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财经原创

首富的嗅觉,果然不一般。

2017年,对于王健林来说,是从高峰走向低谷的一年。一篇名为《王健林的滑铁卢》文章,形成刷屏之势。

首富宝座,谈笑间也灰飞烟灭。

不过债务危机过后,一度变得极其低调的王健林,如今已悄然夺回地产首富宝座,并且在疯狂抄底中国房地产。

以优等生成绩回归

2017年,是王健林历史上难忘的一年。

这年5月13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受邀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他来京的第一站就去了长安街边上的万达集团总部拜访王健林。

随后不久,王健林在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时高调宣布:“今年万达要落地两个超过百亿美元级别的项目,一个是马来西亚的大马城,另一个在印尼。”

只是谁也不曾料到,这次高潮过后,王健林很快就进入了一段较长时期的人生低潮。

2017年6月,万达突遭股债双杀。

据媒体报道,2017年6月21日银监会出手下令中资商业银行调查近年来大举进行海外投资的一批公司贷款情况,调查目的是为检查这些公司的杠杆和风险情况。其中,受调查企业包括万达集团在内的4家企业。

从此开始,万达也变了。

很多人开始说王健林不行了,负债几千亿,还说他是“中国首负”。

为尽快回笼资金还债,万达也开始进入了一轮狂甩重大资产的行动,苦心经营多年的酒店和文旅资产均数被出售。

身负4000多亿债务,王健林一时陷入四面楚歌。

但在行业刮寒风预警之时,一个个房地产商们还全然不知,居然还有幻想借此继续扩大摊子赚大钱的,万达资产也被坐地杀价。

最终下场是,万达的13个文旅项目打包卖给融创,77家酒店卖给富力。前后算下来,约4800亿价值的酒店和13个文旅项目最后只卖了不到700亿。

王健林一度被传在办公室怒摔杯子。

不过正是这次的“断臂求生”,为万达日后东山再起埋下了一粒好种子。

从财务杠杆来看,万达负债率和有息负债近年在持续下降。截至2022年上半年,万资产负债率为50.8%,继续保持较低水平;有息负债为1398亿元,近几年持续减少。

反观当初接手万达资产的房企们,现在则一个个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资产负债率别提有多高,仿佛没个80%以上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事似的。

抄底中国房地产

没错,那个男人以优等生的成绩回来了。

据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胡润百富榜》,王健林以1000亿资产排在第32位,五年来首次回升,重回内地地产首富宝座。

令人吃惊的,还不仅只有王健林的王者回归,在地产同行们都在为债务发愁,忙着还债的时候,万达还成了别人的“白衣骑士”,忙着抄底中国房地产。

今年1月,万达低价接手葫芦岛烂尾项目;2月全面接管山西忻州田森汇;3月接手赣州聚益广场、扬州华贸购物中心,以及新苑旗下多个商业项目;4月又出手建业集团,拿下地产商业运营业务。

到下半年7月,万达又接手合肥一个烂尾楼项目;8月买下中融信托所持部分股权;9月接手5家奥克斯广场……

昔日,孙宏斌被誉为接盘万达,帮助王健林走出困境的“白衣骑士”。而如今,市场似乎在应验“风水轮流转”这句话。

财大气粗的王健林,无疑回来了。

事实此刻的万达,也真的是财力雄厚。

2018年2月,万达商业公告称,为贯彻公司发展战略将名称变更为万达商管。此次之后,公司进行了“去地产化”轻资产经营模式,万达商管不再从事新的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业务,成为一个纯粹的商业物业持有和运营管理商。

正是源于这次对企业运营的调整,向“轻资产”开发模式转型,这给日后的万达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截至2022年上半年,万达商管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为244亿元,同比增长7%;集团母公司净利润达29亿元,同比增长73%。

此外,截至2022年6月底,万达商管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7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15.53亿元。

按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作为掌管全国424个万达广场的巨头,截至2021年底,在商业运营服务提供商中,珠海万达商管的在管建筑面积排在了全球第一。

地产行业刮寒风,王健林此时却手握重金,已然赢麻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王健林此刻现身抄底,还踩中了政策拐点的风口。

政策拐点已出现

中国房地产目前已经出现政策拐点。

2016年以来,为抑制房企“三高”,防止房地产市场过热,资本市场涉房再融资陆续被暂停。但6年过去了,此时的房地产市场形势,已经发生巨大改观。

自去年以来,我国房地产救市政策不断升级,到今年10月1日前,央行已相续宣布部分城市可以阶段性下调个人房贷利率下限,以及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还有财政部宣布居民换房可以退还个税等。

但此前的救市,并没有给楼市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2022年1-10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43.4%,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8%。前三季度境内债展期、美元债违约规模分别为1193亿元、550亿美元,较去年全年分别增加1000亿元和368亿美元。

随之而来的是,房地产相关政策开始大肆升级。

11月8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文称,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

11月23日,央行、银保监会又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这被业界称为“史诗级救市”的金融16条。

其中明确提出,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积极配合做好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以及阶段性调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等。

11月28日,资本市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也相续落地,证监会在股权融资方面做出了5项调整优化措施。

具体内容包括,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调整完善房地产企业境外市场上市政策、进一步发挥REITs盘活房企存量资产作用,以及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用。

进入11月以来,房地产政策发布明显在加速。虽短期市场拐点未现,但困境反转已多有所期待。毕竟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稳楼市更是稳民生。而在市场寒冬下,烂尾楼风险更不得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