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翻倍仅1家,破发3家,新股询价新规实施一年,非理性涨跌改善了吗?
财联社11月24日讯(记者 高艳云)创业板新股询价新规实施一年来,发行定价更趋合理,一二级市场价格联动明显增强。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1月24日,14家创业板新股11月份上市,其中首日“涨超50%+跌超15%”家数总计有1家占比7.14%,首日涨幅超100%家数也仅有1家。
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情形有所改善,11月份,目前仅有3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占比约两成。今年以来,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率为19.42%,139只新股中27只破发。
新股询价新规的作用巨大,让一二级市场价格更加均衡,倒逼投资者理性参与新股投资,市场对新股高定价趋势的热度逐渐回落,出现了新股暴涨(暴跌)不断降温现象。
上市首日翻倍股仅1家
创业板新股“首日涨幅超50%、跌幅超15%家数”占比持续走低,2020年时该比值高达98.41%,此后中间虽有反复,但整体走低趋势明显,今年11月份的“7.14%”为创业板注册制以来最低值。
11月份,仅有的1家暴涨创业板新股是怡和嘉业,11月1日上市,当日收涨141.91%,首发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杨超告诉财联社记者,随着新股询价新规机制的推进,市场对新股高定价趋势的热度逐渐回落,出现了新股暴涨(暴跌)不断降温现象。
杨超认为,逻辑上,一是宏观经济环境的转变。2020年以后,在国内乃至全球经济下行的大周期背景下,二级市场波动加剧,权益资产风险抬升,新股投资市场关注度也随之出现周期性下降,尤其是机构资金参与的主动性下行,这是导致新股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在收窄,甚至上市首日暴涨暴跌(涨跌幅较大)个股的占比在下降最直接的原因;二是打新投资者多数属于机构和比较专业的投资人,投资行为更为理性,对上市企业合理估值和定价也随着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
一家中型券商投行人士分析称,二级市场上市首日暴涨情形减少反映的是,创业板注册制新股一级市场定价更趋合理,且正在与二级市场估值靠拢,询价新规的作用和影响都比较大。此外,部分月份仍有不少涨跌幅“异常”股的出现,这与月度行情有一定关系;IPO定价与正式上市日期之间有时间形成的预期差,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即使在行情特别好的情况下,各月份首日翻倍新股占比已很少能突破20%。”上述投行人士称。
新股破发仅3只
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情形也有明显改善,11月,目前上市的14只新股中仅有3只破发,占比21.43%,相关个股及上市首日涨跌幅分别为矩阵股份(-2.10%)、天元宠物(-10.20%)、天振股份(-10.97%)。
创业板新股破发早在10月份已有向好迹象,开源证券研报提到,创业板方面,随着新股首日涨幅的大幅提升和中签率的提高,10月份创业板打新收益亦实现显著提升,A类账户单账户打满收益达6.98万元,对应3亿规模账户的打新收益率为0.03%。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1月24日,2022 年以来,139只创业板新股,27只首日破发,占比为19.42%,此外上市首日涨幅介于0到50%的有64家,50%至100%的有30家公司,涨幅大于100%的有18家。
开源证券判断,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全年打新收益依旧可观。维持此前对注册制板块融资规模、中签率和首日涨幅的假设,预计中性情形下,2022年全年科创板和创业板3亿规模A类账户打新收益率分别为1.4%和2.4%,3亿规模C类账户打新收益率分别为0.8%和0.9%。
杨超认为,对于新股破发,并非一件新鲜的事情,随着注册制推进,以及新股询价机制的逐渐成熟,未来,或许将成为常态。
“新股询价新规改善了以前不合理的新股定价制度,让一二级市场价格更加均衡,减少了询价机构无风险套利的空间,预计未来新股报价博弈程度将加剧,出现首日破发的概率也将加大,资金短期炒作的可能性将大幅下降,这将倒逼投资者更加理性地参与新股投资。”杨超称。
杨超指出,随着注册制的推进,新股破发将呈现常态化趋势,因为上市并非少数企业的特权,未来新股还会越来越多,新股发行缺乏了稀缺性,新股溢价自然消退。当然,随着A股市场日益成熟,新股破发也说明部分新股定价过度高估,在企业没有较大竞争优势时,新股破发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
此外,杨超认为,新股发行也将面临着经济周期与行业成长周期,企业在缺乏与市场充分沟通时,也许将面临行业成长困境,导致市场关注度大幅降低,一二级市场出现“倒挂”现象,此时破发的概率也将较大。
新股询价新规推动一、二级市场价格联动增强
一、二级市场价格联动增强,新股上市首日破发趋于缓和,均与一年前“新股询价新规”的推行有关。
2021年9月18日,为进一步优化注册制新股发行承销制度,促进买卖双方博弈更加均衡,证监会对《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特别规定》进行适当修改,同时指导沪深证券交易所、中证协同步完善科创板、创业板新股发行定价相关业务规则及监管制度,提高发行效率,上述规定即“新股询价新规”正式落地实施。
市场观察,新股发行询价机构有效报价区间宽度明显加大,发行定价中枢上移。
杨超指出,近两年,一级市场估值处于偏高区域,导致了新股IPO前市盈率较高,很多发行的新股市盈率比行业平均还高,上市后涨幅较大的个股数量也有下降趋势,其本身是符合“均值回归”规律的。因此,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新股投资热度呈现回落趋势,一二级市场的估值收窄,这也倒逼网下打新的机构回归理性。
最近更新
-
9月机构调研哪些TMT个股?华为“朋友圈”被踏破门槛!AI、机器人仍是大热门
09-10 15:36
-
关起“做空力量”?罕见上市公司股东提前终止融券出借,观点:或堵住大股东变相减持漏洞
09-10 15:02
-
丘栋荣个人再出资中庚基金,新增1050万出资,持股比或达9.73%,管理团队持股比例有望超六成
09-10 15:02
-
已在寻找合适的矿山资源 腾远钴业加速向上游布局能源金属|公司调研
09-10 14:36
- 11月新势力销量高增,华为江淮就智新汽车开展合作(附股)
- Wi-Fi 7构建鸿蒙万物互联新底座,从0-1产业爆发拉开大幕
- 从南京出发,1小时能到哪儿?
- 首航高科收到立案告知书面临股民索赔,面临天眼风险超千条
- 假摔三目标均完成,珍惜大机会!
- 定增73.5亿,新希望为“过冬”添厚衣、储粮草?
- ST鹏博士董事会审议通过多项议案,调查未完结面临索赔
- 算力概念大牛股公司董事长被抓!恒润股份当天封死跌停板,市值缩水至149亿元
- A股失守3000点,原因找到了!
- 首航高科收到立案告知书,日跌幅近6%,股民可索赔
专栏推荐
-
研选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846人已购
¥2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269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116人已购
¥288.00/月 -
财报拆解 知识点解读+实战案例,帮你5小时学会看财报 72人已购
¥19.90/月
推荐阅读
-
上海土拍收金148亿,越秀大吉,“华丽”回归
-
【20231206午评】3000点下方能停留多久?
-
市场交投活跃,科创100ETF(588190)今日盘中成交额超1.5亿元
-
突然暴雷!狂泻80%,1400亿巨头崩了!顶流大佬踩雷
-
36氪WISE2023 商业之王大会:聚焦行业未来趋势与价值
-
一级市场biotech的生死时速
-
连年亏损,美特斯邦威6.8亿元再卖楼,发生了什么?
-
鲍鱼消费走俏,德叔鲍鱼多渠道及产品创新抢占市场先机
-
收入一样市值却只有一半,药明与三星分野在2023
-
库迪的供应链,“撑不起”6.9的茶猫
-
哔哩哔哩、美团带头冲锋,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劲升逾2%,反攻启动?
-
【龙头新高,继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