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财经观察出品

作者 | 刘元

编辑 | 铎子

临近高考,纪录片《高十》的主角唐尚珺又出山了,已经35岁的他将自己的社交媒体认证改成了“为上清华复读13年考生”,表态还要再考一次。

从2009年至今,已经参加了14次高考的唐尚珺,先后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广西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院校,却没有一次成行。

唐尚珺的行为充满争议 图源:网络

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创历史新高。与之对应的,2020年时全国普通高中招生总人数仅为876.4万人,也就是说,在参加今年高考的考生中,有近400万非应届生,几乎占到了考试人数的三分之一。

庞大的复读需求,已经成为了一个产业。

超过百万的复读考生

不同省市,复读考生的比例也不同。其中比例最高的,当属连续多年的高考第一大省河南。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河南普高录取人数75万人,而今年参与高考的人数则是131万人,复读生比例达到42%!考虑到还有部分职高考生也会参加普通高考,用另一种算法或许更为科学。

网传各省复读人数比例 图源:网络

按参加高考应届考生都是18岁计算,2005年时,河南省出生人口为112万,2023年参与高考考生人数是131万人,两相比较,高考考生甚至超过了适龄人口,比例达到了116.96%。

和其它省市做一下横向对比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户籍人口1.02亿的山东,2005年时出生112万人,今年参加高考人数80万人,比例为71.73%;户籍人口1亿的广东,2005年出生人口107.1万,今年参加高考人数70.2万人,比例65.54%;户籍人口7880万的江苏,2005年出生人口69.8万人,今年参加高考人数40.6万人,比例58.16%……

在同一个逻辑下讨论,显然山东、广东、江苏们的比例更为合理。

这也意味着,如果按当前的招生计划不变,河南复读考生比例能降到江苏的水平,升学率几乎可以提高一倍。

之所以河南省复读生人数占比如此之大,根本原因在于拥有的重点高校资源太少,竞争过于激烈导致。户籍人口1.15亿的河南,全省没有一所985高校,211也只有郑州大学一所,余下的都是普通的本科和专科院校。这也就导致了,对于其它省份的高考考生来说,能够上211、985的分数,放在河南省很多时候只能选择一所普通大学,自觉成绩不错的考生们,自然会心有不甘,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复读的恶性循环。

大妈在考场外分发复读广告 图源:微博

2023年6月7日一大早,就在河南郑州今年首场高考尚未开始前,考点外就有大妈给学生和家长分发复读宣传广告了。

当然,河南只是个极端的例子,类似的情况在各地都能见到。根据一份非官方的统计,2022年时,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参加当年高考的考生中,复读生比例绝大多数都在30%以上,只有江苏、重庆、云南等少数几个地区,复读比例低于20%。

根据2002年2月26日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的教育资源举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为数量庞大的复读生提供服务的重担,就落到了民办学校的肩上。

其中最为有名的,就属“毛坦厂中学”和“衡水一中”了。

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

今年高考刚一开始,“毛坦厂中学88辆大巴送考”的报道,就又一次登上了热搜。

这家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的中学,以极其严格的管理和超过80%的本科升学率而出名,被称为是“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每年有一万多名考生从这里走出参加高考,其中三分之二都是复读生。

作为公办学校,毛坦厂中学原则上是不被容许招收复读生的,为了规避政策限制,毛坦厂中学与汇文中学联合创办了一所名为“六安金安中学”的民办学校,平常外界所讲的“毛中”,其实就包括了毛坦厂中学和六安金安中学。据一些复读生反馈,二者除了门上的校名不同、毕业证不一样,没有任何差别,校区、教师、教室、餐厅等等,全部共享。

毛坦厂补习中心 图源:网络

在这个户籍人口1.9万的安徽小镇,有3万的学生和1万多的家长,加起来比镇上居民还多。这里找不到网吧、游戏厅、KTV,随处可见的是挂着金榜题名、步步高升招牌的文具店、眼镜店以及各种陪读机构,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吃住、洗衣、安保,甚至还有按时叫醒服务。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毛坦厂的两所中学,整个小镇的经济都会崩溃。

六安金安高级中学收费标准 图源:该校官网

因为已经不属于义务教育,复读的收费标准也是相当可观,根据有关媒体报道,“毛中”第一学期的复读费用早在10年前就达到了5000元左右,如今最高已经涨到了38000元,学费标准与复读生入学时的高考成绩直接挂钩,成绩越差学费就越高。第二学期,则统一按男生6000元、女生6300元收取。

如果第一学期收费都按最高的38000元推算,毛坦厂6000名复读生,每年能够收取到的学费,最多可以达到2.658亿元,相当于该镇GDP的六分之一。

如此利润丰厚的“生意”,“毛中”也想过将其发扬光大。2019年时,一则“毛坦厂中学将首次在上海招生,学费一年6万元”的消息,就曾引起了极大关注。

虽然后来被媒体质疑招生的并非“毛坦厂中学”,而是一家“民办教育机构”,涉嫌虚假宣传,在上海市监局的介入下,此次扩张被相关部门叫停。但了解内情的都知道,这个“民办教育机构”六安金安高级中学,本来就是毛坦厂中学的“替身”,且时任法人的刘立贵,也正是毛坦厂中学的副校长。

但不管怎样,“毛坦厂中学”的对外扩张之路被就此打断了,2021年12月,六安金安高级中学变更法人代表,刘立贵换成了范胜利。花朵财经查询后发现,现任毛坦厂中学党委委员、安全工作分管领导也叫范胜利。

在美国上市的“衡水一中”

“毛坦厂中学”未尽的事业,被“衡水一中”做到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家一看名字就“百分百”是公办的学校,其实也是地道的民办。

按照其官网的说法,2013年2月,河北衡水中学与河北泰华锦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投资9亿余元,建成了这所学校。之后,衡水一中和衡水中学常被同等看待,衡水中学被称为“北校区”,衡水一中被称为“南校区”。

高考被视作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图源:网络

相比普惠式、以考上大学为目的“毛坦厂模式”,“衡水一中”的掐尖模式,复读生都是以考上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为目标的。这对于家长和考生来说,更具吸引力。

2022年以694的高分拿下广东茂名高考状元,被北大录取,获得化州市青鸟实验学校百万重奖的“考霸”全某宇,据说就是“衡水一中”的杰作,三年里他代表三所学校三次考上北大,累计获得了超过200万的奖金。

衡水一中也被视作是衡水中学引入社会资本的开始,随后通过“名校办民校”的方式,开始向全国各地扩张。短短几年内,“衡水”分校开到了云南、湖南、新疆等多个省市自治区。直到2017年,衡水一中平湖学校在浙江省平湖市揭牌,遭到时任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方红峰的公开批评,扩张的势头才有所收敛。

当时,方红峰在接受采访时撂下话,衡水中学是应试教育的典型,“眼睛里只有分数没有人,浙江不需要这样的学校”。

经此一役,低调了几年的衡水一中,在2021年3月第一高中教育集团登陆纽交所的时候,又被推到了聚光灯下。有网友发现,桑海勇、丁业胜等从衡水走出的“名师”,纷纷出现在这家教育集团的股东名单里。

第一高中教育集团上市 图源:网络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该集团创始人曾在2013年带领团队到河北衡水中学进行实地考察,随后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帮助普通民办高中制定“衡水系”计划的服务。

有着“衡水”二字的背书,这类服务受到各地学校的支持,教学计划也是火爆不已。之后,该集团还以“衡中分校”的名义,开设了一系列属于自己的学校。截止到上市时,公司旗下拥有19所学校,包括14所高中、7所初中和4所高考补习学校,其中有14所都挂有衡水的名字。按其发展规划,2021年将新开设7所民办高中,以及10-15所高考补习学校。

不过这一计划,被当年9月1日起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打断了,《条例》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外方为实际控制人的社会组织不得举办、参与举办或者实际控制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

于是,第一高中教育集团不得不紧急剥离了旗下的初中,之后“双减”政策的到来,又让各地放缓了高考补习学校办学许可的审批速度,凭借上市募集到的资金广开“高考补习学校”的赚钱之路也遇到挫折。

之后,该公司股价因为连续30个交易日内平均收盘价低于1美元,在2022年接连收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监管函,启动退市程序。根据其2022年11月2日发布的最后一份公开财报显示,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2.7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5098万元。

衡水一中已变成“曾用名” 图源:百度

《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实施,也加速了公办的衡水中学与“衡水一中”的切割,《条例》强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不得仅以品牌输出方式参与办学,举办或者参与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不得以管理费等方式取得或者变相取得办学收益。

2022年,“衡水一中”正式改名为“衡水泰华中学”。

(文章来源:花朵财经观察)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