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优必选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该公司是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重磅级玩家,其人形机器人产品先后四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表演机器人集体舞蹈,并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参加了热场演出。

可以说在关注度上,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领域风头无二。

但翻开招股书又发现另一种“画风”,优必选的收入高度依赖“教育智能机器人业务”且营收放缓,常年亏损。

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优必选总营收分别为7.4亿元、8.2亿元及5.3亿元,同期“教育智能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3%、57%、68%,平均占比超过七成。

此外公司亏损额更是惊人,报告期内分别为7.1亿元、9.2亿元、7.8亿元,合计亏损额约24.1亿元,高于同期营收累计金额20.9亿元。就是说,优必选公司每创收1元,就会亏掉1.15元。

至于为何会出现如此亏损?

招股书中数据显示,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优必选的毛利润规模根本无法覆盖公司的三费开支(销售行政研发),甚至在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毛利润规模不及三费中的任何一项。

从业务属性上看,优必选无论是应用于教育行业的智能AI人形机器人,还是应用在物流、康养等行业的智能机器人,公司的创收模式大头仍然来自于硬件。

硬件行业有一个颠扑不破的规律——“规模效应”,即产品规模大既可以压低后端采购价格,又可以降低前端销售价格,而不影响公司毛利润。

可数据显示,优必选距离“规模有效”尚有上万八千里。招股书显示,截止2022年9约30日,优必选已在不同行业推出超过50类产品,出售共计50万台机器人产品。

节点财经通过浏览优必选京东旗舰店发现,其主要走量的产品包括售价399元的编程玩具坦克及售价498元的消防车智能编程机器人产品,上述两款产品销量突破5000+。

而在招股书中,上述产品仅属于“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智能硬件设备”,收入占比最高不到17%。收入占大头的设备是价格动辄上万元的产品,而这些产品的销量只能用“惨淡”二字来形容。据招股披露,优必选高端人形机器人产品“Walker”2021年仅销售一台,2022年销售2台。

这种毫无规模效应的AI硬件制造商,盈利希望渺茫。

节点财经认为,优必选虽然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上实现了技术领先,但要成为一家公众上市公司,公司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产品大规模商业化,哪怕是做一家盈利的AI智能玩具公司?

节点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为整理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文/五洲 出品/节点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