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北京海证

美国芯片战是希望——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小型半导体圈子,其最终目的是在中国大陆建立“半导体壁垒”。但这个理想化的圈子还没建立起来就出现裂缝了。

荷兰外贸部长 Liesje Schreinemacher 公开宣称,荷兰将在与美国的贸易规则谈判中就 ASML 向中国销售芯片设备做出自己的决定。“重要的是我们要捍卫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的国家安全,还有我们的经济利益,”, “将那个(利益)放在欧盟的篮子里并与美国谈判,最终结果是我们向美国赠送了深紫外光刻 (DUV) 机器,那么荷兰将会”变得更糟”。

随着百度、阿里、腾讯等中国科技公司逐一研究和攻克芯片,看美国这尴尬的芯片战该如何收尾?

01

美国打什么算盘?

拜登10月7日加大了对中国的制裁力度,在美国的限制贸易清单上增加了更多技术。最新的贸易限制措施涵盖了先进的微处理器和存储芯片。简单说,美国“画圈圈”的企业现在必须获得美国商务部的出口许可证,才能在美国“画圈圈”的地方销售芯片和半导体制造设备。

美国搞这种出口管制的目的是限制中国在超级计算机和半导体制造方面的进步。咨询公司Semiconductor Advisors总裁Robert Maire表示,美国的最新举措表明,美国正在回归其在半导体技术上落后中国两代人的历史战略。

02

尴尬的美国半导体公司

美国银行证券分析师 Vivek Arya最近在给客户的报告中说,新的芯片限制出口可能会让美国半导体公司的销售额再减少5%至10%。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买家,到2021年,中国的半导体消费量占全球的35%,但国内产量仅为7%。去年,中国进口了价值约1500亿美元的半导体。据美国银行证券的数据,这约占中国芯片消费的80%。

Arya继续分析,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半导体设备和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的制造商。这些公司包括中央处理器制造商AMD英特尔、图形芯片制造商英伟达以及芯片设备制造商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KLALam Research。芯片设计软件公司Cadence Design Systems (CDNS)和Synopsys (SNPS)也受到了影响。

华尔街分析师表示,目前对半导体类股的影响似乎是可控的。但这些限制可能会对在中国销售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硬件的电脑制造商产生重大影响,其中也包括中国的联想(Lenovo)。

与此同时,半导体股受到存储芯片和个人电脑处理器周期性低迷的打击。开始出现出现衰退,即使云计算数据中心和汽车市场依然表现强劲。截至11月21日,费城半导体指数(SOX)在2022年下跌了32%。SOX指数包括在美国上市的30只规模最大的半导体股。相比之下,标准普尔500指数今年迄今累计下跌17%。


03

中国半导体公司“越挫越勇”

美国巴克莱投资的分析师在最近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在半导体领域,中国很可能专注于提高自力更生能力。中国很可能会继续大规模融资活动,以扩大国内半导体产能。”

先看中国国内对半导体领域的投资热情。根据中国国内数据,最近三年,资本对半导体行业的狂热不仅表现在三年共计1537起半导体行业投融资交易上,还表现在科创板开闸的三周年,上市的半导体公司占比接近20%。

热钱涌入,终于有人愿意为中国芯片的发展买单,不少怀抱理想和抱负的老半导体人回国创业,开辟一个又一个中国半导体未曾踏入或浅尝辄止的战场,上至芯片自动化设计工具,下至开源开放的RISC-V,上千个燃烧着希望的火苗搅动沉寂多年的半导体行业。

在看22年中国海关公布的芯片数据。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口芯片数量为3246.7亿个,同比下降11.8%,相当于减少了434亿颗。而进口芯片的金额却上涨至15837.5亿元,同比上涨5%,相当于多支付了750亿元。

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呢?首先,从金额上来看,中国国内芯片进口的金额在增长,2022年全年进口芯片金额可能会比去年还高。2021年中国国内芯片进口金额约2.8万亿,创下了历史新高。芯片进口金额的上涨,主要是因为芯片在涨价。可能有人会说,今年芯片市场行情不好,很多芯片的价格已经雪崩了。但其实,目前出现价格波动的型号大多是消费类芯片,而云服务器、高性能运算、汽车等领域的芯片需求旺盛,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其次,从数量上来看,中国国内芯片进口的数量在减少,今年前7个月同比下降约12%,这个比例已经相当高了。今年进口芯片数量减少,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原因,那就是今年中国国内消费市场不给力,特别是手机市场。按照信通院的数据,上半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为1.36亿部,同比下降21.7%。

不过,进口芯片数量大幅减少的背后,也是国内芯片自给率在不断提高。据了解,按产量计算,2019年国产芯片自给率仅约为30%,而2021年国产芯片自给率就达到了36%。如今国产芯片自给率不断上升,在一些领域能够代替美国芯片,自然就不需要进口那么多芯片了。

04

中国科技巨头积极应对

在11月22日的百度财报会议上,百度执行副总裁窦深表示,他的公司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业务“不太依赖高先进的芯片”。

他表示,在需要这种芯片的地方,百度可以在短期内利用其库存,在中期转向提供“几乎相同效力和效率”的替代品,并在长期内开发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沈说。他补充说,百度的自动驾驶汽车开发不会受到影响,因为汽车芯片目前不受美国出口限制。

美国对芯片的限制甚至“为中国芯片企业增加了一些良好的市场机会……我们的人工智能业务最终将受益于这些机会。”

百度的自信来自拥有“昆仑”和“鸿鹄”两大主打芯片。其中昆仑作为一款AI芯片,除了常用深度学习算法等云端需求,还能适配诸如自然言语处置、大规模语音辨认、自动驾驶、大规模引荐等详细终端场景的计算需求。鸿鹄是一款远场语音交互芯片,主要应用在车载语音交互、智能家居等场景,都与百度的业务协同。

阿里旗下的平头哥在芯片领域,已经形成了玄铁、倚天、含光、羽阵四大系列。

首先是玄铁系列,这是平头哥最早推出的CPU芯片,其第一款芯片是玄铁E902。作为第一款芯片,玄铁E902性能并不高,能够拿得出手的只有基于RISC-V构架的低功耗特性。但正是E902,开启了平头哥在RISC-V的大门。

之后,平头哥发布了最新的RISC-V处理器玄铁C908。这款芯片意味着玄铁RISC-V处理器已经形成了分别面向高端复杂计算场景、低功耗低成本场景以及高可靠、实时处理场景的体系化产品矩阵。关键点在于平头哥将RISC-V架构引入安卓开源生态体系,这意味着RISC-V正式与全球主流移动操作系统生态接轨。

倚天系列目前只有倚天710一款芯片,这是一款应用于数据中心的Arm架构的服务器CPU。要知道,过去CPU市场一直泾渭分明,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CPU追求低功耗,并一直被Arm架构主导;而在服务器和电脑CPU上,要求的则是多核心和高性能,应用的一直是英特尔的x86架构。过去20年里,云服务器CPU市场一直被英特尔的x86架构统治,市场份额甚至一度超过90%

在国内,服务器CPU是最后空缺的一块,一直也没有大厂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所以倚天710的发布,其实是补齐了国产CPU在云服务器领域的最后一块拼图。甚至于,以倚天710发布为起点,国内半导体还掀起了一波CPU的创业热潮。


05

写在最后

半导体领域的国产替代既不是口号,也不是一蹴而就。美国的限制出口禁令会造成阵痛,但痛后的清醒反而更好地刺激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快速有效发展。

回顾这几年,中国国内芯片产业的进步有目共睹,虽然在高端芯片领域依然依赖进口,但在中低端芯片方面,我们已经有了成熟的产能,不怕卡脖子了。

全文参考:

美国投资者商业日报《China Restrictions Kneecap U.S. Chipmakers》

美国QUARTZ《China's Baidu is shrugging off US chip export restrictions》

中国面包板《https://www.eet-china.com/mp/a153251.html》

新浪科技《拆分平头哥,阿里在犹豫什么?》

Globaltime《Netherlands signals it won't follow US' chip ban on China, move set to bolster Japan, South Korea's resistance to Washing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