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车是男人的大玩具,当我认识到车真的只能当玩具的时候,换一辆电车就早早提上了日程。

毕竟从精装修水平和装修体感来说,没有人能拒绝一台电车的花里胡哨。

但在具体选择时,我却被各家新能源车企的评论给整破防了,换车事宜搁置争议(囊中羞涩)不说,对电车消费者的消费心态还产生了浓浓的“嫌弃”。

传统燃油车时代,选车这事很简单。

车企泾渭分明的品牌定位下,BB代表豪华有面子,A代表有背景,凯迪拉克代表洗浴,日韩车代表经济实用,国产车代表对这片土地浓浓的爱,几乎每个人都能很方便地找到基于自身经济实力和身份标签的代入。

而且这些代入并没有太多相互排斥的意味,大家都是笑呵呵地各自认领标签,虽不时有调侃,但整体无伤大雅。

可到了电车这里,一切都变了。

简单总结来说,电车车主面对的不再是基于汽车品牌形象的划分,而是赤裸裸的基于个体的人身攻击、甚至网暴。

在每一个电车分享内容下面,你都可以看到买特斯拉的被称为傻子、买“蔚小理”的被说成韭菜。

如果你买了一辆特斯拉并表示满意,毛坯、刹不住车、素质评价会接踵而至。

如果你买了一台“蔚小理”,智商税、“冰箱彩电大沙发”、“自燃”如影随形。

当二者汇聚到一起,就是整整齐齐的基于电车续航焦虑的灵魂拷问:你在高速上排队充电的时候还那么自信吗?

与传统燃油车时代多聚焦在具体车辆具体问题层面的讨论不同,电车的讨论更像是两个群体之间无可调和的矛盾对立。

不管你买什么电车,都有一大堆人跑过来提醒你脑子是个好东西。

这类电车舆论环境的出现实在是让人“热血沸腾”,问题出在了哪里?

表面上看,是海量车主环境下的个人素质问题。认知局限之下,我们无法指望大众网友能给出什么客观评价,即便是点赞最多的那条。

深层次说,却是车企营销方式变革所带来的结果。行业不由自主地转向流量玩法之下,考虑到简单粗暴的网络冲突不失为一种高性价比的流量密码,那么如今这种买啥车都被嘲讽的舆论氛围形成也就理所当然。

这一切,不得不说是电车企业们“幸福”的自作自受。

这些年来,互联网跨界造车成功逆袭了百年汽车行业,这带来电车时代加速的同时,也带来了互联网的调性。

蔚来李斌说,“我完全不明白为什么现在还有人买油车”、“特斯拉有的我都有,我有的它都不会”;理想汽车李想忙着到处骂人;小鹏汽车何小鹏“财务自由后很空虚”、背着“厚道好人”人设却出来嘲讽丰田…

新势力车企掌门人都如此深谙流量密码的前提下,看不惯的人自然有权利用更加阴阳怪气的话还施彼身。

当然,曾经号称从不做广告也没有公关部门的特斯拉同样不无辜,马斯克那句“你见过比亚迪的车吗”至今是新能源车品牌之间的引战圣言。

于是,与电车相关的一切话题都很容易成为消费者选择对立的导火索,所有的电车事故都会指向电车不行、某某品牌不行、选电车的人更不行这一结论。

在这种环境下,争议和冲突占满视线,每一次真相却不了了之。特斯拉为什么会刹车失灵?蔚来试驾为什么会死人?理想L9为什么会在路边自燃起火?小鹏车主开辅助驾驶为什么会追尾?

当这些热搜事件的答案都淹没在流量的海洋中无处追寻,我们很难说新能源车企和车主在其中到底收获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或许特斯拉和“蔚小理”们收获的是不同圈层的销量数据,它们肯定也失去了更多。

在这背后,是整个汽车舆论环境对于好坏判断标准的退步。

如果说过去,口碑营销+传统媒体的一板一眼还能就事论事、分析不同使用需求对应购买决策的合理性的话,那么如今流量代表一切的时代,没多少人会关心你为什么要买这辆车,他们关心的只有谁技术最牛、谁卖得最好、谁听起来更正确。

这毫无疑问是一种退步。

因为普通消费者的选择变成了更加极端的站位,推动购车这事也变成了满足情绪冲动的跟风。但大家可能忘记了,每一个个体在选择购车时都有不同而复杂的需求点。谁满足了我的需求,我就买谁这件事从来不容他人置喙。

在我看来,目前电车市场的流量内耗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新能源车时代已经不可扭转地到来。若买特斯拉的是傻子、买“蔚小理”的是韭菜,我们能去选择的似乎就只有华为、比亚迪了,这么少的选项听起来一点都不能让人产生冲动。

与其关注买电车、买其它品牌电车的是什么人,不如把时间放在亲身尝试上。没有前赴后继的小白鼠,就不会有箭在弦上的全球新能源时代。

至于其中可能的代价,“呼吸也会有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