又拥有了独立的生活空间。

4. 这只是美国实业艰难复苏的一个例子

21世纪前10年,美国流失 570 万个制造业就业岗位,制造业的就业基础减少了近1/3。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一直把提振制造业作为经济复苏的重中之重。

奥巴马上任后,先后推出《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AMP)”、《制造业促进法案》等政策。

特朗普宣称,制造业“不仅增加了我们的工作岗位和工资,更重要的是在培养‘美国精神’”。他一边把国内企业所得税率从35%降至15%,另一边,对把制造业迁至美国国外的企业征收35%的惩罚性关税。

比如,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公开炮轰丰田汽车。

然而现实却很残酷。

今年上半年,美国工业产出和制造业产出连续两个季度下滑,7月美国工业生产下滑0.2%,其中制造业产出下降0.4%,自2018年12月以来制造业降幅已超过1.5%。

没错,美国有廉价的土地、税收优势,水电气等能源价格也便宜。

但是,美国普通人已经不适应制造业了。

2006年的一个调查,当时通用汽车在职员工每小时用工成本(包括福利)高达73.26美元,而日本丰田公司只有48美元。通用平均每年还需支付70亿美元,来供养超过49万退休员工,平均1个在职员工就要养活3个退休工人。

曾有人计算过,每一辆通用汽车制造成本中,就有1400美元是用于员工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险。

可以说,通用汽车在很大程度上,是被高福利拖死的。

哪怕是在通用破产后,工人们还在怀念着29美元时薪的时光。

而在全球化时代,竞争也是全球化的。

福耀曾组织美国管理人员,来福清总部学习中国工厂的管理和生产模式。

美方代表看着每天能够生产7000片玻璃的流水线,被中国工人的高效率震惊了。开工前中国工人整齐列队、报数,精神状态也和懒散的美国工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美方代表回去之后,试图把中国总部的管理方式用在美国工人上,结果并不奏效。最终,一位美方管理人员无奈地说,美国工人大部分就是为了来拿工资的。

这才是美国制造业衰败的关键原因,人作为制造业生态中最重要的因素,已经发生变化。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美国人已经不适应制造业了。就连富士康在威斯康辛州的工厂,也因为很难在美国当地招到工程师和其他工人,计划从中国派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要感谢那些不论是在东莞,还是昆山,或者全国其他地方,仍然愿意进厂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