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全年走势来看,A股是不折不扣的熊市:上证指数下跌15.13%,沪深300下跌21.63%,创业板指下跌29.37%,股债收益差一度接近历史极值。

在诺德基金总经理助理郝旭东看来,国内外宏观形势复杂多变是导致2022年市场震荡的主因。地缘冲突、欧洲能源危机、美联储连续加息背景下美债收益率及美元指数飙升,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了一轮又一轮的冲击,全球股市、债市表现均不理想。

国内方面,在地产趋势性调整和疫情影响下,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居民资产负债表出现收缩,消费倾向趋势下滑,企业资本开支意愿也趋于转弱。

诺德基金总经理助理郝旭东指出,行业季度回报的相关性极低、市场快速轮动是2022年A股的整体特点,在市场大幅调整的背景下,其中又蕴藏着诸多机会:例如1季度的煤炭、5月的新能源、11月以来的消费为代表的疫后修复板块等等都有着良好的表现。

步入2023年,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向好,市场赚钱效应或更加明显。

2023或为经济起飞转折之年

诺德基金郝旭东对于2023年的市场行情十分看好,他指出,国际方面,伴随着美国持续加息,工业和能源类商品价格已经从高点出现明显回落。预计2023年2季度或将见到美联储本轮加息的高点,对应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见顶回落,对国内权益市场的影响有望从负面压制逐步转向正面支撑。

从国内政策看,伴随着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成功召开,国内政策在2022年4季度出现了明显改变。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稳增长”摆在比较重要的位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从估值方面来看,经历了2022年大幅调整之后,国内权益市场估值水平已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若将外资开始大规模进入导致A股估值体系重构的2017年作为起点,2022年末,沪深300的PB估值分位数在9.3%,处于低估状态,届时盈利增长的修复和较低的估值有望形成向上的共振。

展望2023年,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制约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都将明显向好,同时,低基数下国内经济的确定性修复增长,为权益市场的上涨奠定了宏观的基础。诺德基金郝旭东补充道,2023年或将成为未来数年新一轮经济起飞的转折之年。

公募基金赚钱效应有待修复

从资金方面来看,Msci纳入因子达到20%,当被动流入达到标准后,北向资金的流入也需要赚钱效应支撑。2022年市场整体赚钱效应不佳,因此全年北上资金净流入仅900.2亿,是2017年以来的最低值。

不过,2023年人民币汇率的区间稳定和A股盈利效应的提升对于外资加速流入提供了一定有利条件。但是,茅指数个股的估值在持续反弹后不是特别便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北上资金流入的持续性。

本轮公募基金业绩和规模的正循环起于2019年,彼时资管新规使得居民资金流入,叠加半导体、新能源产业的大趋势,公募基金业绩、规模大放量。但在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以及市场赚钱效应下降后,2022年公募基金发行明显放缓,主动权益型基金仅新发2000多亿份,远少于2020年同期的1.4万亿和2021年同期的1.3万亿,公募业绩和规模进入负循环。

在此背景下,诺德基金预计,即使2023年A股市场将有所表现,但公募产品赚钱效应也有待修复,因此,基金发行在市场回暖初期或不能期待过高。

结构性风险与机会并存

诺德基金指出,2021年至2022年,龙头股估值相对较高,所以出现了中小市值公司表现强势的局面,步入2023年,在电新、专精特新等板块,中小市值公司的低估值现象已明显减弱,部分公司估值甚至比板块龙头股高。

因此,诺德基金认为,2023年典型的中小市值全面占优的情况或将发生一定改变,市值对于股价涨跌幅的影响将会减弱,无论大、小市值的公司应该都有机会,市场风格更加趋于均衡。

经历2022年的估值大幅调整之后,国内权益市场估值水平已整体处于历史较低位。同时,宏观环境转好预期之下,2023年A股市场有较大概率形成盈利和估值的向上共振,值得投资者期待。

但是,诺德基金强调,从A股内部来看,估值的结构性差异仍然存在,也必将导致2023年市场的阶段结构性风险。对市场的定价能力以及适当的行业轮动能力或将是获取超额收益的核心竞争力。

诺德基金表示,2023年看好三个方面的投资机会:1、市场绝对低估的板块的修复,包括中字头的央企的中国特色估值;2、过去几年的主流赛道如消费、医药、科技、军工、高端制造等,有可能出现类似于2022年4月新能源、10月消费、地产的“挖坑”机会;3、周期中,农业的白羽鸡、工业金属的铜铝、化工的部分中游材料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