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莉

出品:全球财说

不得不承认,北京银行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和亮眼度都弱了很多,其正在被江浙地区的城商行赶超。

多年来,北京银行被视为城商行“一哥”,但现在这个称号已经不再匹配,根据最新发布的年报数据,北京银行的资产规模虽然仍保持了“一哥”地位,但资产规模与营收、利润并不匹配,无论是营收、利润的绝对值还是增幅,都已被宁波银行、江苏银行赶超。

2022年,担任北京银行董事长一职五年多的张东宁辞任,由原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接任,其是否能带领北京银行再创辉煌?

“一哥”地位难保

根据财报,截至 2022 年末,北京银行总资产3.3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76%;存款总额1.9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59%;贷款总额1.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42%。

资产规模仍然在城商行中保持了领先地位,虽然此前多有资产规模第一地位不保的惊呼声,但2022年还是保住了,发展势头比较强劲的江苏银行、宁波银行距离资产规模赶超仍有距离,不过增长势头都要强于北京银行。

截至2022年末,江苏银行总资产达2.98万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3.80%;各项存款余额16251.47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1.99%;各项贷款余额16041.89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4.57%,

报告期末,宁波银行总资产2.3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39%;各项存款12970.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19%;各项贷款10460.02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1.25%。

尽管北京银行资产规模大,但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无论是余额还是增速都被赶超了。

2022年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62.76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归母净利润247.60亿元,同比增长11.40%。

江苏银行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05.7亿元,同比增长10.66%,归母净利润253.86亿元,同比增长28.9%,完全碾压了北京银行。

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78.79亿元,同比增长9.6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75亿元,同比增长18.05%。尽管宁波银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余额尚未赶超北京银行,但其以资产规模远小于北京银行的体量,实现了营收和净利与北京银行相差无多的局面,按照当前的增长势头,营收和净利绝对值赶超北京银行似乎并不难。

从报表数据来看,北京银行2022年营业收入能实现持平未下降已是不易。该行2022年利息收入实际是下降的,同比下降1.5%,由于利息支出降幅更高一些,同比下降2.83%,才使得利息净收入同比微增0.12%。

利息收入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增长乏力,同比仅增长1.77%,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公司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0.24%,反倒是个人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同比大增17.81%。

公司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下降超一成,是北京银行控制了公司贷款规模吗?答案是并没有,去年该行公司贷款总额增长6.46%,公司贷款在该行贷款中占比也最高,达64.4%。明显,该行公司贷款的投放与收益不成比例。从数据分析来看,《全球财说》发现或与该行贷款平均利率有关,2022年,该行公司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减少0.49个百分点,而个人贷款平均利率反而增长0.34个百分点。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是增长的。去年全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0.66亿元,同比增长17.96%,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19.04%,其“绝对主力”代理及委托业务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56.15 亿元,同比增长33.85%。主要业务品种中,理财业务中收同比增长47.3%、代销保险中收同比增长44.7%。同时,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增幅更高,同比增长31.41%,该行称主要是线上业务手续费支出增加。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增长未能提振营收的增幅,毕竟该行现在还是靠吃息差收入的阶段,2022年该行利息净收入在营收中占比高达近8成,为77.64%。

既然营业收入基本与上年持平,利润何来的增长?无非就是缩减支出、调节利润等手段,北京银行2022年营业支出同比下降4.02%,再通过营业外收入增长、营业外支出下降、所得税费用下降等的变化,最终获得净利润的增长。

在营业支出中,业务及管理费并没有减少,反而同比还增长6.38%,减少的主力是信用减值损失。

资产质量存隐忧

不良数据来看,2022年该行不良贷款率1.43%,较上年下降0.01%;拨备覆盖率达到210.04%,也是微降,这个水平放在上市城商行中不算差,但也绝对不优秀,就对其“一哥”地位“虎视眈眈”的两家城商行来说,宁波银行去年不良贷款率为0.75%,江苏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4%,均未超过1的水平。

未来该行资产质量状况仍值得关注,毕竟从贷款五级分类来看,该行关注类、可疑类、损失类均在上升,意味着未来不良上升的风险还很高。

重组类贷款下降,但逾期贷款增长较多。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逾期贷款84.37亿元,同比增长29.4%,主要是逾期1年以内的贷款增长较多,逾期3个月以内的贷款同比增长69.72%,其中逾期3个月至1年的贷款同比增长31.67%,也可以理解为新增逾期大增。

诉讼方面,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行作为原告且争议标的本金额在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的尚未了结的诉讼、仲裁案件共67宗,涉及金额约人民币177.58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行作为被告且争议标的在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的尚未了结的诉讼、仲裁案件共15宗,涉及金额约人民币75.26亿元。

因康得新财务造假风波所涉,该行在财报中提及了进展。报告期内,该行涉及浙江中泰创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对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起的诉讼。截至报告期末,本次诉讼尚未开庭审理。

康得新财务造假案是一起上市公司连续多年财务造假的典型案例,被证监会列为2020年度证券稽查20起典型违法案之首。2019年1月,康得新手握“巨额现金”却无法足额偿付10亿短期融资券本息,直到证监会调查后,一场精心策划的百亿级财务造假大案,才浮出水面,引起广泛关注。

根据证监会2021年7月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康得新在2015年至2018年通过虚假记载合计虚增利润115.3亿元,期间为了配合财务造假,大股东康得集团通过与北京银行西单支行签订现金管理协议,伪造康得新年报披露的银行存款余额。经证监会查证认定,2018年末康得新在该行账户显示余额122亿元,系虚假销售收入回款打入涉案银行账户后,被归集到康得集团账户再被循环用于造假所需虚假销售收入回款,并非真实的银行存款余额。

2020年12月,因内控及现金管理业务存在缺陷,西单支行违规出具与事实不符的询证函回函、违规出具与事实不符的存款证明等事实,北京银行被罚350万元,5名相关责任人被罚;同月北京银行还因对外销售虚假金融产品、出具与事实不符的单位定期存款开户证实书等11项违法违规事实,收到北京银保监局3940万元罚单,公司近20位负责人被罚。

高层人事方面,自2017年7月原副行长杜志红离任、2022年3月原副行长冯丽华离任后,北京的高管架构便由“一正四副”变为“一正两副”,今年正式增补两名副行长,3月7日,北京银行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称,同意聘任戴炜、韩旭为该行副行长,其任职资格尚需取得监管机构核准。北京银行的高管队伍再次回归“一正四副”格局。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