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风口变幻莫测,时而腾空而上,时而失速跌落。行业需要冷静,身在其中的参与者们更需要时时警醒——若将时运用光,那么,接下来的生存之路又该如何走下去?

作者/芳华

最近几天,关于核酸检测的新闻甚至超过了三年来疫情的总和。

我们把这些新闻连起来看,就会觉得很有意思:

1、2022年三季度,A股67家核酸检测公司实现营收2516亿元,净利润728亿元。

2、2020年3月,中国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机构有2000多家,2022年3月,开展核酸检测的机构数量已达到1.24万家,翻了6倍以上。

3、河南一知名核酸检测公司发布公告说没钱了,要暂停新冠核酸样本接收。

4、上海一核酸采集点员工罢工,称两个月没发工资了。

一边是行业不断扩张、业绩逆天,一边是没钱发工资没钱运营,核酸检测这潭深水,还真让人看不懂。

01

仓惶退出历史舞台

12月6日,北京调整了全市核酸检测查验措施,进入商超、商务楼宇及各类公共场所,可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此之前,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等地也先后优化了核酸查验政策。

受到“新政”的影响,全国多地核酸采样、核酸检测实验室改造等采购项目宣布终止或者暂停。

12月5日,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高速口落地检舱实验室采购项目宣告终止。公告透露,该项目原预算为220万元。

12月6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月湖街道常态化核酸采样服务外包项目宣布终止。公告透露,该项目原预算950万元,预计每月检测61万人次,暂定服务期限三年。

12月5日,因政策调整,浙江嘉兴市秀洲区新城街道核酸点采样服务项目宣告终止。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共有超2000条含有“核酸检测”“核酸采样”“核酸检测实验室”招投标信息显示为终止状态,涉及监狱、医院、常态化核酸等多种项目。

另一个变化,是核酸亭被拆——12月7日深夜起,上海各大火车站开始拆除、搬走核酸检测亭等“落地检”相关设施设备。

还有地方直接给核酸亭“判了”占道违建的“罪名”——12月6日,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华路街道办事处的一则通告就说,该处的核酸检测设施(活动板房)无相关占道审批手续,对该处核酸检测设施进行相关整治。

明明就在前一天,这些核酸亭还是一个城市核酸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象征。

02

行业终将回归冷静

在过去三年,不少核酸检测公司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不断疯狂地开拓业务,各大核酸公司却赚得盆满钵满,创下了2000%的同比净利润增速,可谓风光无限。

数据显示,六大“核酸检测股”达安基因、金域医学、华大基因、凯普生物、兰卫医学、谱尼测试,仅今年前8个月应收账款合计约为192亿元。然而,这六家企业只是庞大的检测机构中的冰山一角。

目前注册的医学检验机构超3300家,这其中大多数都是跟核酸检测有关的企业,而这只是与核酸检测相关企业的一小部分。

抗疫三年,核酸检测已形成相关的庞大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至少有1.3万家核酸检测相关企业。

近期,随着各地宣布减少核酸检测,由政府接管,核酸检测行业终将回归冷静。

媒体报道,近日一名男子向北京房山劳动仲裁委提交报告,“指控他的公司欠薪62600元”却得到了一个令人不知所措的回复,“公司目前已经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据了解,这名男子指控的公司名叫朴石医学,曾靠核酸检测风光一时。而目前,在企查查APP上,朴石医学公司状态是“吊销”,证明该公司已被取缔。

朴石医学也是万亿核酸检测风口出现的第一家破产公司。招投标信息显示,该公司曾中标雄县大规模核酸检测第三方服务项目、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样本检测项目。

其实,在常态化核酸终结前,有些“大白”的工资就开始被拖欠了。比如,网传西安某地核酸亭上横幅赫然写着“西安中X医学检验偷税漏税出结果慢拖欠工资”。还有动之以情的海报:疫情无情,一线不易,用生命捍卫防线。还我投资款,清算劳动付出。

朴石医学的破产,或许只是以核酸检测业务为主营的机构们噩梦的开始。未来,或许还会有不少因业务单一、技术薄弱、成立时间较短的核酸检测公司不断裁员或者是逐渐破产倒闭。而小部分成立时间较长、业务多元化、专利技术较强的上市或大型核酸检测企业则会面临巨大的人员和业务调整,转向新冠抗原检测市场或其他市场。

03

换个赛道再次“腾飞”?

伴随着核酸开始退场,作为核酸检测补充的的抗原检测试剂开始出现缺货。有数据显示,仅11月28日—12月4日短短一周,京东健康的抗原检测试剂盒成交额环比上周增长344%。这仅是“放开”之前的数据,“放开”后的数据则会更“可观”。

不仅如此,此前已降至地板价1.78元一支的抗原检测试剂,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每盒10支的抗原检测试剂,价格甚至涨到100多元一盒。

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批准35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包含胶体金、乳胶及免疫层析三种方法,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涉及万孚生物、诺唯赞、万泰生物、之江生物、亚辉龙、热景生物、丽珠集团等上市公司。

12月2日,达威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应,公司投资的安徽文生有新冠抗原检测相关产品,目前销售情况良好。

12月1日,长荣股份回应,公司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全自动包装生产线正在陆续向客户交付。

12月1日,英诺特披露调研纪要显示,目前新冠抗原检测需求主要来源于政府采购,未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预期医院、药店等市场需求会增加,从长期看新冠抗原产品的市场需求可能会持续。

按照14亿总人口基数计算,预计国内新冠抗原自检试剂盒市场单月规模有望达280亿元。如果再考虑到中国居民、企业有储备的习惯,新冠抗原检测产品采购需求单月560亿元,年需求将达到6千亿。

六千亿的市场需求,前景可谓十分巨大。

疫情三年,我们见证了百业的萧条,也见证了口罩、核酸检测、感冒药等一个又一个赚大钱的风口,这些风口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富豪,成为了疫情之下最大的赢家。

接下来,又该到见证抗原试剂盒“奇迹”的时刻了?

不管抗原试剂盒会不会有“奇迹”,至少在这三年来,国家顶着压力一直在跟病毒抢时间,一步一步等待病毒的毒性弱下来。尽管牺牲很大,但也最大程度保护了人们的健康。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考验我们个体跟着大方向稳步前进,用最平稳的心态跟这三年说再见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