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企业服务数据库公司Crunchbase统计,截至2022年11月中旬,美国科技行业今年已有超过6.7万名员工在大规模裁员中被解雇,不少尚未裁员的公司也纷纷停止招聘或缩减招聘规模。如亚马逊裁员规模可能达到1万人、脸书将裁员1.1万人、被马斯克收购的推特计划裁员一半。此外,包括网约车平台利夫特、加密货币交换平台“比特币基地”公司等在内,也都加入到裁员行列,裁员比例在10-20%不等。

媒体对此的表述是,美国高科技行业持续近20年的高速发展似乎在2022年戛然而止。而这里所说的高科技行业,显然表述得不够精确。严格地讲,此轮裁员,并非完全的高科技行业,而是互联网行业。好听一些说,就是高科技行业中的互联网企业。

虽然很多人不认可互联网企业是高科技企业,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互联网企业确实是高科技企业,是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科技进步的标志。互联网企业之所以没有像芯片等高科技企业那样,在公众的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是因为互联网的普及率太高、普及面太广,且互联网有一个“雅俗共赏”的特点,覆盖的人群十分广泛,门槛也越来越低,很多互联网企业还成为游戏的主战场,从而让互联网企业在人们心目中的科技地位大大降低了。相反,芯片则因为其开发、生产难度极大,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也就显得极其神秘。实际上,两者都属于高科技领域。

由于芯片正处于供不应求状况,尤其是尖端领域的芯片,成为很多这方面的“卡脖子”技术,因此,芯片行业显然还不可能出现裁员现象。即便裁员,也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美国为了打压中国企业,限制芯片出口到中国,导致芯片企业出口量受到限制,被迫通过减少生产维持正常经营,引发裁员;一是芯片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置换,导致企业出现结构性裁员,且不是绝对量减少的裁员,而是相对量减少的裁员。

互联网企业不一样,由于前些年发展过猛、扩张过快、用人过多,在发展速度、扩张速度放慢后,裁员也就成了必然结果。因此,反映到大型互联网企业身上,就是裁员的规模很大、人数众多。更重要的,就是这样的裁员规模能否满足互联网企业的需要,还是一个未知数。

大型互联网企业裁员的背后,又意味着什么呢?互联网行业是否风口已过、正在进入发展拐点,要进行行业洗牌了呢?洗牌的重心在哪,是全行业洗牌还是局部洗牌,是收缩战线还是遇到发展瓶颈,大型互联网平台裁员的同时,小型互联网企业还有没有生存空间,生存的空间有多大,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要知道,互联网行业并非只有亚马逊、脸书等大型互联网企业,还包括无数中小互联网企业,且有大量跟随在大型互联网企业背后的配套企业,包括电商企业、媒介企业、物流企业等,一旦互联网企业出现行业结构调整,裁员成主流,那么,小型互联网企业、服务企业的倒闭也就不可避免了。

互联网企业出现裁员潮,加上实体企业普遍困难很大,金融业也不安稳,那么,就业就会真正成为全球最大的难题,甚至会有很多人把责任推给互联网企业,认为是互联网行业的诞生,打乱了实体行业发展的节奏,导致大量实体企业的员工转投互联网企业,实体领域的资本转向互联网领域,实体企业的发展出现了严重问题。而现在,互联网行业自身也遇到了问题,又怎么保障就业不出现问题呢?

也许,真的到了需要冷静思考和反思的时候了,其中,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是否超越了经济发展规律,是否脱离了经济发展规律,是否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没有造成经济结构失衡,有没有带来虚实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互联网行业有没有对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风险超越贡献的问题等。

我们认为,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是科技进步的表现,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是,也不得不说,互联网行业的过快发展、盲目发展、过度发展,也确实给经济、给社会、给居民就业等带来了负面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大的伤害和影响。因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是不能离开实体经济发展的,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恰恰是,互联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过度放大了自身优势,而对实体经济形成了不该有的挤压。特别是资本的疯狂进入,更让互联网行业呈泡沫式发展的同时,让实体经济出现失血式衰退。这样发展的结果,就是互联网行业自身也失去了平稳发展的基础。裁员,只是互联网行业风口已过、问题已来、风险迫近的一种表现,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特别是互联网安全风险,有可能会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安全的最大“灰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