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说,过去,我个人对飞书是不太有好感。

  第一个,飞书的文档对于搞文字写作的人而言,体验的确没石墨顺畅、友好。

  第二个,就是他那句slogan(口号)——“先进企业,先用飞书,和某大厂爱说的“赋能”,一样,居高临下,对自己能力评价过高,以为别人的能力,是靠自己施与的,十分“油腻”。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先进的企业,在没有飞书前也很先进;不先进的企业,用了飞书软件,不一定就实现先进;飞书和他代表的字节,也没有自己标榜的那么先进。

  最后一点,也不是我的观点,而是在字节跳动11周年年会上,CEO梁汝波定下的调子:“我们之前凭借领先认知作出了一些突破,但最近一两年我们的领先不明显了,并不能很有信心地说比同行做得好。”

  之前,无招时期的钉钉,已经吃过居高临下“赋能”大客户的亏。“你想不想拥有阿里巴巴的工作方式”,不会打动真正先进的企业,只会打动一部分不太自信、想成为先进企业的小企业。

  飞书所倡导的那种企业文化,对大部分本土企业,同样是“水土不服”。得以字节饱和式打法,其员工,在职场生态里堪称金字塔顶端。而精英是不需要管理,而是需要激发。但大部分企业,很多老板思维还停滞在传统阶段,对管理的要求更多,加上对自己也很自信,他不需要员工的主动。

  此外,企业工具,不是老板标榜身份的奢侈品。包可以随便买,但是企业协同工具,会真正影响企业的根本——赚钱。没人会随随便便因为一句话和关联的所谓美好想象,就去购买可能动摇自己根基的工具。

  仅从业绩看,也印证了文化殖民般的“先进”布道的确不行。字节的大力并没有为飞书创造奇迹。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2年钉钉MAU突破2亿,企业微信突破1亿,飞书仍未实现预期中的千万大关。要知道,这还是飞书在超配投入下取得的成绩——飞书员工已经增长至超8000人,人数是钉钉和企业微信的三倍之多。

  即便将后发劣势算在内,这成绩,着实差得有点多!但也不意外。

  服务B端用户,虔诚的姿态,很重要。无论是早期的钉钉,还是过去三年的飞书,都犯了不够敬畏、虔诚的错误。在5000万企业,需要他们“布道”的企业太少了,而需要他们解决自己问题的企业更多。

  过去,有很多人对飞书有批评。但在我看来,收入不高不是问题,做赔本的买卖服务大客户不是问题,月活不高不是问题,甚至冗余功能、过度的创新也不是问题。

  因为这些问题,不会让飞书伤筋动骨,但态度会!

  好在,在2023年的飞书新产品发布会,我看到了可喜的改观。无论是多维表格,还是集成平台,这些功能更切合传统老板们的数字化需求。

  但更为关键的是,以谢欣为代表的飞书管理层的态度,他们不仅开始高频的谈及服务企业的业务问题,也持有更开放的态度,比如“让小公司也有好系统用,让大公司的贵系统也能被用好。”

  这意味着,飞书的态度终于开始谦卑起来,放弃了那一套帮别人“赋能”的傲慢逻辑,开始本分做起先进企业的“工具人”。

  例如,飞书推出的集成平台可以支持用友、金蝶、SAP、Salesforce、Jira、MySQL等市场上大部分的主流系统,并且提供了包括ERP、CRM、审批等集成方案在内的70多个开箱即用的集成方案。

  从这个功能来看,飞书不在执拗的灌入自己先进标准,而是将就那些处在数字化半途的企业,帮他忙更好打通数字化。

  对于企业战略的梳理,修正态度,才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虽然,飞书没有重复字节系那种爆发式增长,但开始懂事儿的飞书,增长会是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