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六强县,凭什么吸引450家德企?
太仓模式如能普及到全国,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名号将更加名副其实。
正解局出品
苏州太仓,位列中国百强县第六位。
太仓之强,强在制造业。制造业又强在德企。
这个常住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县城,吸引了450家德企落户。
凭什么?
太仓地处紧邻上海的长江三角洲,属于苏州下辖的县级市。
太仓总面积66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也只有84万多人,无论面积还是人口,在中国的县级市中,都毫不起眼。
然而,太仓却多次以千亿GDP成功跻身中国百强县前列,今年更位列“2023年赛迪百强县”第六位。
2023年赛迪百强县排行榜中,太仓排第六
太仓能有如此傲人的经济成绩,离不开大量德企的入驻。
虽然太仓在国内不出名,但在德国的知名度却很高。
在德国人眼中,倘若说土瓦本是德国当之无愧的工业中心,那么太仓就是名副其实的“小土瓦本”。
太仓的街道两旁,随处可见富有德式风情的半木结构建筑,德式餐馆也遍地都是。
除了没有德国人,这里和德国差别并不大。
太仓城南的大桥,整体建筑风格和德国的大桥、街道都很像
多年来,太仓一直被誉为德企之乡。
现如今,已经有超过450家德企在太仓扎根,占中国德企的10%。
这其中有50多家德企属于隐形冠军,而德国前20强家族企业中,也有8家之多。
部分落户太仓德企的logo
比如:
德国轴承巨头舍弗勒集团,是欧洲最大的技术型家族企业之一,全球几乎全部的汽车制造商,都离不开其生产的整体动力系统;
德国博可公司研发的压合和表面处理技术全球领先,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飞机制造和印刷电路板等多个领域,产品远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德国因代克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车床制造商之一,拥有上百年机床领域制造经验;
灌装设备生产企业克朗斯,全球每生产四瓶饮料,其中就有一瓶是由克朗斯设备吹瓶、灌装和包装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德企入驻,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
截止到2021年11月份,德企在太仓投资总额超过50亿美元,年工业产值超过500亿元,并为当地人提供了60%的就业岗位,经济附加值为55%。
德企的发展让太仓不断转型升级,已经成了苏州最亮眼的招商名片。
太仓经济发展迅速,正是得利于德企入驻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入驻太仓,在太仓累计引进企业3500多家,其中500强的企业就有72家。
这也让太仓逐渐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区域,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产值高达1800亿元。
为什么这么多德企,青睐小小的太仓?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紧邻上海的区域优势,按照德国杂志的话来说:太仓是上海周边最理想的投资领地;二是太仓拥有优质的职业教育,能为各大企业输送大量的管理和专业技能人才。
优质的职业教育,是太仓独特的优势。
1993年,太仓正式撤县建市,当年年末就迎来了第一家德企克恩·里伯斯公司。
当时,德国大众已经在上海成立了分公司,而为其生产配件的克恩·里伯斯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准备在上海周边投资建厂。
时任董事长斯坦姆博士考察了不少地方,但行程中并没有太仓。
在返程时,他意外路过太仓后立刻被吸引,这里离上海很近,环境也好,很像德国的小城。
回去后,斯坦姆博士就拍板让公司落户太仓,成为当地第一家外企。
入驻太仓后,当地政府大力配合外企的态度,令克恩·里伯斯公司很满意,投资建厂的过程也很顺利。
克恩·里伯斯公司是首家落户太仓的德企
然而,实际投产生产时,人才问题却让公司犯了难。
每年克恩·里伯斯都要生产上亿个零件,对于模具工的需求量不仅大,而且要求也很高。
可是太仓本地毕业的职校学生,通常专业都不对口,他们既没有摸过机床,更缺乏实操经验,要想找能迅速上手还懂维修的工人更是难上加难。
长此以往,克恩·里伯斯公司在中国的产量效率提升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扩产增资也不容易。
于是,斯坦姆博士就想把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引入太仓,打破人才的瓶颈。
所谓“双元制”,是指企业和职业学校联合培养的一种模式。
职业学校主要负责传授理论知识,而企业则负责传授学生实践技能和专业技术、动手操作能力。
1998年,克恩·里伯斯公司总裁斯坦姆和太仓市领导提出,要联合培养“双元制”学徒。
这一提议得到了市政府和职业学校的积极响应,在三方的协调下,2001年,太仓第一家德国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DAWT)成立,克恩·里伯斯、慧鱼公司、太仓高新区政府和太仓中专共同经营,采用“双元制”模式培养中职层次技术工。
太仓中专
招生主要由企业主导,企业经理负责到学校直接面试。
每年招生前,学校会根据企业的要求制定学习计划。
到了学期末,老师会到企业的培训中心讲课。
此外,虽然学校也收学费,但企业会给学生津贴。
为了令德国的“双元制”更适应中国的情况,培训中心对一些规定做了改变:学生数周或者数月在学校、企业之间交换一次,学制从四年变成了三年,而暑假则延长到一个月。
DAWT其实不只给克恩·里伯斯公司培训,也相当于太仓所有德企的培训中心,其他公司要想要毕业生,花费5万元就可以与其签就业协议。
当年录取的91名毕业生最后全都入职太仓德企,半数以上的学生还因为工作出色,被送到各自公司的德国总部培训,陆续成长为技术骨干。
随着越来越多的德企入驻太仓,这些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所需要的工种也日渐增长,单纯依靠德企成立培训中心不能满足需求,健雄学院由此应运而生。
2004年,太仓出生的著名核物理学家吴健雄的家属,与当地政府一起投资,新成立了一所以双元制为办学特色的学校,命名为健雄学院。
因为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承受培训费用,所以健雄学院里成立了跨企业的培训中心,太仓政府出大头,学校出场地,小企业只需要提供一两台设备,并招收全国高中毕业生。
同时,健雄学院又将双元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提出“定岗双元制”模式,加深了校企合作。
健雄学院将双元制进行本土创新
“德国没有大专,对于健雄学院的中德班,实训课的内容与中专生相差无几,只是理论部分更深入些,学生可以接受得更快。”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健雄学院的毕业生根本不愁就业,刚毕业也能拿到七八千元的工资。
健雄学校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韩树明表示:每年的就业率达到97%以上,剩下不到2%都去创业了。
现如今,太仓已经建立了二十多个双元制培训基地,为当地企业累计培养了1万多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
健雄学院中德班的学生在实训车间拆装机器
为了更好顺应企业的需求,太仓中专和健雄学院错位发展,依托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资源成立了“本科定岗双元班”,并建立了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多层次有序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双元制”培训不仅解决了本地德企招工问题,也渐渐成为太仓当地招商的特色名片。
太仓政府每年都会补贴2000万元,如果外企设立培训中心就可以获得200万元补贴,而在太仓就读双元制的学生每年享有5000元的政府补助,相当于免去学费。
现在,德企要是来太仓考察,据说第一站就是去双元制培训中心,可以说双元制已经成为当地的金字招牌。
太仓并不是中国最早引进双元制的地方,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有不少地方引进了双元制。
不过大多都是只引进教材,企业需求和学校培养分离严重,没有校企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基本都无疾而终。
那么,为什么双元制可以在太仓生根发芽,逐渐壮大呢?
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校企投入大,学徒离职率低。
虽然双元制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是中专生,但是学徒的综合素养并不低。
太仓商会会制定培训标准,将双元制培养的学徒能力标准化,让他们具有动手能力,也可以自己解决问题。
一年级时,他们进入培训中心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工厂各个区域做采访,工厂里的人无论多忙、职位多高,都会与学生进行沟通,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对企业的认同感。
企业对于学徒培养投入也很高,平时用的工具都是德国进口的,一把小刀具都得上百元。
生活中的关心也无微不至,员工有的福利学徒也都有,每个学徒过生日时,企业还会发放贺卡和购物卡。
一般培养一名双元制学徒,企业三年要花费9万-10万元,而像亿迈齿轮这样的大企业,培训费要高达25万-30万元。
职校学生的课余时间充裕,学生可以在舒适的图书馆看书
不过,员工入职后忠诚度也很高,舍弗勒曾做过统计表明,通过市场招聘的员工离职率为65%,而双元制员工的离职率仅为25%。
第二,新型师徒关系,让学生可以学到本事。
多年以来,中国虽然民营企业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家族企业,任人唯亲的情况时有出现,水平难以服众,学徒也觉得发展空间一般。
但德企为了让学徒变得优秀,所以会把最优秀的员工用于教学。
双元制引入太仓后,继承发扬了这种模式,形成了新型师徒关系。
在双元制德企中,通常会有兼职和专职培训师,专职培训师是培训中心的老师,具有双元制培训证书,而兼职老师则是企业配的“师父”。
他们都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从产线上转岗的培训师,更愿意传授技能,也能避免出现“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情况。
DAWT的学徒学习操作机器
在好老师的调教下,学员的基础技能都很扎实,他们除了拿到毕业证,还会获得德国认证的专业技能证书,水平和德国工人不相上下。
进入企业后,学徒只要能力强,就会得到重用。
截止目前,DAWT一共培养了500多位毕业生,其中有6人获得了德国工匠领域最高专业资格证书,30多人在德企担任生产经理。
多年来,中国的职业教育都被诟病,家长不愿意送孩子去,学生毕业后企业也不愿意接收,但太仓的“双元制”正在改变这种局面。
太仓职业教育的成功意味着我们也可以将职业教育做好,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太仓模式如能普及到全国,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名号将更加名副其实。
最近更新
-
巨亏30%后离场,巴菲特被“印度支付宝”坑惨了
昨天 12:51
-
“人肉开盒”,有多恐怖?
11-30 13:13
-
尴尬的沪C车牌:“哪儿都能去,除了上海”
11-28 12:50
-
五年亏损22亿,“吃老本”救不了香港TVB
11-27 12:54
- 海外AI视频生成加速,关注多模态方向投资机会(附股)
- “国家队”进场!多路资金已然出动,市场是否稳了?
- 1.6T方案进度提速,持续看好光模块长期景气度(附股)
- A股股息率逼近历史新高,透露这个信号!
- 又一大城市破产!英国怎么了?4年9个城市破产,另有26地很危险
- 国家队再次出手,近3千只股票上涨,机构大幅加空!
- 发力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公募基金持续赋能实体经济
- 东方园林第三次提示债券利率下调,还面临股民维权
- 降价45%,良品铺子绷不住了
- 2023金桥奖火热出炉,云掌财经获【年度开拓创新高质量先锋金融科技公司】
专栏推荐
-
研选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833人已购
¥2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268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116人已购
¥288.00/月 -
财报拆解 知识点解读+实战案例,帮你5小时学会看财报 72人已购
¥19.90/月
推荐阅读
-
ESG Weekly|欧佩克+成员国披露“自愿”减产具体规模 乘联会:新能源车今年以来累计零售量同比增长34%
-
市值缩水260亿,全面降价!良品铺子掀起零食“价格战”?
-
白酒涨完黄酒涨!业绩增长乏力,古越龙山要提价
-
碳中和周报|欧盟将斥巨资升级电网以支持能源转型 上海:2023-2025年新建居住光伏规模超过10万千瓦
-
早报(12.02)|无惧鲍威尔“放鹰”!黄金暴涨逼近历史高点;“国家队”再次出手;造车朋友圈迎新成员!华为、江淮官宣合作
-
新消费日报 | 正新鸡排门店数回落至11000家;良品铺子称降价后对毛利影响较小;航班机票燃油附加费回落……
-
非常罕见,日本和美国吵起来了
-
实控人时隔三年再被捕!涉嫌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 卓翼科技近三月股价七涨停
-
晶讯光电:“专而精”的行业领跑者
-
晶讯光电:“专而精”的行业领跑者
-
发力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公募基金持续赋能实体经济
-
37家粤商组团参加首届链博会,广东制造力量“链”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