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 本刊编辑部 | 吴海珊

11月3日上午,国际投行瑞信线上举办了“第十三届中国投资论坛”沟通会。在会上,瑞信重点探讨了中美“独角兽”公司的发展情况,并分行业深入探讨了2023年新能源汽车、太阳能、互联网、消费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中美“独角兽”公司对比

关注能缩小关键科技差距的中国公司

“(从中美独角兽数据对比来看)中国致力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意向,非常明显。”瑞信中国证券研究主管兼中国股票策略主管黄翔在本次论坛中分享说。

从瑞信统计数据来看,自2018年至今,中国独角兽公司的数量和估值,基本上实现了翻倍以上的增长,数量复合增速达到23%,估值复合增速达到25%。截至2022年10月的数据显示,中国(包括香港地区)共有179家独角兽,总估值达到了6900亿美元。按照数量和估值计算,中国占全球份额分别为15%和18%。中国当前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独角兽来源国。

对比中美独角兽公司数据来看,中国在互联网、软件、金融科技和医疗领域与美国差距较大,但在汽车、工业、硬件等领域,则与美国或稍微领先,或差距不大。

黄翔表示,从行业角度观察,中国仍将科技自力更生,以及供应链安全放在优先位置。例如,金融科技、O2O、游戏、互联网等领域,截至目前独角兽共计76个,相较于去年增加1个,中国互联网独角兽在全球的份额占比从45%降低到了42%。而在硬件、半导体、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领域,独角兽从42家增加到了46家,份额略增加至26%;汽车领域的独角兽则从14家增加到了16家,新能源汽车仍然是一个亮点。

总体来看,中国在汽车和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数量,从2018年以来一直在增长,前几年增速是2%~3%,现在是9%。对比来看,美国增速则一直维持在2%上下。

  “这凸显了中国希望往制造业价值链上游走的决心。那些能够缩小关键科技差距的独角兽公司,未来将获得更多发展机遇。”黄翔分析道。

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将增长40%

对于近两年备受市场关注的新能源汽车赛道,瑞信亚太区汽车行业证券研究联席主管王斌对其2023年做了展望。在他看来,2023年,对于汽车行业整体来说是富有挑战的一年。但在供给增加、技术进步等因素刺激下,明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有望迎来不错的增长。

王斌认为,中国汽车销量预计在第四季度将延续三季度的增长态势。瑞信预计,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67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2022年-2030年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实现高达14%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但进入到2023年,考虑到部分政策退出,中国汽车整体销量或将下跌15%左右。其中,传统的内燃机汽车销量同比下滑幅度或在35%附近。这些政策包括购置税税率提至10%(从2022年的5%)等,同时瑞信认为,新能源汽车现金补贴也会在2023年取消。

“但2023年,新能源车的销量预计将实现40%左右的增长,达到940万辆。”王斌进一步分析说,一方面,此前受半导体缺货影响的汽车行业,当前库存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低价格车将陆续上市,当前中国市场上已经有300多种新能源车型。瑞信预计2023年将有大约100款新能源汽车上市,多于2022年的70款。

另外,科技的发展也会带动新能源车的市场需求,如电池领域,过去充一次电需要3~4小时,以后10分钟可能就完成充电,且行驶里程可以达到1000公里。此外,半导体已经不再是新能源汽车的瓶颈。汽车上的芯片大概是22纳米以上的,国内的芯片生产商已经可以生产出这类芯片。

供给增加

多晶硅成本或将“腰斩”

随着2020年9月份中国提出“双碳”战略,风能、太阳能(光伏)、水电等新能源正逐步取代高耗能的传统能源。

“2021年中国总体电力的来源中,火电占比达到了65%,风能和太阳能合计占比12%。预计到2025年,风能和太阳能合计将占中国总电力生产的18%,并在2030年增加到27%。”瑞信中国新能源和公用事业行业证券研究分析师周天宇分析说。

从数据角度看,2022年前8个月,中国新的光伏装机容量为44.5GWh,同比增长102%。

由于成本优势和持续的创新,中国在全球太阳能供应链市场中一直占有主要份额,部分细分领域甚至可以达到80%~90%。

2022年,制约中国太阳能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多晶硅的供应。周天宇认为,在需求旺盛和供应短缺的共同推动下,2022年上游多晶硅的价格上涨了30%以上。作为太阳能产业上游主要的原材料,带动了晶圆、电池和组件的成本上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目前多晶硅占太阳能模块成本的39%,相比过去两年增加了两倍多。但预计2023年全球的多晶硅供应将会加速到67%,明显快于2022年46%的增速,多晶硅的成本很可能相较于现在的价格‘腰斩’,进而降低太阳能供应链下游企业生产成本。”周天宇表示。

从风电角度看,2022年前8个月风电新装机量16.1GWh,同比增长10%。但截至9月底,风能招标(比装机数据领先一年),已经达到78GW,超过了2021年全年54GW的招标量,这会支持未来一到两年风机的装机量。周天宇表示:“风机价格目前也在不断下滑,风机生厂商的利润面临一定的压力,但相关企业也正通过机组大型化等措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

火电虽然是传统能源,但为了应对旺季的电力需求。未来两到三年,中国可能还是会保持相对较高的火电安装量,如每年约80GW的安装量。但从利用率角度来说,未来火电利用率大概率是承压的。

本地服务领域发展更具有韧性

电商通过“出海”等措施提高盈利性

结合二级市场来看,互联网龙头股的未来发展趋势,受到海内外投资者的一致关注。当下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已经积累了超过10.3亿用户群体,用户的增长红利正在减少,用户的偏好也在升级,如从图文向短视频转移等。

瑞信亚太区互联网证券研究主管方锦聪看来,互联网领域未来的四大主题值得重视。

第一,加强运营效率的提升以及流量变现。运营商正在考虑如何从现有用户中获得更多的收益。部分云厂商正在取消非核心、低利润的业务;电商也缩减了社区团购等业务规模。运营商更加关注每单盈利,注重提高盈利性。在流量端,运营商则在考虑如何能够扩大当前变现的渠道,比如很多APP现在都增加了短视频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第二,成本优化,增加收益。财报显示,三季度互联网公司的收入增长稍微受压,但利润仍然超越预期。方锦聪认为,互联网的成本优化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削减销售和营销的支出;二是减少员工数量;三是不断提升营运效率。“目前中国互联网公司已经进入成本优化的中期阶段,预计下半年还会有更多的成本优化措施。”

第三,海外扩张。海外扩张将成为互联网的下一个利润增长点,80%的游戏开发商都在考虑向海外市场转移;阿里、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也在谋求“出海”。中国电商平台走向全球的优势是供应链,其可以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价格。

第四,监管环境进一步规范。目前希望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助力实体经济,这一新的监管方向已经确定,未来政策对市场的扰动或将弱化。

分行业来看,本地服务领域更具有韧性,电商的目标是提高盈利性。在今年疫情反复背景下,压缩成本是电商平台的重点,它们更愿意提高盈利性,而不是追求规模的增长。而刺激需求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就是补贴,因此,商家和平台给出更多的折扣来吸引更多的消费。另外,就是创造出更多消费的场景,比如KOL、网红直播带货。最后也可以通过改变算法,更好地把产品推荐给消费者。

对于本地服务比较有弹性,尤其是一线城市的需求比较有韧性的原因。方锦聪解释说,本地服务的复苏保持强劲的势头,且比电商更有一些优势,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骑手的供需动态良好,骑手数量增加;另一方面,疫情之后人们习惯无接触式的交付,提升了送餐服务的效率。所以送餐服务比较稳定,而随着疫情后的复苏,利润可有更多提升的空间。

在线游戏领域,目前看可能仍面临一些问题,如由于宏观经济压力,游戏玩家游戏内购买有压力;由于版号限制,在供应上是受到制约等因素。

广告领域,其作为后周期恢复的产业,在经济比较疲软的背景下,广告主正在把预算拨到更容易出效果的绩效广告上。根据对一些主要垂直行业的分析,线下产业会有更多的广告需求,因此,预期广告业的恢复或将慢于上述其他行业。

运动服装库存周期拐点推迟

部分国货彩妆议价能力优于国际品牌

疫情扰动,对线下消费场景的影响,直接反映到运动鞋服产业线下的销量。从数据上看,中国运动鞋服产业二季度零售额同比下降,虽然第三季零售额同比数据有所改善,但由于暂时关店等因素的影响,库存有所上升。

“未来一段时间,疫情的干扰,以及消费的疲软,仍然是短期的主题。第四季的情况有可能还是跟第三季类似,甚至还可能会同比下滑,库存会更高,使得库存周期改善的拐点进一步推迟到2023年。”瑞信中国消费品行业分析师徐静分析说。

长期看,中国的运动服装产业规模预计会有双位数的复合增长。徐静表示,产业目前正在发生两个趋势性变化:一是线上的流量迁移,从淘宝、天猫转移到抖音,抖音已经成为运动服饰的重要战场;二是多元化,过去几个季度,跑鞋、户外的服装表现更好,中国的品牌未来几年内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在徐静看来,最近几年中国本土休闲服饰品牌在技术、设计、营销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叠加中国品牌成熟的价值链,如不需要像其他国际品牌,依赖越南等东南亚市场。“在地缘政治受到关注的情况下,中国的领先品牌可以抓住机会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徐静强调,在中国的化妆品和美妆领域,中国品牌正在快速崛起。比如薇诺娜2019年跻身到行业前10,并且每年稳步提升排名。2022年“双11”预售数据则显示,更多的中国本土品牌跻身销量排行榜前10。更重要的是,这一结果并不是因为它们打了更大的折扣,而是研发升级和产品升级的支持。比如从售价看,珀莱雅每年的售价是在稳步提升的,而国际品牌反而是给了更大的折扣。

(本文已刊发于11月5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